按国籍划分原生是一个错误的标准?

[复制链接]
5501 16
渡鴉Lv.29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3-10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比如一种鱼只生活在广东,但由人从广东引入了湖南、福建,甚至北京,这算不算种族入侵?
如果是,那我们在抵制外来物种(一般普遍认为是国外)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把目光放回国内?看一下国内物种的传播,是否一样会破坏当地生态?
——————————————————————————————————————————————
我身边的事例:攀鲈过山鲫),都认识吧。非常猛的一个物种,但在我家这边是以前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但在07年的时候,我们这里出现了一种连老人都不认识的鱼——攀鲈(可能有些地区更早就发现了)。
经过几年,已广泛分布在大小河流、水库、田地等各大小水系中,数量一度繁殖到可以说是泛滥成灾的地步。我在14年的时候,在稻田一个水口位置,看见密密麻麻的攀鲈,而原本的原生鱼根本看不到了。
我知道广东很多地方都有攀鲈(这都在我家发现攀鲈后才知道的),说一下,我家在阳江,在地图上看,水系相对封闭,干流都有潮汐,有咸淡水鱼的踪迹。
有吧友说过:按国籍划分原生是一个错误的标准,我也觉得确实是这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浪花 +20 收起 理由
饿乌龟 + 20 该贴被两江微信公众号采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6

reytreeLv.41 发表于 2016-3-1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马鞍山
对,毕竟中国幅员辽阔,但南北的生态系统似乎还不能互相兼容,而人们印象中的物种入侵都是跨过大洲大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zodasuLv.20 发表于 2016-3-1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台湾 中华(HiNet)数据中心
本帖最后由 Lazodasu 于 2016-3-10 08:53 编辑

外來的概念本來就不是以國籍劃分
任何原本不屬於原棲地的物種進入都會對原生棲地造成衝擊
比方為了養殖目的將四大家魚引入洱海即造成原有物種的減少
更進一步來說 即使是某種該棲地原生物種忽然因放流而暴增
也會對原棲地造成衝擊

簡單說好了 一個房間有100個位置是固定 經過幾年下來也達到某種平衡了
甲物種佔了30個位置 乙物種佔了10個位置 ...等等 剛好達到平衡...
今天忽然來了 20個A物種 或多了20個甲物種 他們就必須去搶位置
因為位置只有100個 最後必定有20個誰被淘汰換掉
當然這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
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再過個幾百年就從外來變歸化

所以與其針對某特定物種進行放流
更重要的是棲地保護減少人為干擾
你可能會說人也是環境的一環 但人的力量太大了
一下子可能使原本有的100個位置變成只剩1兩個位置

當然還有基因汙染問題 這說來話長暫且不提
非洲鲫势头是最猛的,不过咸淡水的确实好吃。 
发表于 2016-3-10 23: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九洲寻欢Lv.15 发表于 2016-3-1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浙江嘉兴
更适合的方法应是按流域来划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牛牛爱鱼Lv.45 发表于 2016-3-1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广州
所谓的外来物种就是指非原生地物种。平原上的原生生物由于暴雨洪涝等自然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物种的自由扩散,这些都是非人力所能避免的。而生活在山涧,海岛和半岛由于地点原因造成孤岛效应的原生物种就极易因为山塘的开发造成物种数量的递减和灭绝。之前在一个黑叉的产地就碰到这样的情况,人工开发山塘饲养四大家鱼,估计是引入鱼种时夹杂了普叉。现在造成该座山普叉大量繁殖侵占黑叉的生活空间。若干年后该地黑叉应该会被普叉消灭殆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境由心生Lv.24 发表于 2016-3-1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阳江
楼主说的情况跟我这边完全一致 ,现在我这边一眼望去除了攀鲈还是攀鲈基本上没了,记得几年前暑假我花了将近一星期的时间将老家附近的小溪水潭几乎都找遍了都没找到普叉
以前小时候普叉随处可见现在几乎绝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鱤无敌Lv.41 发表于 2016-3-1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天津
说的没错,正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普通鱼友的知识和认知不够专业化
所以有很多更专业的东西需要普及
但这种普及AV9做不到,甚至中科院也做不到
但两江这样的社会角色能够做到
至少是一个知识普及辐射的核心点
然而并没什么卵用 
发表于 2016-3-10 23: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叫丫头Lv.10 发表于 2016-3-1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我觉得有道理。虽然我说不出来理由。我只能以自己的经历说。

原来北京一条河黑壳多,后来大眼贼多了以后黑壳非常少了。大眼贼抑制黑壳。 山溪里钩虾和黑壳不在同一个溪流里生存。钩虾抑制黑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深爱禽鸟Lv.75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3-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揭阳
攀鲈破坏力确实很强大,
但很怕冷,
水温十度以下基本就没什么活动能力了。
确实是,冷一点就会烂肉长毛的。不过大条的只是不动,不会挂 
发表于 2016-3-10 23: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渡鴉楼主Lv.29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3-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广州
幸好我家还没有小龙虾,千万别撸进来
对,并没有什么卵用,天底什么事儿都并没什么卵用 
发表于 2016-3-11 09: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