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复制链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刁子鱼――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鳤(Ochetobibus elongat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鳤属。俗称:刁子、麥秆刁、昌刁、刁杆。

  体细长,近似筒状。头小,呈锥状。口较小,端位,口裂平直,无须。下咽齿3行,宽大而光滑,末端成钩状。背鳍无硬刺,其起点与腹鳍相对。尾鳍分叉很深,两叶末端均尖。体背部呈蓝绿色,腹部银百,体侧正中上方有一条浅黄绿色的纵带;偶鳍和臀鳍桔黄色,尾鳍灰黑色。

  外形似鳡,但性情较温和,有江湖洄游的习性。每年7-9月进入湖泊中肥育,到生殖季节时重又回到江河急流中进行生殖。生殖季节为4-6月,性成熟年龄为3-5冬龄。产卵场所需要有流水,而在静水中不能繁殖。食物多为动物性成分,如水生昆虫、枝角类,小鱼、虾等。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类水体中均产。

  生长速度虽不快,最大个体仅达10余公斤,常见者多为0.5-1公斤,但其分布较广,且肉质细嫩,味鲜美,食用颇受欢迎。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长江上游养殖鱼类――四川白甲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腊棕。

  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腹部圆,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头短;吻圆钝,稍隆起,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约为眼径的1/2-2/3。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背鳍外缘成凹形。背部青灰色,腹部微黄,背鳍上有黑色斑纹,尾鳍下叶鲜红,其它各鳍亦略带红色。

  生活习性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

  四川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为多见。

  四川白甲鱼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可以驯化作为池塘养殖对象,在水库中加以繁殖更是优良品种。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山区上品多鳞白甲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原名多鳞颜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梢白甲、赤鳞鱼。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

  体长,稍侧扁,背稍隆起,腹部圆。头短,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角伸至头腹面的侧缘。下颌边缘具锐利角质;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也很短。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的基部具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黄色,外缘金黄色,背鳍和臀鳍都有一条桔红色斑纹。

  栖息在河道为砾石底质,水清澈低温,流速较大,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河流中,常借助河道中溶岩裂缝与溶洞的泉水发育,秋后入泉越冬。4月中旬出泉,出泉多集中于夜半三更,头部朝内,尾部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日内出完。雄性性成熟一般在3龄以上,雌性为4-5龄,怀卵量为0.6-1.2万粒,生殖季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

  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和山东泰山。

  多鳞铲颌鱼肉嫩味鲜,有滋补明目下乳之功效,为山溪鱼产中之上品。在产区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山区为优势种群。4月中旬当鱼群出泉时,数量很大,一些较大的鱼泉最多可达万斤以上,一般多为几千斤,小鱼苗也在百斤以上,是当地群众喜食的山区特产。今后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沉香鱼”――华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

  体长,略呈棒状,尾柄高而宽厚。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上唇前部光滑,为游离的吻皮所遮盖,两侧则有细小的乳突;下唇游离部分的内缘有许多小乳状突,下唇与下颌分离,其间有一深沟相隔,上颌为上唇所包。有1对短颌须,吻须常退化。侧线鳞45-47个。体背及体侧青黑色,鳞片紫绿色夹有红色,并具金属光泽;腹部微黄,各鳍灰黑色。

  华鲮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底栖性鱼类,喜集群生活。常出没于岩石间隙中,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着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的枝叶、碎屑等。入冬以后,华鲮则数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动。2龄即可性成熟。亲鱼于4-6月集群进入支流产卵,产卵场为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

  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东盆地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为多。

  生长较缓慢,一般个体为1-2公斤,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在产地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常见食用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富含油脂,与青鱼相似,被视为珍贵食品。

  花鲮的缘近种有11种,其中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 , 俗称:龙鱼、龙狗鱼、青鱼),分布于湖北长江荆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 俗称:青衣),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们的形态差异仅在于侧线鳞数为39-44个,而其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均与华鲮相似。但生殖季节稍早,珠江流域为3-4月。据说,在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产的这种鱼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鱼”。

  华鲮及其相近种,除去内脏和鲮的肌肉称之为“竹鱼”。其鲜鱼肉入药,具有益气和中、除湿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等症。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海南岛青鱼――盆唇华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盆唇华鲮(Sinilabeo discognathoide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泥鲥,圆青衣,青鱼。

  体略呈长筒形,稍侧扁;头较小,吻突出,前端圆钝。口下位,新月形。吻皮及下唇均具细锯齿形缺刻,吻皮向下盖住上唇的中部。上唇在近口角处外露,并具细小乳突;下唇与下颌有深沟相隔,内面有细小乳突。唇后有浅沟相通。颜沟显著。在颜部正中的颜沟起点之前有一横纹,下颌具锐利角质边缘。须2对,细小。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凹,最长鳍条约等于头长;尾鳍分叉极深。体青绿色,背部尤深,腹部乳白,各鳍灰色。

  盆唇华鲮喜生活在水流较急的清澈、多岩石的江河深水处或山涧溪流中,营底栖生活,以着生藻类和有机物碎屑为食。

  分布于海南岛。个体较大,常见个体为2-3公斤,最大可达5公斤以上,为产区的经济鱼类。肉味鲜美,不亚于青鱼,经济价值较高。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华南著名池养鱼类――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俗称:土鲮鱼、鲮公、雪魿、花鲮。英文名:Mud carp , Molar-pharyngoteeth beard-labeo 。

  体梭形,侧扁,腹部圆,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钝圆,吻皮下垂覆盖于上唇基部,边缘光滑,上唇发达,边缘具裂纹,与上颌分离。口下位,呈一横裂,只在口角处稍下弯;下唇和下颌分离,边缘和外面近边缘处有1条狭带,具肉质细乳突。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短小或退化。体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体侧在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为黑色聚成为1块长菱形的斑块,幼鱼尾鳍基部中央有一黑色的斑点。

  栖息于水温较高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偶尔进入静水水体中;对低温的耐力很差,水温在14℃以下时即潜入深水,不太活动;低于7℃时即出现死亡。

  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以着生藻类为主要食料,常以其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岩石等物体上刮取食物,亦食一些浮游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植物质。性成熟为2冬龄,生殖期较长,从3月开始,可延至8、9月。洪水期间亲鱼群居产卵场,相互追逐,还会发出咕……咕……的求偶声,产卵场所多在河流的中、上游。

  分布于珠江、闽江、韩江、海南岛、台湾岛、元江及澜沧江水系,国外见于越南。

  常见的鲮鱼个体为500克左右。在天然水体中可长到重2-2.5公斤、长60厘米,个别可达8公斤。产量高,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广东、广西的著名池养鱼。鲜鱼肉入药,有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主治膀胱结热、黄疸、水肿膨胀等症。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珠江四大名贵河鲜之一――卷口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卷口鱼属。俗称:嘉鱼,老鼠鱼,鼠头鱼。英文名:Ratmouth barbel 。

  体长,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小、背隆起,向后逐渐平直。吻尖突,吻皮肥厚,下垂,无吻褶,包盖着上下颌,边缘深裂成10-12条流苏,流苏上有许多小乳突。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有短须状的小突。上颌尖形,在颌须基部有一肉质系带与下唇相连。上下颌具角质锐缘;唇后沟限于口角,为一向后的纵深沟延伸至眼下。须2对,均粗长,略等;眼小,眼间窄;鳞小,侧线鳞在40以上。背鳍无硬刺;体棕色,背部棕黑色,腹部黄白色,鳞片中央有一灰黑色斑块;各鳍棕黑色。在繁殖季节,雄鱼的吻部、颊部及头部均披有白色珠星状的细小颗粒,用手摸之有明显的粗糙感;雌鱼则无星珠,头部较光滑。在同批鱼或同龄鱼中,雌鱼个体始终大于雄鱼,且腹部较饱满。

  卷口鱼属于定居性鱼类,喜欢生活于河床宽阔、流速大、江中多深潭、水质清澈的石底深水河段以及通泉水的石洞中;以淡水壳菜和蚬科类为主要食物,也吃一些淡水海绵、藻类及有机碎屑、水生昆虫、水蚯蚓等。每年4-9月份为其繁殖季节,大批产卵在6月和9月。产卵场所多分布在其生活、栖息的水域中,产卵处水流急湍、深潭众多;卵多粘附于石头、沙砾等物的间隙中,不易见到。

  卷口鱼分布于珠江水系及台湾。

  卷口鱼幼鱼阶段生长较快,成鱼较慢。常见个体为150-500克,最大个体可重达1公斤。其肉富含脂肪,尤其在5-9月份的繁殖季节,脂肪体不断增加,远比非生殖季节为高。肉质嫩滑鲜美,肉味极佳,古今驰名,被誉称为珠江四大名贵河鲜(鲈、嘉、鳜、魽)之一。早在唐朝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公元904年)和清代屈大钓所著的《广东新语》(公元1700年)中就有关于卷口鱼的经济价值与栖息环境的记载。宋代诗人周去非在他的《岭外代答》(公元1178年)中也称:“嘉鱼身腹多膏”,“其煎也,徒置鱼于干釜,少焉膏落,自然煎熬,不必用油,谓之自裹。”由此可见卷口鱼含脂量之丰富。卷口鱼多在冬季上市,因其生活水域水深流急,只有冬季枯水期水位较浅,河床石头露出,才容易下网捕捉。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东坡鱼――墨头鱼

图片暂缺
墨头鱼(Garra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墨头鱼属。俗称:墨鱼,东坡鱼,乌棒,黑鱼,鮇鱼(《本草纲目》)。英文名:Beardless sucking bard 。

  体长,稍呈圆筒形,腹面在腹鳍之前较平,尾部侧扁。头部宽而平扁,略呈方形。吻钝,前端有角质突起;口大,下位,呈新月形,无须。上唇吻皮向腹面包下,其边缘分裂呈栉状,下唇宽大,似椭圆形吸盘,中央有一肉质垫,周缘游离,上有小型乳状突起,其前缘与肉质垫之间有一深沟相隔。眼小,位置较高。鳞中等大,腹鳍前腹面的鳞片埋于皮下;背鳍无硬刺,边缘凹形。体褐色,背部深,腹部灰白,鳍呈灰黑色,体侧鳞的基部有一黑斑,联成体侧黑褐色条纹数条。雌雄鱼平时具有珠星,至生殖期更为显著。民间传说这是苏东坡在家乡习字,洗笔砚于江,将鱼染成黑色的,故称之“东坡墨鱼”。

  墨头鱼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环境,常以肉质的吸盘吸附在水底石块上,属底栖性鱼类。它以着生藻类、植物碎屑以及沉积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机物等为食,有时也食少量水生昆虫幼虫。成熟较迟,一般长至3-4冬龄始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5-6月,于流水中产卵。

  墨头鱼分布于长江上游、澜沧江及元江水系。

  一般2冬龄鱼能长到20厘米左右,3冬龄可长到24-27厘米。最大个体可见到体长60厘米左右,为同类群鱼类中最大的一种。肉肥厚,多脂肪,味极鲜美,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惟产量不大。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崩鼻黑鱼――东方墨头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方墨头鱼(Garra oriental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墨头鱼属。俗称:狮子鱼,崩鼻鱼,墨鱼,乌鱼,癞鼻子鱼。英文名:Oriental sucking barb 。

  体长,圆筒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头宽,吻圆钝,前端有很多粗糙的角质突起。鼻前深陷,将吻分作两部,上部为游离的吻突,雄性更为显著,并具发达珠星,幼鱼不明显。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边缘呈流苏状,下唇有发达的圆形吸盘,中央为肉质垫,周缘有游离的薄片;其后缘较前缘略宽,上有乳状小突起,肉质垫与前端薄片间有一浅沟,须2对;鳞较大,腹面在胸鳍基部之前鳞极小。背鳍无硬刺。体背深黑色,腹部灰白,各鳍灰黑色,略带橙色,幼鱼橙色较显著;体侧每个鳞片后部均有一黑斑,故形成体两侧各有6条黑色平行的条纹。

  东方墨头鱼经常栖息于江河、山涧水流湍急的环境中,以其碟状吸盘吸附于岩石上,营底栖生活。食物中多为着生藻类,常混以泥沙。成熟较早,产卵期均在3月份,产卵须有流水条件,故多在洪水期产卵。

  东方墨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珠江、闽江、九龙江、韩江、元江、海南岛等水系。

  生长缓慢,体型比东坡墨头鱼为小,最大个体仅达30厘米左右。但体内富含脂肪,肉味极鲜美,产区视为名贵鱼类。产地渔民常直接将鱼放在火上烤而食之,更具原始的风味。产量不高,仅在原产地有较高的价值。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