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复制链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生命力最强的鱼类――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俗称:喜头、鲫拐子(湖北),鲫瓜子(东北),河鲫鱼(上海),月鲫仔(广东);古称鰿、鲋、寒鲋。英文名:Goldfish , crucian carp 。

  鲫体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2-2.8倍,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无须,下咽齿侧扁。;背鳍和臀鳍均具一根粗壮且后缘有锯齿的硬刺。鳞较大,整个身体呈银灰色,背部深灰色,腹部灰白色。

  鲫鱼为广布、广适性鱼类,对各种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从亚寒带到热带,不论水体深浅,流水或静水,清水或浊水,低氧、酸、碱等环境均能适应。一般比较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流水缓慢的浅水河湾、湖汊、池溏中,它对水温、食物、水质条件、产卵场的条件都不苛求,能在其它养殖鱼类所不能忍受的不良环境中生长繁殖。鲫鱼又是一种广温性鱼类,水温在10℃左右以至32℃左右都能摄取和消化食物。能在水中含氧量较低的情况下长期生活着,只有当含氧量低达0.1毫克/升时才开始死亡,在较强碱性(PH=9)的水中也能生长繁殖。鲫鱼又是杂食性鱼类,它们的食谱极为广、杂,其动物性食物以枝角类、桡足类、苔藓虫、轮虫、淡水壳菜、蚬、摇蚊幼虫以及虾等为主;植物性食物则以植物的碎屑为最主要,常见的还有硅藻类、丝状藻类、水草等。在我国南方,鲫鱼几乎全年都能摄食;在北方则由12月至翌年3月停止摄食。而6-8月则为它们最旺盛的摄食时期。鲫鱼的生长速度较慢,当年仅长至50克,第二年长到100-150克,第三年可达300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常见的个体一般都在250克左右。鲫鱼在南方一般在1冬龄时便开始成熟,北方一般为2冬龄始达性成熟。产卵时期可从3月延至8月,其天然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水草丛生地带,产卵时水温在15-16℃以上,多数在下雨以后,亲鱼逆水游到产卵场去产卵。产卵场选择在湖湾、河川沿岸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也能在池塘等静水环境中产卵。产卵多在半夜或清晨进行。卵分批产出,受精卵具有粘性,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鲫鱼的性问题相当复杂,曾有雌雄同体现象的报导,也有人说鲫鱼有雌核发育的能力。在自然界中,雌鱼比雄鱼多,雌雄鱼的性比约为4:1。

  鲫鱼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各种水域皆产。

  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3.0-19.5克,脂肪1.1-7.0克,碳水化合物0.1-5.8克,矿物质(灰分)0.9克,热量62-109千卡,钙50-116毫克,磷192-218毫克,铁1.1-4.4毫克。全国各地都喜爱吃鲫鱼,被视为上等食品;尤其是产妇食鲫鱼汤后,能增加乳汁。在自然水体中,鲫鱼的产量在淡水鱼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高居首位。由于鲫鱼适应性强,在各种水体皆可生长、繁殖,且1龄鱼即达性成熟,种群恢复快,故一直被作为养殖搭配的对象。鲫鱼的养殖品种繁多,常见的各种金鱼,便是普通鲫鱼经过人工筛选、驯化而成的变种。

  鲫鱼全鱼性味甘、温,有开脾健胃、增进食欲、消水肿、止呕吐、发乳之功效。鱼卵可调中补气。全鱼入药,可以治疗麻疹、腮腺炎、牙痛、牙龈肿痛、乳疮、乳癌初起、肺痛、肺脓肿、外痔、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腹水膨胀、反胃吐食、胃痛、产妇缺奶、产后奶少等症。其胆汁能治痈、无名肿毒和臁疮。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鱼中的女儿国――银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鲫的近缘亚种。俗称:鲫瓜子(东北)、红鲫(新疆阿勒泰)。英文名:Silver prussian carp 。

  银鲫的体形及体色与普通鲫鱼极相似,但身体比普通鲫鱼显著地高且宽,体长为体高的1.9-2.4倍;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

  银鲫的生活习性与鲫相似。喜栖息于浅水、水草丛生、底质多淤泥的地方。冬季在深水处越冬。为杂食性鱼类。产卵期一般在5月底至7月初。第一次性成熟的年龄多数为3龄,亦有少数为2龄。

  银鲫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水域,我国盛产于东北的黑龙江――辽河流域,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

  通常在自然环境中,一种鱼的性比约为1:1。普通鲫鱼为4:1,而银鲫则为9:1。银鲫的繁殖方式也与众不同,它们不要求有雄性配偶,那它们的卵子产出后如何受精、发育?首先我们先从遗传学角度来探究。绝大多数鱼类的每个体细胞中含有主导遗传的染色体为数十个至100个,称为二倍体鱼,这些鱼所产出的卵子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都减半,这种精、卵细胞叫做单倍体。受精时,精子进入卵子后,形成含在100个染色体的二倍体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发育,其后代有雌亦有雄。

  银鲫的体细胞含有162个染色体,称为三倍体鱼。它们产出的卵子的染色体数不减半,仍为162。银鲫生殖时卵子的受精过程很特殊,与一般两性融合生殖不同。银鲫产出的卵子由其它种类的雄鱼产出的精子未刺激它,但这些精子不参予真正的受精过程,从而发育成雌性的后代。这种特殊的受精发育过程称为雌核发育。因此,银鲫所生下的后代,从外部特征到内部结构和母亲一模一样,形成一个独特的鱼类"女儿国"。

  科学家利用银鲫的独特的遗传特性,选用兴园红鲤的精子未激活银鲫的卵子,它们的后代仍为清一色的雌性,即保持母亲的优良遗传特征,又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父条"的有利性状,且子代不分离、不退化、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其生长速度为普通鲫的2-3倍,并且具有食性广、易饲养、繁殖简便、生命力强、病害少、肉味佳、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这种银鲫取名为异育银鲫。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我国特有的四大家鱼之一――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鲢属。俗称:鲢子,白鲢,边鱼。英文名:Silver carp , Silver loweye carp 。

  体侧扁,头较大,但远不及鳙。口阔,端位,下颌稍向上斜。鳃粑特化,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平扁,齿面有羽纹状,鳞小。自喉部至肛门间有发达的皮质腹棱。胸鳍末端仅伸至腹鳍起点或稍后。体银白,各鳍灰白色。

  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性活泼,遇惊后即跳跃出水。以浮游植物为食。3龄可达性成熟。亲鱼多于4月下旬至6月,当水温达18℃以上,江水上涨或流速加剧时,在有急流泡漩水的河段繁殖。幼鱼主动游入河湾或湖泊中觅食。产卵后的亲鱼往往进入饵料丰盛的湖泊中摄食肥育。冬季,湖水降落,成熟个体又回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未成熟个体大多数就在湖泊等附属水体深水处越冬。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

  鲢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此鱼生长快,从2龄到3龄,体重可由1公斤增至4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同时,鲢的食物为浮游植物,因而成为饲养鱼类的上等鱼品,历来被列入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在我国海南岛南渡江和越南红水河水系,栖息着另一种大鳞鲢(Hypophthalmichthys harmandi),外形酷似鲢,体比鲢略宽,背部隆起较高。两者的主要区别为:鲢的侧线鳞为91-124个,臀鳍分枝鳍条为11-14根;而大鳞鲢的鳞较鲢大,侧线鳞为78-88个,臀鳍分枝鳍条为15根。大鳞鲢多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体。白天潜于深水处,夜间上游水面摄食浮游生物。雌鱼2龄可达性成熟,雄鱼最早为1冬龄。生殖期为5-6月,有时可延至8月中旬。生活习性、食性均与鲢相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因其生长快、肥满度大、含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海南岛松涛水库的重要养殖和捕捞对象。

  鲢肌肉的营养成分随体长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水分占60.3-80.9%,蛋白质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无氮浸出物0.2-1.7%。鱼体肌肉的生化成分亦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而变化,当水分含量逐渐下降时,蛋白质及脂肪则逐渐增加。鲢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计有20种,其中4种饱和酸,3种单烯酸,3种二烯酸,9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2-20之间。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除蛋白质和脂肪外,它每百克可食部分还含有糖类0.8克,热量117-123千卡,钙22-31毫克,磷86-167毫克,铁1.2-13.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营养比较丰富。

  其肌肉可供药用,味甘、性温,具有温中益气的功能,主治久病体虚、食欲不振、头晕、乏力。胆汁有毒,吞服鱼胆往往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与草鱼、鲤鱼等相同。对此,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应引起重视,不要吞服鱼胆,以免中毒。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江里生,海里长的大麻哈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属鲑形目,鲑科,麻哈鱼属。俗称:大发哈鱼,达发哈鱼,果多鱼,罗锅鱼,孤东鱼,齐目鱼,奇孟鱼,花斑鳟,花鳟。英文名:Big pacific-salmon , Chum salmon 。

  大麻哈鱼体长而侧扁,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身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颌骨明显,游离,后端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眼小,鳞也细小,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更加黑暗。

  大麻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后(通常4龄达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结队进入黑龙江作生殖洄游,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两个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进入中国境内的仅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产卵的仅为少数。它们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辛劳,每昼夜可前进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还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扰,直到目的地。成鱼进入淡水生殖期间后便不摄食。大麻哈鱼对产卵场的条件要求很严,环境要僻静,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砂砾地。产卵期为10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前雄鱼用尾鳍拍打砂砾,借水流的冲击,形成一个直径为100厘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圆坑,称为“卧子”;雌鱼产卵于卧子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雌鱼并以尾鳍反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产卵后雌雄鱼长期徘徊于产卵场周围。它们由于经过长途而艰辛的洄游,洄游其间又不再进食,加之筑“卧子”产卵,体力消耗殆尽,产卵后的大麻哈鱼,体色黑暗,体质消瘦,遍体是伤,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产卵后7-14天即死亡,艰苦地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终生只繁殖一次,坏卵量在4000粒以上。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鱼喜欢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左右,便开始降河下海,沿途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体;到达海口时,逗留一段时间,即向远岸迁移;到达性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大麻哈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鱼和鲱等小型鱼类为食。

  大麻哈鱼分布在北太平洋的东、西两岸。我国以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为最多,图门江、珲春河、密江、绥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湾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捞季节为9-10月份,鱼群体长一般为53-81厘米,重为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左右。我国江河的大麻哈鱼有3种:普通大麻哈鱼(O.keta)、马苏大麻哈鱼(O.masou)和驼背大麻哈鱼(O.gorbuscha)。

  大麻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17.5%,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热量,钙50毫克,磷153毫克,铁1.9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麻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人还用大麻哈鱼皮制革,做成皮衣服、长拉靴、烟包和钱包等。大麻哈鱼的肉、肝、精巢和头,均有药用价值。其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疗水肿、消瘦、消化不良、膨闷胀饱、呕吐酸水、抽搐、腫疮等症。鱼肝可提制鱼肝油。精巢可提制鱼精蛋白和配制成多种鱼精蛋白制剂,适应治疗过量注射肝素所引起的反应;它对某些出血症(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肺咳血等)也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冷水性名贵鱼类――细鳞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闾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英文名:Lenok。

  因鳞细小而得名。体长,侧扁,头稍尖,吻钝。口小,横裂,亚下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腭骨、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齿。眼大,鳞细小,脂鳍小。幽门盲囊63-91个,背部黑褐色,体侧红褐色,分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幼鱼有数条垂直暗纹。腹部银白色。体色因栖息水域不同而异。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里的群体,体背部呈绿褐色,体侧较黑,腹部白,背鳍、臀鳍、脂鳍有黑点,外缘黑色;胸鳍、腹鳍桔红色有黑斑。个体较小,体长在350毫米以下,渔民称其为“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细鳞鱼,个体大,背部黑绿,体侧黄褐,有黑斑点,腹部黑;背鳍前角黑;胸鳍、腹鳍绿褐;尾鳍有细长黑点,边色黑;较前者鲜艳,俗称“江细鳞”。生殖季节成鱼色暗,背鳍前部鳍条变黑,体侧出现隐约红色斑。在不同年龄大小和不同栖息环境中,其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老龄鱼较幼龄鱼体色深。

  细鳞鲑为冷水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中,冬季在支流的深汀或大江中越冬,幼鱼钻入石缝或乱石堆里越冬。初春,江河解冻时,由河川中游溯河向上游进行产卵洄游。秋季结冰前(8月以后)则从上游溪流顺水向大江或河川迁移。性成熟时间为3-5冬龄,体长约420毫米左右。产卵为4月中旬至6月,水温为4-12℃,产卵在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砂砾底质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亲鱼繁殖后大量死亡,尤其以雄鱼为多。仔鱼喜欢潜伏在砂砾空隙之间,不常游动,通常以小鱼、水生昆虫、岸边生活的小动物以及植物为食。极贪食,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为自身身体长二分之一大小的鱼类。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产卵后的食欲特别旺盛。

  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至辽河的支流浑河上游,河北及内蒙古潮白河与滦河上游,黄河的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长江的汉水北侧支流湑子河、子午河的上游。国外见于俄罗斯东部、朝鲜、蒙古部分地区的河流中。

  在黑龙江流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肉肥美,含脂量高(3.8-7.7%),体大,一般重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8公斤。此外,卵也相当名贵。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最长寿的鱼――狗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狗鱼(Esox reicherti)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即黑斑狗鱼。俗称:狗鱼,鸭鱼。英文名:Pikes , Amur pikc 。

  狗鱼体细长,稍侧扁,尾柄短小。头尖,吻部特别长而扁平,似鸭嘴。口裂极宽大,口角向后延长可达头长的一半。齿发达,上下颌、犁骨、筛骨和舌上均具有大小不一致的锥形锐齿。它的牙齿与众不同,上颚齿可以伸出来并有韧带连着,这种锋利的牙齿可以把捕捉到的动物掛住,有时也把吃不完的食物挂在牙齿上,留着备用。鳞细小,侧线不明显。背鳍位置较后,接近尾鳍,与臀鳍相对,胸鳍和腹鳍较小。背部和体侧灰绿色或绿褐色,散布着许多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背鳍、臀鳍、尾鳍也有许多小黑斑点,其余为灰白色。

  狗鱼性情凶猛残忍,行动异常迅速、敏捷,每小时能游8公里以上。狗鱼不但异常凶猛,而且诡计多端。这与它的侧线构造有关。狗鱼的侧线实际上为一列具有纵沟纹的鳞片。它不仅可以起着普通侧线的震动感受点的作用,还能起到化学感受点的作用。同时,狗鱼还有着极为灵敏的视觉,这样就使得狗鱼能非常迅速地感受到猎物的来临。平时多生活于较寒冷地带的缓流的河汊和湖泊、水库中,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的行动袭击其它鱼类。幼鱼性情温顺常成群生活,成鱼则单独栖息。有着明显的洄游规律,春季解冻后游向上游河口沿岸区域或进入小河口、泡沼产卵,产卵结束后分散肥育,冬季进入大河深水处越冬。狗鱼以鱼类为食,食量大,冬季仍继续强烈索食,尤以生殖后食欲更旺。通常在清晨或傍晚猎取食物,其它时间则不再游动,而是静下来休息,并慢慢地消化所吞食的食物。狗鱼捕食时异常狡猾。每当狗鱼看到小动物游过来时会耍花招用肥厚的尾鳍使劲将水搅浑,把自己隐藏起来,一动不动地窥视着游过来的小动物,达到一定距离就突然一口将其咬住,接着三下五除二将小动物吃掉一大半,剩余的部分挂在牙齿上,留待下次再吃。繁殖季节停止摄食,一般3-4冬龄鱼达到性成熟,生殖期为4-6月初,水温为3-6℃,在水深为0.5-1.0米而有水草场所产卵,产卵高峰为1周。在生殖季节,当静静的水面涌起波浪,这象征着雌狗鱼的到来。雌狗鱼比雄狗鱼凶残得多,如果不是在生殖阶段,雄鱼是不敢靠近雌鱼。此时雌鱼游得很快,而且没有规律,猛游后进入杂草丛生的地方,一动不动,等待着雄鱼的到来。接着雄鱼小心翼翼地游向雌鱼。此时雌鱼将看不顺眼的雄鱼赶走,留下来的雄鱼将雌鱼包围起来,雌狗鱼极度兴奋地在前面游动,雄狗鱼在后面追逐。这时雄鱼会不断地在一起盘恒、搏斗、撕杀,然后又去追赶游远了的雌鱼。雌狗鱼开始疲乏时,就停留在草丛中,开始不停地翻转,并不断地增加翻转的速度。此时雄鱼靠近雌鱼,随其翻滚,有时还会跳起来,并用身体顶撞雌鱼。过了大约15分钟,雄鱼开始排精,紧接着雌鱼也排卵,当雌鱼产卵快完时,一尾尾雄鱼慌忙逃离,以免被雌鱼咬伤。尽管雌鱼已相当疲乏,但仍然显示出它们的贪婪和凶残,并开始吃起自己产下的卵和逃避不及的雄鱼。狗鱼生长快,寿命长,有人发现有重达30-35公斤、年龄为70龄的个体,传说最长寿命可达200岁以上。

  狗鱼分布于黑龙江流域。此外,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活着另一种白斑狗鱼(E.lucius),其区别在于体侧斑点是淡蓝白色斑。

  狗鱼在产区的天然产量很大,肉质细嫩洁白,除稍带草泥味外,实不亚于鲤、鲫或大麻哈鱼。狗鱼的卵有毒,不宜食用。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川西高原鱼类――软刺裸裂尻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裂尻鱼属。俗称:土鱼,小嘴鱼。

  体长,稍侧扁,头略圆钝,吻钝圆,口下位,几呈横裂。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细狭,唇后沟短,中断。下颌具锐利的角质边缘,无须,眼较小。体表几乎全部裸露,仅在胸鳍部上方、侧线之下、肩带后缘有1-4行不规则且不明显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大鳞1行,向前达到腹鳍基部间的中点。侧线平直,完整,在前段的皮褶较为明显,后段的皮褶较不显著。背鳍硬刺在较小的个体中甚发达,后缘有很深的锯齿;但在大的个体中则不发达,后缘的锯齿也很浅且少。体背部暗灰色或蓝褐色,腹侧灰白色,体侧有少数块状暗斑,幼体体侧有小斑点。生殖期前后雄性个体在头部、体后部、臀鳍两侧及背鳍和臀鳍上有白色的珠星出现;背鳍最后1根不分枝鳍条与第一根分枝鳍条为1发达的鳍膜隔开;臀鳍特别肥厚。

  属冷水性鱼类,多生活在水质澄清的高原河流的宽谷中,冬季在洞穴、石缝中越冬,其分布高度可达海拔3000-4000米。纯粹以植物性为食,常以下颌发达的角质边缘在岩石上刮食藻类和水底植物碎屑等,同时也食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叶片。生殖期在7-8月,喜在底质多为砾石的流水环境中产卵,卵在砾石缝隙中孵化。生长缓慢,5龄的雌鱼体长仅为17厘米,雄鱼为16.8厘米。

  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水系。个体大,肉肥厚,天然产量很大,常见个体为0.5-1.5公斤,最大可达5公斤,是产区的一重要食用鱼。鱼卵有毒,吃了未经充分煮熟的鱼卵,往往发生呕吐、腹泻、晕眩等中毒现象,须注意。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转帖]中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鲶(Silurus spp)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俗称:鲶,鲶巴郎。泥鱼。英文名:Oriental sheatfish , Far east asian catfish 。

  体长,头部平扁,头后侧扁。口阔,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毛状细齿。成鱼须2对,幼鱼期须3对。眼小,体光滑无鳞。背鳍萎缩呈丛状;胸鳍有1根硬刺,其前缘有锯齿;臀鳍长,后端与尾鳍相联;尾鳍小,呈斜切形。体呈灰褐色,具黑色斑块,有时全身黑色,腹部白色,其它各鳍灰黑色;幼鱼期体黄绿色。

  常见鲶有两种:大口鲶(S.soldatovi ,俗称:河鲶)和鲶(S.asotus ,土鲶)。其形态差异为:大口鲶的口裂较深,末端至少可达眼球中点下方;颌须达胸鳍基部;胸鳍刺前缘粗糙或有微弱的锯齿。土鲶的口裂较浅,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颌须末端可达胸鳍后端;胸鳍刺前缘有明显的锯齿。

  平时喜欢栖息于江河缓流水域和湖泊的中、下层,亦能适应于流水中生活。白天多隐蔽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的底层,晚间则非常活跃,喜游至浅水处觅食。捕食对象多为小鱼,也食蝦和水生昆虫,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秋后则居于深水或在污泥中越冬,冬季的摄食程度也减弱。河鲶4龄达初次性成熟,土鲶1龄即成熟。亲鱼于4-7月,每当雨后,在有一定水流的平坦的砂质水域产卵,卵粘附在细砂底质或石缝中发育孵化,仔鱼分散生活。

  鲶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国外见于俄罗斯海滨省、日本本州及朝鲜。

  河鲶为一种大型鱼类,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土鲶个体较小,生长也较慢,最大个体长仅达80厘米左右,重4公斤。鲶的天然产量很高,肉质细嫩、少刺,冬季肉味尤为鲜美。其蛋白质含量为14.4%,脂肪为20.6%,是优良而贵重的食用鱼之一。

  鲶鱼肉性味甘、温,有利水、催乳之功效。用其与香菜、香油炖食,或与豆腐炖食(不加盐),可用于水肿病人利尿;熬汤可在产妇乳汁不足时起催乳;它对治疗黄胆、肺病、心脏病、五痔下血、肛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鲶鱼鳔性味甘、咸、平,有滋补之功效;入药可治呕血不止、阴疮、瘘疮等症。鲶鱼卵有毒,鱼卵毒虽能为热所破坏,但若烧煮时间过短,食后仍会引起中毒,症状主要为腹痛和腹泻。此外,其胸鳍刺有毒腺,被刺后即感剧痛,创口出血,一般不红肿,捕捉时应加注意。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淡水鱼的上品――长吻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俗称:鮰鱼,江团,肥沱,肥王鱼。英文名:Longsnout catfish 。

  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长吻鮠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长吻鮠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长吻鮠的生长速度较快,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者多为2-4公斤。在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中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鮰鱼为大型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又无细刺,蛋白质含量为13.7%,脂肪为4.7%,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而且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湖北省石首市所产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它胶层厚,味纯正,色半透明,制作工艺独特,干制品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一个美丽的自然图案,对着光源照看,与屹立在石首市城里的笔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笔架鱼肚”,并有“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之说,实属食中之珍。早在明初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贡品。著名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诗人苏轼和现代诗人碧野都为之作诗著文大加赞誉。但是,长江中长吻鮠资源近年日趋下降,产量锐减。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名贵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院与石首市特种水产品研究所协作攻关,已于1987年在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鮠鱼的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被刺后立即发生剧痛、灼热,伤口被穿刺撕裂、出血、局部肿胀,个别会引起发烧,患处疼痛带痒,半小时至1小时后方止。被刺事故多发生于捕捉时,须小心在意。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6-6-2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世界港养之最――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鲻(Mugil cephalus)属鲻形目,鲻科,鲻属。俗称:乌鲻,白眼,博头,乌仔鱼,乌头,尖头鱼;日本称“鰡”。英文名:Striped mullet 。

  体呈圆筒形,背部较平直,腹部圆,前部平扁,向后渐侧扁。头短,平扁,吻宽而短,口小,亚下位,呈“人”字形。唇厚,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完全被眶前骨掩盖,后端不外露。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与上颌的凹陷嵌合,上下颌边缘具有绒毛状细齿。眼大,外披有一层厚的脂膜,称脂眼睑,盖住瞳孔的1/3。鳞大,除吻部外全体被鳞;胸鳍位置高,与眼平行,基部有一大的长形鳞片;腹鳍腋部也有一个三角形瓣状的大鳞;侧线不明显。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短小,由4根硬棘组成,位于体正中;第二背鳍在身体后部,与臀鳍相对。尾鳍叉形。头部及体背苍黑色,体两侧灰白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纵的黑色条纹,腹部白色,各条纹间有银白色的斑点,各鳍灰白色。

  鯔为近岸生活的海产鱼类,尤喜栖息于咸淡水混合的水体和江河入口处,也有上溯至纯淡水江段的。性活泼,善跳跃,对环境适应力强,在淡水、咸淡水和盐度高达40‰的海水都能生活,属中下层鱼类。雄鱼性成熟一般为4龄,雌鱼为5龄,生殖期为3-4月,在浅海接近河口处产卵。幼鱼有集群随水流进入河口及海湾内的习性。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料,长大后则摄食硅藻或刮取固着于泥表的生物。

  鯔鱼广泛分布于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河流中,资源丰富。它生长迅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80厘米,产量很高,为世界各地港养的主要对象。沿海地区从前都在一定时期捕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我国的养鯔业在宋代已见记载。1958年以后,人工繁殖试验取得成功,解决了养殖业的鱼苗供应问题。鯔鱼肉细嫩,富含脂肪,属于上等食用鱼类。苏浙一带的渔民以前有利用幼鱼集群进入河口和海湾的习性大量捕捞幼鱼,进行腌制,称之为“鯔鱼生”。

  肌肉入药,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及贫血诸症。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