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湖北武汉 教育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育网
使用道具 举报
IP: 四川泸州
碧桂园的胜利 核工业的失败 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下马3月房地产恢复生机 碧桂园员工曾游行 2013年7月4日,广东省江门市公示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核燃料项目后,各种反对的声音出现在了当地的网络、论坛和微博上。7月14日上午,江门部分群众聚集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大院门口表达诉求,希望当地政府取消该“涉核”项目,最终导致该项目“胎死腹中”。 而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就在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核燃料加工厂下马三个多月后,当地的房地产恢复了生机,而当地的房地产商以及其他企业则是此次反对的主力军。“碧桂园许多员工也走上了街头。”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当初闹得最凶的“反对者”并非当地的普通群众,周边地区的压力则是“民意”的核心力量,这一说法也得到上述官员的证实。一位当地群众也表示,向政府表达诉求的不是他们,多数是企业家,他们担心项目建成后,民众撤离让企业无法运转,地产商盖好的房子也卖不出去。 江门核燃料项目曾引发民众抗议 江门核燃料项目曾引发民众抗议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江门市鹤山市一些居民说,他们现在大概可以放心了。但一些棘手的问题也被遗留下来。本报在项目所在的鹤山市址山镇采访时了解到,这个总用地面积超过229公顷(3435亩)的项目,目前已经征地完毕,并向当地居民支付了一部分补偿款。 而如今,项目规划所占用的一些农田也已经荒芜,村民们正在等待着是否搬迁到其他地方的消息。一位村民说,项目的突然取消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鹤山市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说,这些问题的确非常棘手,“政府也在反思”。 房地产开始恢复生机 9月17日中午,本报记者搭乘的摩的从址山公交车站出发,一路上尽是连绵不断的树林和绿油油的田地,大约十分钟之后,就到了被当地人称为核燃料加工厂的地方。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在山的怀抱里,有一些农场,里面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饲养着各种家禽。 如果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能够按照原计划进展,那么这里一定是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就像一个偏远的山区一样,人迹罕见,安静得只有风的声音。 在温和阳光的照耀下,广阔的田地里仅见一个农民正在忙碌,小溪边上则是三两个垂钓者,此外,就是摩托车的呼呼之声了。 “这是他们的气象发射台。”摩的继续前行,在路过一个高入云霄的铁架时,司机向本报解释:“这是核燃料加工厂至今留下来的唯一一个看得见的东西了。” 这位司机说,自从项目被取消之后,看管气象发射台的人的身影也很少见到了。但他拒绝把摩的开往离气象发射台更近的地方去。“里面可能有人。”他不安地说,“我们无法确定这个项目是否还会复活。”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该项目已经永久性取消,但与这位摩的司机一样,一些当地居民也有同样的担心。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市民的担忧将会变成现实。被他们认为项目可能“死灰复燃”的几率几乎为零。从址山镇政府到鹤山市政府,办公楼的宣传栏目上不再出现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消息,仿佛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现在,当地的房地产也开始恢复生机。“你绝对可以放心,这里不会出现任何核辐射,绝对没有。”在鹤山市一家叫做“坚美园”的高档小区售楼处,销售人员如此迫切地安抚着远道而来的看客,“政府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核燃料加工厂项目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当地房地产商对本报说,今年以来,受项目的影响,他们卖出的房子较以往少了许多。“少了三四成吧。”一位销售人员说,“甚至更多。”但她表示,该项目的取消使他们看到了新的转机。 与附近的其他城市不同,尽管鹤山人对项目本身心存担忧,但对项目持反对的声音相对小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地政府制定了较高的补偿政策,涉及征地的村民们将集体搬往镇上的新房,同时每户获得十多万元以上的补偿款。 “我家房子得到的补偿是15万元,现在已拿到手的是5万元。”址山镇莲珠村的一位村民对本报说,她家被征用的农田将近2亩,每一亩的补偿款是3万元。 本报从鹤山市政府获得的一份相关材料显示,鉴于项目的敏感性,对鹤山而言,民众对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征地拆迁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前五个月,鹤山已投入1.44亿元用于支持核项目建设,其中,征地拆迁补偿1.4亿元左右,另有253万元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测绘、地质勘探等前期评估费用约104万元。 相比址山镇的其他村庄而言,莲珠村所在的地理位置离项目最近,是“项目受益的最大者”,因此被当地其他村民所艳羡。按照项目被取消之前的计划,大概有30户莲珠村村民要搬出这里。但现在,这位村民对本报说,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等待“政府的通知”。 广东历届政府都想建立核燃料加工厂 7月13日上午,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期(下称“稳评”)即将结束的当天,鹤山市政府表示“听从民意”,宣布放弃该项目。 该项目集中建设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设施,建成“一站式”的核燃料加工产业链和核燃料加工产业集群。而建成后,其产能可满足核电发展2020年规划的50%燃料需求。但项目自7月4日公示以来,引发了人们的反对。 《第一财经日报》称,从开始到结束,该项目始终烙上“唯快是从”的痕迹。鹤山市官方在今年早些时候称:“将举全市之力推进该工业园项目动工建设,为鹤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地领导要求,项目必须以“快”字当头,以便能在年底前上马动工建设。 从获得项目到项目的取消,时间不到一年。中核集团是于去年2月份开始在全国选址建核燃料厂的。当时,该集团分别在江苏、福建、广东和天津等沿海省市为项目选址。到了2012年10月,经过种种努力之后,鹤山获得了中核集团的青睐,在近40个已实地踏勘和量化评审的备选厂址中脱颖而出。该项目一度被列入广东省2013年的重点项目。 来自广东官方的消息说,为解决广东“十二五”期间的能源危机问题,全省预计投资约700亿元用于核电建设。一家核电集团的业内人士曾对本报说,广东是一个核电大省,历届政府都想建立一个核燃料加工厂,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核能产业链,这也是广东产业升级的一个契机。 由于中国所有在建和在运的核电机组都在沿海地区,而提供核燃料的两座加工厂则远在内蒙古包头和四川宜宾。“这增加了燃料的运输成本。”业内人士对本报说,加上中国在建的核电机组高达28台,将来对核燃料的需求更加紧迫。 因此,广东省党政主要官员在鹤山还未与中核集团正式签约之前,也明确表态“积极支持”。项目最终落户在积极争取的鹤山。 鹤山市政府人士对本报说:“通过参观考察,鹤山市方面认识到这是一个安全、优质的大项目,所以我市与中核集团在推进项目过程中目标是一致的,双方都专门组成了工作小组,加强协调沟通。” 鹤山市政府人士还说,项目不仅安全,而且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贡献。该项目总投资额约400亿元,它涉及清洁能源生产、装备、配套等相关产业。当地政府测算,这样的产业园建成以后,无论是在工业产值还是在税收方面将会再造两个鹤山。 房地产商及其他企业是反对的主力军 对于项目“稳评”后因周边大量的民众反对声音而终止,鹤山市政府在反思时说,主要是对政策理解程度不深。 “稳评是新生事物,涉核项目稳评更是广东省头一遭,可能也是全国头一宗。”鹤山市政府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说,“对如何做好这个项目稳评工作,政府重视程序多,实际开展工作时,既没有具体的工作指引,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所以,对稳评工作的基础和氛围也大多只考虑鹤山市本地范围。” 鹤山市政府对本报说,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反PX项目事件,但他们没有很好地吸取PX事件教训。对这个涉核项目,政府强调了项目的技术性和安全性,但低估了民众对项目的敏感性,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民众对核安全的担忧。 而对公示后可能出现像PX项目一样的结局,鹤山市政府坦言,他们也没有充分的考虑和完善的应对措施。这次舆情事件发酵后出现了远在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民众的反对声音,就说明了公众“闻核色变”。 反对该项目的群体,更多来自鹤山附近的佛山、开平、广州以及港澳地区。而当地的房地产商以及其他企业则是此次反对的主力军。“碧桂园许多员工也走上了街头。”当地村民说,“碧桂园别墅区就在项目抬腿即到的地方。” 上述官员对本报记者说,他们的确没有想到项目居然遭到来自外面的反对。 鹤山市政府承认,他们对网络舆情预判存在不足。公示前,对项目可能收到的反对声音有一定的预计,但对网络舆情呈“几何式”的传播速度和情况没有充分估计到,对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能量估计不足,后来采取的应对措施根本不能起作用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鹤山市政府表示,在今后引进公众敏感大项目时,首先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将项目决策方式从“决定—宣布—辩护”的传统形式,转变为“认知、参与、合作”。 另外,鹤山市政府表示,类似的项目要抓住其风险关键点和工作难点。例如稳评、环评、安全评价、征地拆迁利益诉求等关键环节,认真评估分析影响项目落地的因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测试项目落地的氛围和基础,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解决,以时间换空间,争取将矛盾早日化解,避免事态发酵升级。 而如何建立大项目利益补偿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好处,并将当地群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能获得的好处具体化尤为重要。 “对于类似碧桂园这样的房地产商,涉核项目上马势必对他们造成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他们一定反对。”上述官员说,“但是地方政府无法承受补偿需要付出的代价。” 上述业内人士向本报分析,尽管核燃料加工厂相比核电站来说更加安全、可靠,但这次风波使得中核集团在日后的选址中显得更加艰难。“人们会争相模仿,如何去抵抗看上去一点都不友好的项目。”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09_26_174875.shtml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