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吧!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最少 土地裂口可下四指

 火... [复制链接]
糖浆Lv.18 发表于 2011-5-2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韶关
辩论得真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丹辰子Lv.20 发表于 2011-5-2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顺义区
我无语,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大人怎么都不明白,就知道挣黑心钱,水域要么污染,要么治理无方,大禹在世恐怕也无能为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VZI2764Lv.20 发表于 2011-5-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东莞
再留个脚印 ,咱看下半年天气如何;咱看明年天气,咱看后年天气,咱看大后年天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o19Lv.3 发表于 2011-5-2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浙江杭州

人均库容低,这个数字越高越好吗?原因是坝少?人多?不懂。。。
当初建设者不是号称百年一遇吗,高枕无忧吗?
{:6_2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义游Lv.2 发表于 2011-5-22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蚌埠
本帖最后由 义游 于 2011-5-22 14:06 编辑
tao19 发表于 2011-5-22 13:21
人均库容低,这个数字越高越好吗?原因是坝少?人多?不懂。。。
当初建设者不是号称百年一遇吗,高枕无 ...


人是消费者,人均库容意味着人均消费资源的情况,这里的消费是广义的,发展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转换,是一种消费。在同等消费的情况下,要选择效率最高的资源利用方式,截止到目前,水库式水电是最高的能源开发方式。是风能的七倍以上,核电的十四倍左右,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生物能、太阳能的回报率比核能还要低几倍。因此,在同等消费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水电。如采用其他方式,造成的生态问题将会更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zrwjLv.3 发表于 2011-5-2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湖北荆州
去年西南大旱,今年向东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如果干旱气候在这个地区往复循环,并维持一段时间,对中国的国计民生将是非常严重的冲击。从本地区对降雨天气预报(荆州)的屡屡失败就明显感觉原有的预报体系跟不上整个大范围气象系统的变化。但愿这种变化只是短暂的一瞬!{:6_2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rger2008Lv.4 发表于 2011-5-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无锡宜兴
我们这个国家就像个大家庭,只有爷爷是说了算的人,不管说对说错,就按照他老人家说的去做,奶奶,爸妈,姑嫂都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家没有xx和xx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1-5-2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也不例外
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大家要辩证的看
论坛欢迎大家提出各自的看法,但希望大家控制情绪,就事论事,言辞激烈当然难免,但切勿人身攻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akLv.4 发表于 2011-5-2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leak 于 2011-5-22 10:56 编辑
LVZI2764 发表于 2011-5-21 22:01
不用水电?难道用火电?又或者是核电?
就算水坝是环境杀手破坏鱼类繁殖,难道今年缺水的主因是三 ...


大坝上游截留导致中下游下行水量减少,干流水汽蒸发量大幅减少导致周边方圆几百公里无积雨云,导致支流降雨减少,这样汇总到干流的水越来越少,恶性循环。

而且从蓄水开始地质灾害就频发,03年蓄水到66米,四川就天然气井喷死亡200多人。蓄水到135米,频繁的地震包括高烈度大地震,死亡20万人。四川盆地的大旱和高温,南方罕见的冰冻灾害,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去年蓄水到175米,今年马上就全流域干旱,真是立竿见影啊!{:4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akLv.4 发表于 2011-5-2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湖北武汉
seldomlove 发表于 2011-5-21 19:07
长江水是人民的,而不是某些集团、某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说的好!强烈支持!{:4_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