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白鲟宜宾出水

[复制链接]
8708 15
折翼Lv.12 发表于 2007-10-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大渡口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p>绝迹多年野生白鲟宜宾出水<br/>&nbsp;&nbsp;&nbsp; 24日下午,一只长3米多、重约200公斤、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竟出现在宜宾江面———这种珍稀动物在长江上游已经绝迹多年!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将此情况向国务院、农业部、中科院及省级有关部门汇报。因其头部和尾部受伤,昨日下午,有关专家已紧急赶赴宜宾对其实施救助。<br/>&nbsp;&nbsp;&nbsp; 24日下午,宜宾市南溪县渔民刘云华在宜宾市福溪口水域发现一条嘴形长如象鼻的稀奇“大鱼”,他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宜宾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专业人员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只白鲟!白鲟头部和尾部有伤急需救助。<br/>  由于福溪口水域水流较急,不便于施救。当晚,渔政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将受伤的白鲟放在一只装了江水的机动船中运回宜宾白沙湾江段,该江段位于金沙江和岷江会合处附近,水势平缓,四周有沙,便于白鲟养伤。在福溪口到宜宾白沙湾的30多公里水路中,工作人员不停地用盆子从江中舀水浇白鲟,不让其缺氧;到目的地后将其送回江中鱼仓时,为避免白鲟再次受伤,参与转移的渔民主动拿来了自己的毯子、被子裹住白鲟,10多个人小心翼翼,像抱孩子一样完成了此项工作。<br/>&nbsp;&nbsp;&nbsp; 据介绍,该白鲟是只雌鲟,年龄约30岁,目前肚中有待产的大量鱼卵。记者在现场看到,白鲟挺着大肚子,显得有气无力,头部和尾部有明显的伤痕,浑身雪白的皮肤上有一些红色斑块,像是皮下淤血。“水中大熊猫”的伤情牵动众人心。昨日下午,农业部长江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正国,长江水产研究所鲟鱼课题组组长、鲟鱼专家危起伟等坐飞机赶到宜宾,并于昨晚紧急制订出救助方案。同时,医治白鲟的药品随后将从北京专门空运到宜宾。<br/>  据悉,白鲟将接受外科缝合手术,待伤愈后,白鲟将移交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并由专家在其身上安装电子追踪仪后放回长江。<br/>&nbsp;&nbsp;&nbsp; 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特产鱼种,分布在长江和钱塘江。其体表光滑无鳞,嘴较长,头长约为身长的一半,且齿多而小,由于其嘴形长如象鼻,又叫象鱼,重可达到千斤以上。在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白鲟、长江鲟、中华鲟中,尤以白鲟最为珍贵。近来年,白鲟几乎绝迹。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对长江沿线进行科学考察,寻觅白鲟的踪迹,但未能如愿。</p>
~对不起我是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5

折翼楼主Lv.12 发表于 2007-10-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大渡口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10/20071071054393191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暴鸟海瑶Lv.42 发表于 2007-10-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河池宜州
<p>我还以为绝种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斯基摩人Lv.20 发表于 2007-10-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九龙坡区
<p>哎!都是水电站搞出和环境污染搞出来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10-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这些我国特有物种,现在基本都变成了珍稀物种...........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hlboyLv.25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10-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大连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饿乌龟</i>在2007-10-7 11:31:06的发言:</b><br/>这些我国特有物种,现在基本都变成了珍稀物种...........哎...</div><p>还有一大堆特有物种是2级保护动物,过几年将升为1级,在过几年基本上就博物馆了.........</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snakeLv.2 发表于 2007-10-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大渡口区
可以去找三峡大坝的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lffaceLv.2 发表于 2007-10-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山东青岛
原来还没有绝种啊,可是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Lv.11 发表于 2007-10-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没有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折翼楼主Lv.12 发表于 2007-10-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大渡口区
<p>&nbsp;&nbsp;&nbsp; 白鲟又叫腊子、象鱼、象鼻、柱鲟鳇、鲟钻子等,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它是体形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所以在四川俗语中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说。它与中华鲟和达氏鲟的主要区别是体上及头部均裸露,没有骨板被覆,上下颌上具有细牙齿。它的体形也很奇特,身体呈长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部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长而尖,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伸出于头的前端。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腹面有一对短而细的吻须。口大,位于头的腹面,呈马蹄形,能伸缩。鳃孔也较大,没有鳃盖骨,但眼睛却很小。眼睛后面有喷水孔。体表光滑无鳞,或仅有散布身体各处的退化鳞片痕迹。尾鳍为歪形,上叶比下叶长。头部,体背和尾鳍都为暗灰色,腹部白色。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梅花斑状的神经细胞组织。皮肤光滑柔软,身体两侧的侧线上有许多像小树杈一样的分枝。鳔大,具1室。</p><p>&nbsp;&nbsp;&nbsp; 白鲟还是低等硬骨鱼类的代表,终生保留脊索,骨骼大多是软骨质,接近鲨鱼,在尾鳍上叶具8个较大的菱形骨板,所以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肠管构造很特殊,里面有七、八个漏斗状的螺旋瓣。它的骨骼主要是软骨,这些特征说明,白爵属于一种低等的软骨鱼类。</p><p>  白鲟原来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现在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海、渤海和东海等近海海域。</p><p>  白鲟主要生活在河流的中下层,也进入沿江的大型湖泊中,善游泳,性凶猛,主要以鱼类、甲壳类等为食。它的肠道比较短,仅达体长的一半,但构造却很特殊,肠壁厚,其内壁有7—8个螺旋瓣,适于消化动物性食物。但它在不同的区域取食的鱼类种类也有所不同,在长江上游的重庆一带主要吃铜鱼,而在长江下游的江阴至崇明一带则主要吃鲚鱼,有时可以吞噬十千克重的大鱼。但是,它的眼睛很小,在浑浊的长江水里单靠视力是很难追捕到鱼类的。它究竟是凭着什么本领来捕食鱼类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还有待进一步揭开。</p><p>  白鲟每年3—4月产卵,体重30—35千克的雌性,怀卵量达20万粒以上,产卵场所也在长江上游一带。幼体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半成水的区域觅食。7—8年性成熟。寿命可达20—30年。</p><p>  白鲟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上白垩纪,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特别是第四纪冰期产生的剧烈环境变化,使原来较广泛分布的同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因此,白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急待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p><p>  白鲟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p>
~对不起我是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