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五,鱼,吴是同音字。

[复制链接]
10858 11
紫貂舞Lv.46 发表于 2014-2-25 0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常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在吴地,现在吴语里五,鱼,吴依然读ng。句吴国发音类似gou ng。百越里吴越人种植大米,捕鱼为生。鱼是图腾。良渚文明比肩中原文明。我父母直接为我取名阿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1

weishuyangLv.52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4-2-25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美国纽约州 MiddletownMediacom通讯公司
这三个字在中古汉语(隋唐时代长安洛阳标准音)里声母一样都是疑母ng,不过韵母跟声调就不同了。

五是疑母,模韵,上声 转写成拉丁字母拼音 大概是 nguo

鱼是疑母,鱼韵,平声 ngio

吴是疑母,模韵,平声  nguo

读音很相近。不过还是不一样的。

上古音(诗经时代中原华夏语),根据现在的拟音,这三个字的发音倒是更接近,差不多都是nga,或者ngua,而且都是鱼部,可惜仅仅研究诗经并不能确定当时这些字的声调调类,或者说,现在还说不清楚那个时代华夏语到底有没有声调,以及有几个声调的问题。

南方很多方言演变成 ng,是保留声母,韵母脱落的后果。普通话里这几个字正好相反,声母脱落,变成了零声母。

另外江浙一带新石器时代文明绝对可以比肩中原,比如你提到的良渚,城市跟玉器等方面甚至比同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文化更发达。可惜的是,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衰落了。吴文化的图腾是不是鱼还说不定,毕竟良渚文化出土玉器最标志性的图腾是那个雕刻精细的人面,反而是中原跟西北仰韶文化彩陶里常见鱼纹以及一系列鱼纹的变体,比如那个人面鱼纹盆。
日语的有些发音就是从吴语借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0:35
学习了专业知识,拓展了我知识面,知道两江卧虎藏龙。我们现在说话分尖团清浊,但这三个读音很像的字我们几乎很难分别细微差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08:24

河洛之间一渔郎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紫貂舞楼主Lv.46 发表于 2014-2-25 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常州
weishuyang 发表于 2014-2-25 06:15
这三个字在中古汉语(隋唐时代长安洛阳标准音)里声母一样都是疑母ng,不过韵母跟声调就不同了。

五是疑 ...

学习了专业知识,拓展了我知识面,知道两江卧虎藏龙。我们现在说话分尖团清浊,但这三个读音很像的字我们几乎很难分别细微差异了。
发音可能差不多,但是声调上五 跟 吴、鱼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吧。 另外这三个字的发音跟尖团音 (寄/祭 期/七 吸/西)、以及清浊(到/道)还不是一回事。相信这几组发音,在你们方言里也是有区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炮弹Lv.15 发表于 2014-2-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节点

日语的有些发音就是从吴语借来的
日本的交流最主要的通道应该是两个,朝鲜半岛跟江南地区。 不过关于日本吴音,现在似乎更多人认为是南朝金陵音,也就是衣冠南渡带来的洛阳雅音,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准语或者说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话,跟其后不久的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ishuyangLv.52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4-2-2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美国纽约州 MiddletownMediacom通讯公司
紫貂舞 发表于 2014-2-24 19:24
学习了专业知识,拓展了我知识面,知道两江卧虎藏龙。我们现在说话分尖团清浊,但这三个读音很像的字我们 ...

发音可能差不多,但是声调上五 跟 吴、鱼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吧。

另外这三个字的发音跟尖团音 (寄/祭   期/七  吸/西)、以及清浊(到/道)还不是一回事。相信这几组发音,在你们方言里也是有区分的。
在苏州老城区里是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5: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ishuyangLv.52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4-2-2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美国纽约州 MiddletownMediacom通讯公司
小炮弹 发表于 2014-2-24 21:35
日语的有些发音就是从吴语借来的

日本的交流最主要的通道应该是两个,朝鲜半岛跟江南地区。

不过关于日本吴音,现在似乎更多人认为是南朝金陵音,也就是衣冠南渡带来的洛阳雅音,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准语或者说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话,跟其后不久的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十分类似,并不是当时的吴地大众所用的吴语。吴音可能是经过吴地,或者朝鲜传入日本的。

汉音,就是留学生跟留学僧带回去的隋唐时代切韵系统的中古汉语标准音,汉音是最系统,也是影响最大的。当然也被日语那种先天不足的发音给系统地扭曲了。。。。

最后还有唐音,一般指的是明清时期进入日语的汉语发音。这个比较少了。

现代汉语吴方言跟日语发音的类似,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两者都来源于切韵系统的中古汉语,另外加上两种语言发音上类似,吴方言跟日语类似,都是单元音为主,双元音缺乏,鼻音脱落。这就导致听感上的类似。
从吴语借来的少,基本都是唐还有明的时候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1:34

河洛之间一渔郎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炮弹Lv.15 发表于 2014-2-2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节点
weishuyang 发表于 2014-2-25 11:30
日本的交流最主要的通道应该是两个,朝鲜半岛跟江南地区。

不过关于日本吴音,现在似乎更多人认为是南 ...

从吴语借来的少,基本都是唐还有明的时候吧
唐应该是日本输入汉文化包括汉语规模最大的时代。也是日本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时代,看NHK记录片就能看到日本人强烈的大唐/长安情节。 可能因为日本跟吴地确实接触较多,日本人还是很喜欢用吴来命名中国舶来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1: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ishuyangLv.52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4-2-2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美国纽约州 MiddletownMediacom通讯公司
小炮弹 发表于 2014-2-24 22:34
从吴语借来的少,基本都是唐还有明的时候吧

唐应该是日本输入汉文化包括汉语规模最大的时代。也是日本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时代,看NHK记录片就能看到日本人强烈的大唐/长安情节。

可能因为日本跟吴地确实接触较多,日本人还是很喜欢用吴来命名中国舶来品。。。音读里面有吴音,和服被称为吴服,而且吴服这个是真的跟吴地有关系。

另外到宋代,江南地区的佛教以及随佛教一起东渡茶道对日本影响也是极大的。日本文化里面的精致,总感觉是受到精致的江南文化影响的产物。
海边离日本肯定是近,吴语的影响肯定就会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1:58

河洛之间一渔郎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炮弹Lv.15 发表于 2014-2-2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节点
weishuyang 发表于 2014-2-25 11:54
唐应该是日本输入汉文化包括汉语规模最大的时代。也是日本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时代,看NHK记录片就能看到 ...

海边离日本肯定是近,吴语的影响肯定就会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geLv.78 发表于 2014-2-2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南宁 /广西大学
:dizzy::dizzy::dizz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