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入侵鱼种的看法。

[复制链接]
4503 4
会笑的鱼Lv.6 发表于 2013-9-1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南京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桃园宿舍区

结束时间: 2013-10-31 21:04 裁判: 鸟人

正方观点 (9)

入侵鱼种不仅影响环境,而且消灭了我们美丽的原生鱼,应该消灭。

VS
反方观点 (0)

入侵鱼种很好看,放到缸里也能当观赏鱼,不需要消灭。

辩手:2 ( 加入 )
 
辩手:0 ( 加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4

    会笑的鱼楼主Lv.6 发表于 2013-9-1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南京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桃园宿舍区
    它破坏了我们的生态平衡,罪该万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gadeth1876Lv.43 两江认证 发表于 2013-9-1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天津
          异地物种会对原生物种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无异议。

          不过,自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活动几乎就是各大洲间物种相互入侵的原罪,物种入侵这个现象虽然不符合自然规律,但是似乎现在人们也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因为一万年前进入农耕文明的人类本就注定是自然规律的最大破坏者。尤其纬度相近的国家和地区这类现象尤为突出,入侵亚洲近百年的北美克氏原螯虾(即小龙虾,其实它们也并非源自北美,而是更早期从中美洲扩散至北美)对亚洲淡水生态的破坏,很难说一定就超过由亚洲入侵到北美地区的鲢、鳙、鳢的影响。而中国人食用北美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的历史可谓数十年之久矣,或多或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灭一部分(但有更多克氏原螯虾源自本地养殖,这就无解了...),可是北美地区却历来对鲢、鳙、鳢这类鱼并无食用兴趣,最多也只是组织各种民间钓鱼大赛解解恨,而这些根本谈不上能有效消除这类入侵物种,基本也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事实是,我们早该心知,一旦气候温度等因素符合入侵条件的话,入侵物种基本就不可能被从本地根除的。物种入侵和人类活动是因果关系,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其实都是在共同承受整个人类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恶果。我想我们除了在精神上不得不做抵抗姿态之外,余下的现实也只有无奈的默默接受~~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一小支便是蛋白质来源的长期稳定建立,说白了就是养殖。一旦搞起以经济为目的的所谓产业链工业化养殖流水线,自然就要放眼全球的去追寻适应能力更强、出肉率更高、繁殖更简单、生产周期更短等等要素的物种,那么这些要素几乎同时也全部符合入侵物种的门槛,于是罗非来了、塘虱来了、白鲳来了、虹鳟来了、谁谁来了、谁谁谁来了...还会有更多来了。即便抛开国外物种,国内也是一样,四大家鱼同样是因为经济养殖的引进而严重破坏了西北地区的淡水生态环境,而这一切的一切,罪魁都是:人。
    精辟,佩服。 
    发表于 2013-9-13 1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境由心生Lv.24 发表于 2013-9-1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广州
    就现在来说物种入侵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是不可以逆转的,就我身边的物种入侵情况来说大多数都是从养殖场开始的(罗非、埃及塘鲺、福寿螺等);在很多时候这样的入侵时可以避免的只要农业部门在品种引入的时候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不要只看在经济利益,不过这个看起来有点难度毕竟一个能够因为国外种子公司的资金周转问题而不经过2年考察期就直接批准主粮进行转基因推广的部门怎么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的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厕所里的板砖Lv.42 发表于 2013-9-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南平
    反对生物入侵,并不是简单的消灭入侵物种,更不说明我们讨厌入侵物种。这是一种支持环保的态度,就像你少丢两个白色垃圾并不能直接阻止全球变暖,但这表明一种态度,需要环保的态度,如果这个态度被广泛接受,那少丢的不止两个白色垃圾,可能会是2亿个甚至20亿个。已经被外来生物入侵的很多实例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但我们依然还有未来,关注未来,宣传环保,在很多人表现出来就是对于入侵生物的恨。就像其他环保问题一样,最大的危害就是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需求,但不断增长的人口,将来是以破坏者还是保护者的身份活下去,是我们最关心也最希望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