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秦岭细鳞鲑现在真的不多了,听说有人工养殖场.兴冲冲跑去看了.60公分深的池子两
米宽10米长.大概有十多个.养鱼的7个.5个池子是一斤左右的大鱼,有100左右吧.鱼很
漂亮,我们以前没见过实物.
鱼池是当地一位工头修的,办了水产特种养殖手续.管护的是老板的父亲.老人84岁了,
很健谈.说他们雇了当地一个小伙,以前河里花鱼{细鳞鲑}很多,国家不管,电炸毒捕的也
很多,他儿子当过兵,在水利厅有战友.花了好多钱送礼.现在国家给他家办了手续,其他人
不能养.国家给的鱼苗太小了,不好活.他们主要靠在河里抓,每天小伙子要走一天才能
抓些鱼,中途要注意,不然鱼会因为温度氧气控制不好死掉的.我告诉他有个池子鱼生病
了,已经有死掉的.老人说过会去看.问他怎么给鱼治病,老人说鱼病不好治.把药抹在身
上,一下水药就冲跑了,不好治.
看了以后心情.......这里地处秦岭山区,海拔高,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保护动物有大熊猫
,金丝猴,羚牛,细鳞鲑,娃娃鱼等.一级动物保护的很不错,{偶尔也有猎杀羚牛以饱口福
的事情},二级保护就没那么幸运了.沿河上游修了好多水电站,隔断了水生物回流路线
.电站前池成了三不管,而偏偏鱼类喜欢这种水体,一致前池里被捕捞的竟然能多达100
公斤以上.我没吹牛,不是有专值的协管人员吗?有,可他们就在人家前池上班,领导抓鱼
他能上报吗?何况又没在河里抓,是在自己的前池里.更何况上级主管就是当地水利局,又
和电站有千丝万屡的联系......
利用当地自然美景修建风景区,且不说雷同的景观粗糙的品味能否带来预期的收益
.修建的审批的怎么就不知道在沿水的路上修座桥呢?行人不用在时常漫过路的水上漂了
,而且也给鱼留了通道,增加了景物的变换.
除了立几块牌子说明某些生物受保护外,我们的保护机构就不能再多做些什么吗?
不能把举报机构与各级执法电话同步录音吗?不能把举报变成人人都可以有偿举报吗?
不能把举报电话公布在牌子上吗?
没带相机,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