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几天,为了拿长薄鳅,云南水产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到了南充,我接待了他。
目前,他目前在一个水电站的鱼类增值站工作,从他的口中,我了解到了现在的生态环境已经岌岌可危了,水电站已经严重威胁到鱼类的生存了。就以发电而言,两害相权取其轻。火电站目前是最不环保的方式了,而核电站因为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的原因,也被提出是不环保的方式,水电站目前还算好,但是水电站的修建,将原本适应激流生活的鱼类生存环境,被活生生的截断为湖泊,就澜沧江(湄公河)而言,短短的地方已经被截为8段,导致了很多鱼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况且很多水电站的修建都是先上车后买票,在最近修建的水电站中,环保部已经要求水电站修建鱼类增值站,从而补偿因为这种经济行为所带来的伤害。这是一个很欣慰的事件,但是事实是一个投资300亿元的水电站,每天的收入在1000到6000万元,但是投入到鱼类保护的资金很少很少。本来应该为增值站配备的帕杰罗、运鱼车、搜鱼船一直没有到位。更加杯具的是,有一个水电站的领导直接问水产研究院的人:“到底花多少钱可以把环保部那些人忽悠住”!如此的对生态环境不负责任,十分令人气愤。
这仅仅是水电站的一方面,还有杯具的事,水产院的人也有很多因为自己进了事业单位,吃起了皇粮而开始无所作为,面对目前浮躁的学术氛围,很多人不务实而务虚,有的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的人对研究成果弄虚作假,有的人想从中赢利,有的人还想一品美味,各种对稀有鱼类资源觊觎的想法层出不穷。本来应该进入保育的种类并未出现在名录中,而澜沧江本来没有的一种鱼类却在其中,环评也是很有问题的,在面对这些本应很严谨的问题的时候,却做得很潦草。
当我们看到这些鬼斧神工的水利工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到为此付出的代价。还好这位研究员是很务实的人,并且对生态环境本身也感到急需拯救,所以我们聊得很投机。
在本地,中华沙鳅和长薄鳅是很稀有的鱼类,但是相对云南的金沙江来说,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不过可惜的是,去年的鱼大部分在12cm,而今年的大部分是10cm,证明鱼越来越小,由此我们推断,长薄鳅应该是下游生长,上游繁殖的鱼类,并且在静水中,长薄鳅的性腺是会退化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水电站对这类鱼的威胁相当的大,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里,这种鱼类也将在嘉陵江的区域消失。我们将搜到的每一条鳅都当宝贝一样细心呵护,可是有的人却将他们摆上餐桌,如此珍惜的资源纵然是很贵,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义务去拯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有真正的专家在努力,我觉得这个物种有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走下去。可是我们的眼光是否又狭窄了一点,仅仅是长薄鳅吗?那些因为水电站的建设同样受到威胁的种类呢?比如金沙鳅,他们的将来又将何去何从,因为没有那些人认为的经济价值而受到冷落吗?真的很不希望进化了上千万年的物种,仅仅几十年,就在人类手中走向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