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T…
反复翻《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型目(五) 虾虎鱼亚目》发现Rhinogobius brunneus 这个学名曾用于明潭吻虾虎、李氏吻虾虎、神农吻虾虎、名古屋吻虾虎。根据论坛中扫盲贴,还应加上福岛吻虾虎。
参照论坛中的褐吻图,由第一背鳍形状即可排除李氏和神农,剩下三种。
相对于体色,鱼类鳍的位置以及鳍条相对长度是比较稳定的特征,于是摘录部分对明潭、名古屋、福岛三种吻虾虎鳍的描述:
明潭:雄鱼第二及第三鳍棘最长,略成丝状延长,平放时向后伸越第二背鳍第二鳍条的基部。第二背鳍平放时伸达尾鳍基上方。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二鳍条的下方。
名古屋:第二及第三鳍棘最长,雄鱼第二鳍棘延长略成丝状,平放时向后伸达第二背鳍第二鳍条的基部下方。第二背鳍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
福岛:第三及第四鳍棘最长,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
褐吻图中的第一背鳍很明显为第二鳍棘最长,雄鱼第二鳍棘延长略成丝状,而臀鳍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二鳍条下方,于是这就出现了矛盾……
那么褐吻到底是谁呢…或者是一个新种?
去万方查了一下吻虾虎的论文,仅有李帆发表的三篇新种(07的网纹、武义,09的周氏),深感吻虾虎分类之艰难,种类之多样化……未见以基因学方式对吻虾虎属进行分类的文章,似可试行之……有谁有条件做个16sRNA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