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燕尾的饲养与繁殖(转贴)
女王燕尾身体健壮,体态优美,颜色脱俗,而且繁殖容易,是目前慈鲷爱好者饲养最普遍的坦湖慈鲷。
女王燕尾可以群养,也可以成对饲养,但注意不要和体质较弱的鱼混养。当您在鱼店或是市场上挑选购买的时候,请注意挑选体形差别不大的个体,有助与他们合群。
水族箱大小与鱼尾数至少需要维持在60/对的比例,以保证他们的领地。并布置岩石,底沙,有利于繁殖。
饲养女王燕尾可用中性偏碱的水质,水流不要太大。他们对水质的要求不严。27度左右的硬水中就可以健康生长。但是ph值不要过低,最好不要低于7.5,否则他们的各鳍,尤其是成长中的年轻个体的尾鳍不容易拉的很长,影响美观。
女王燕尾对饲料也不苛求--活饵,冰冻饵,人工饲料(薄片,颗粒)都吃。而且训饵容易。但是注意,活饵一定要消毒,否则肠道线虫和肠炎会发生在它们身上。
理论上来说,女王燕尾成熟期需要8个月左右,但是目前的人工饲养环境比较优越,加之人工饲料的激素,生殖腺发育都较为提前了。在鱼苗饲养5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繁殖了,但真正适合繁殖的年龄应该在半年以上。
女王燕尾的雌雄分辨比较困难,而且亲鱼喜欢自由配对,因此,如果有打算繁殖这种鱼的朋友,应该饲养四尾或四尾以上。
一般臀鳍拉的比较尖长,脸部花纹明显,头部略微突出,泄殖腔有略微隆起的个体是雄鱼。雌性相对较小。需要仔细辨别!PS:在繁殖时担当挖巢穴主要工作的,也是雌鱼。
繁殖前,亲鱼会自由配对,相处和睦,形影不离,并共同维护起一块领地。繁殖的水质用原缸老水即可,不用特殊处理,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长期生活中对各方面的环境有个适应。
在雌鱼性成熟以后,可以看到亲鱼间的display开始变的频繁,雌鱼也会开始在岩石根部挖沙,而在筑巢的时候,雄鱼只是在旁边起辅助作用。
如果缸中有其他鱼,只要数量不大,体形不比女王燕尾大很多,一般是不用捞出来的。因为女王燕尾属于比较强健的慈鲷,亲鱼双方育雏护幼能和领地意识都力很强!
产下卵是淡绿色的,不透明,全部产在洞穴岩石的顶部。如果有卵发白,则是坏卵,不用特别清理它,雌鱼会吃掉和清除。在产卵后的三天,幼鱼就会孵化,一般有40条左右,由雌雄共同看护。再过三天左右,小鱼就会在亲鱼的带领下出游。这个时候可以喂给丰年虾苗,或人工饲料的粉末。在幼鱼开始摄食游动一周后,它们成群活动,稍有动静,就会群游回巢穴躲藏。而亲鱼,则会在周围保护他们,驱赶附近其他的鱼。
一个月大的小女王燕尾,这个时候,如果把他们捞出来的话,亲鱼就会繁殖第二次,如果不捞出来,亲鱼会把他们带到很大,才会再次繁殖。而这些已经微微长大的小女王燕尾,还会帮爸爸妈妈看护新出生的幼鱼。尽管那个时候,他们自己才刚刚两工分大,但是,遇到外敌入侵家族领地的时候,也会勇敢的冲上去搏斗,保护新出生的弟弟妹妹们,很有家族观念!
几点意见:
1。繁殖成功后,如果要捞出幼鱼,最好在水族箱中再留下几条,这样可以促进亲鱼间的和睦相处。
2。如果亲鱼间开始发起争执,那么必须捞出其中一条(建议留下雌鱼),那么剩下的一条将继续看护幼鱼,否则亲鱼双方都不会继续看护幼鱼。而这个时候,如果任由亲鱼之间打斗,那些稍微长大了的小女王燕尾,由于失去了家族的双亲,保护弟弟妹妹的能力也将大大减弱!
3。留下的幼鱼不要过多,一般三四条就可以了,否则当亲鱼再次产卵繁殖的时候,会为了维持水族箱中家族成员的数量,而吃掉一部分卵或者幼鱼。
4。繁殖期间最好停止换水或是少量换水,维持过滤系统正常运做就可以了。否则水质的变化会引起亲鱼的不适。甚至延迟下一次繁殖的到来。
5。在幼鱼开始摄食游动以后,每天晚上关闭水族箱的灯时要特别注意,先关闭一部分,让光线暗淡下来,待亲鱼把幼鱼都带回巢穴以后再把所有灯关闭,否则幼鱼会四处逃窜,被其他鱼吃掉或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