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国家保护、非珍惜原生鱼类贸易行为的讨论

[复制链接]
7927 23
鸟人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9-3-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p>深度思考</p>
<p>最近论坛发生了两件事情</p>
<p>1是厚唇原吸鳅事件</p>
<p>2是长麦穗事件</p>
<p>而这两件事情皆因买卖原生鱼而起</p>
<p>我个人以前是坚决反对原生鱼买卖的,但经过这两件事后,经过大家激烈的争论后,我的想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p>
<p>买卖原生鱼一定是坏事吗?</p>
<p>我不由的想起自己在重庆某地收集吸鳅的所见所闻</p>
<p>记得2004年,第一次去时,据当地渔民讲,它们平常捕到吸鳅后都是掐死然后扔到岸上,这样做是因为当地吸鳅确实太多了,影响他们的渔获</p>
<p>2006年,第2次探访此地收集吸鳅时,得知当地渔民捕捞到吸鳅后已经不会掐死后扔到岸上了,问其原因,答曰,前段时间某水生所来此地以5元一条的价格收了很多吸鳅类鱼作研究之用,而且我们两年钱也用更低的价格收了些鱼,这两件事情让他意识到此鱼原来也可以赚钱,所以现在打捞到后一般都会扔江里放生或自己拿来下酒。</p>
<p>2008年,第3次来到了此地收集吸鳅,得知所有渔民已经开始自发的放生吸鳅类鱼,而且向我们强烈的控诉在江边电鱼的人。而他们捕捞到吸鳅后连酒都不会下了,一般都是直接放生。</p><br/>
<p>再聊聊另外一个事件</p>
<p>重庆某方氏鳑鮍产地</p>
<p>2005年,我与重庆原生爱好者共3人,无意中发现了此方氏鳑鮍产地,当地溪流水质清澈,水草肥美,鱼类资源丰富,我们下虾笼采集方氏鳑鮍与高体鳑鮍比例为1:1</p>
<p>2006年,来此地,发现水质轻度污染,但鱼仍然很多,不过方氏鳑鮍数量大大减少,同一地点下虾笼采集方氏鳑鮍与高体鳑鮍比例为1:50左右</p>
<p>2007年,水质污染严重,水葫芦泛滥,原生溪流枯草被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方氏鳑鮍与高体鳑鮍比例为1:150左右</p>
<p>2008年,方氏鳑鮍与高体鳑鮍比例为1:200以上</p>
<p>2009年2月份,水质依旧清澈,但溪流里鱼虾均以不见踪迹,连福寿螺都没有了,而我主要采集的蚌类和方氏鳑鮍更是芳踪难觅,奇怪之余求问于一洗菜当地百姓,得到的答案是当地某些百姓对溪流进行了下药毒鱼的极端做法,而且周期及其频繁,基本每个礼拜一次,致使此溪流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幽灵之溪&nbsp; 。。。 。。。</p>
<p>可惜重庆唯一发现有方氏鳑鮍的溪流呀!我恨!</p>
<p>反对原生鱼买卖真能保护原生鱼吗?</p>
<p>我们到底是保护了它们还是害了它们?</p>
<p>虽然原生鱼的买卖可能会因为一些利益而引起某些极端做法,例如:李帆所讲的白头蜜蜂虾溪流被下毒的事情,但结局是那个溪流被人承包后已经被严格的保护起来了。</p>
<p>也许买卖原生鱼真有可能成为保护原生鱼的一个方法</p>
<p>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重庆某产方氏鳑鮍的地方产的不是方氏鳑鮍而是某新种,那么此新种是否已经灭绝了呢?</p>
<p>如果我和某水生所不去某地收集吸鳅,那里的吸鳅是否今天还会被掐死扔到岸上?</p>
<p>有时候我真怀疑自己反对买卖原生鱼是否反而害了某些种类?</p>
<p>正如lanz所说的,如果用来观赏,鱼必须是活的,这就限制了捕捞的方法</p>
<p>而用来吃,鱼死的活的都可以,那毒,电,炸均可以</p>
<p>&nbsp; </p>
<p>回过头来,我们再分析下原生鱼买卖</p>
<p>1,&nbsp; 可以让爱好者便捷的得到自己喜爱的品种</p>
<p>2,&nbsp; 某些品种可能被爱好者人工繁殖成功,毕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p>
<p>3,&nbsp; 某些量大的种类会产生很大的效应,那么当地的居民或民间组织或许会投入很多精力来对某些溪流进行保护(例如白头蜜蜂虾)</p>
<p>4,&nbsp; 因为是需要活体,所以很多渔民会抛弃毒,电,炸的做法,而采用成活率更高的捕捞方法,这对保护溪流的生态应该是积极</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6">&nbsp;&nbsp;&nbsp; 最近确实发生太多事情了,改变了我对太多问题的看法,我是一个疯狂的环保主义者,如果原生鱼买卖能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灵,那么我就会坚定的支持</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6">这个话题太发人深省了,希望大家都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font></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6 12:53: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3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9-3-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再次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鱼肛Lv.40 发表于 2009-3-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南京
在目前看来,原生鱼的买卖确实会救了它们,让人们了解他们的商业价值,可以大量繁殖,虽然让发烧友觉得很不舒服,但确实米有更好的办法。通过保护环境来保护原生鱼理论上是最完美的,但,诸位别生气,真的只是口号而已,在如今的功利化社会,如果没有利益,保护环境相当难,很多保护环境的例子都是因为这样能给当地人带来更多利益,所以才会去保护。支持原生买卖,让商家觉得有利可图,原生鱼才会更好的幸存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ippleoLv.20 发表于 2009-3-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杨浦区
<p>喜欢讨论,也应该讨论,如果连舆论都没了。。。</p>
<p>留下个人观点:让原生鱼产地的当地人知道电,毒鱼对自己环境的破坏,吃毒上来的鱼对自身健康的危害,都是对自己利益严重的损害。和让原生鱼产地的当地人知道这些家门口的小鱼捞活的也能去卖钱,换得利益的。我个人更喜欢前者,更相信前者能起到正面作用。至于解决贫困问题,也有更多种更好的途径。</p>
<p>&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瓜Lv.2 发表于 2009-3-5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p>就我个人的经验,很多当地老百姓也是很讨厌毒,电,炸等方法的,因为这会让溪流发臭,会影响他们的洗衣,洗菜等生活行为。</p>
<p>水瓜兄有时间不妨去某溪流旁调查调查,并非家家都有毒,电,炸工具的,也并非人人对毒,电,炸都无动于衷的</p>
<p>&nbsp;</p></div>
<p>呵呵,我倒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当我看到无数河流溪水边竹林树丛上挂满的洪水冲来的塑料袋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大多数的百姓都不喜欢对自然资源毁灭性的捕捞,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解决方案,我们的垃圾废水以及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就足够让原生生物处境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反对对原生生物的合理开发,毕竟,如果活着的动物比死掉的更有价值的话,或者说更值钱的话,我想做出选择是很容易的。</p>
<p>&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quarecordLv.4 发表于 2009-3-5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鸟人</i>在2009-3-4 13:49:45的发言:</b><br/>
<p>呵呵,其实对于白头蜜蜂虾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个好事情</p>
<p>因为没有贸易纠葛,没有因为贸易而进行保护,这个溪流一样的会被人毒,被人电,而且可能会更频繁</p>
<p>而且即使蜜蜂虾真的灭绝了,也只是野生个体灭绝了,而这个种群或这个种类并未灭绝</p>
<p>&nbsp;</p>
<p>PS:专家组怎么未见李兄呀?记得李兄已经同意加入两江专家组了,不知何原因还未列入呢?</p></div>
<p>&nbsp;</p>
<p>&nbsp;</p>
<p>&nbs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白头蜜蜂所生活的溪流并非我们平常看到的大溪流,而是密林深处的小山涧,并不容易受到人为电鱼毒鱼等干扰,但人类的贸易以及农业开垦确实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然时至今日,贸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白头蜜蜂带来更多延续命脉的可能,毕竟被一人垄断的白头蜜蜂,不如让多人饲育来得更加有保障。当然我起初亦非出于此</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高尚</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目的而去涉及该虾买卖,仅仅是因为爱好却无从购买而去批了货,再把多余的转手而已。贸易本就是私利性行为,我觉得没必要为此辩护,更无意以</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保育</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名号去从事贸易。</span></p>
<p><span lang="EN-US">&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白头蜜蜂的贸易给白头蜜蜂的延续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就我看也仍是个未知数。我接触的很多爱好者曾经与我一样痴迷于白头蜜蜂,希望把它塑造为第二个</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水晶虾</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奇迹,这其中还包括国内水晶虾界的名士花溪蜥蜴,但最终无一例外均是重新拜倒在水晶虾的光环之下,这些爱好者所购买的白头蜜蜂虾基本均成了绝唱,繁殖的报道寥寥无几,延续此虾命脉的则更少。包括我,目前的重点仍是水晶虾,白头说实话仅仅是希望延续个优良品系,并无意多扩种。毕竟白头蜜蜂的观赏性与身价仍远远不如水晶虾,能繁殖白头蜜蜂的爱好者没有理由不去玩更具观赏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水晶虾,所以贸易能否真正延续此虾命脉仍值得商榷。</span></p>
<p><span lang="EN-US">&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白头蜜蜂的事例,证明了</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人类私欲</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与</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野生动物生存</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人类的私利性行为包括电</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毒鱼等行为,也同样包括贸易行为。贸易是面双刃剑,有时能拯救一个物种,但同样也会加速物种的灭绝,整个白头蜜蜂的贸易过程是拯救了此虾,还是加速其灭绝,目前看尚无定论。</span></p>
<p><span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nbsp;</o:p></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站在野生动物的角度,事实上只有杜绝包括贸易行为在内的所有人类私利性行为才是对野生动物的最佳保护;但站在我们人类的角度,这种观点就显然过于理想主义而脱离实际。所以对于贸易,我持中立态度。对于特定状况下的特定物种进行贸易,有时会是利大于弊,有时则是弊大于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一味提倡或反对。</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span>&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span>&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span>&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span>&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span>&nbsp;</p>
[此贴子已经被鸟人于2009-3-11 0:00: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9-3-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quarecord</i>在2009-3-4 2:52:23的发言:</b><br/>
<p>辩证地看待贸易比较好,没有绝对的真理。</p>
<p>&nbsp;</p>
<p>另鸟人兄谈到白头蜜蜂,是个好例子。但客观来看,贸易所带来的恶性竞争曾经对该虾种群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严重破坏;只是从当前看,贸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个虾。但我最怕的就是哪天贸易纠葛再起,如有人再倒几瓶农药,那或许就是白头蜜蜂真正灭绝的时候。贸易的问题不那么简单啊!</p></div>
<p>呵呵,其实对于白头蜜蜂虾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个好事情</p>
<p>因为没有贸易纠葛,没有因为贸易而进行保护,这个溪流一样的会被人毒,被人电,而且可能会更频繁</p>
<p>而且即使蜜蜂虾真的灭绝了,也只是野生个体灭绝了,而这个种群或这个种类并未灭绝</p>
<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0 23:59: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革命的板砖Lv.2 发表于 2009-3-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浙江杭州
<p>额,我觉得我起到了什么作用很不好说....</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agariusLv.9 发表于 2009-3-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p>我最恨的就是毒鱼电鱼的那帮人渣。。。。。但是 要是他能干别的。。他会去干这些吗。。。一说又要说到社会问题。。。。</p>
<p>&nbsp;</p>
<p>前几天 无意看到央十的一个节目叫“希望英语”。。。介绍“自投罗网”的英文怎么说。。。然后涉及到的东西就是大家真爱的“虾虎”。。。渔民在溪流筑坝然后让石滩缺水,虾虎逆流而上。。。“自投罗网”。。。。再接下来就是捉虾虎干嘛。。。。我吓一跳“琴鱼茶”。。。。个“背时”的主持人还说“琴鱼茶”喝着有山溪的味道。。。。。。我真想一棒子忽死她。。。。。。渔民每天都在捉 然后晒干——撒盐——烘干——做茶。。。。。一次都是一大堆。。。。。估计虾虎版的兄弟们看了 会吐血。。。。。万一这一地区的虾虎是个未开发的新种,估计大家连见他们的机会都渺茫了。。。。。。。这还电视一推广。。。搞不好隔几天就到“致富经”里推广去了。。。。。。。话说回来 这已经开始是虾虎茶了,保不准过一阵就是吸鳅茶 宽鳍茶, 厚唇茶。。。。。。说不定再过些年就是跟啥普尔 龙井。。。。一样 搞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是要天价。。。。担忧啊。。。我记得安徽那位放弃捕猎而转为收购放养野生动物的猎户说的一句话“科技再发达,人类再聪明,社会再进步,灭绝了的物种永远都找不回来,你能造机器人,能造太空飞船,你能造灭绝的动物吗?那种失去就是永远的失去。。。。” 野生鱼在一定程度其实不能成为鱼类受损的主要原因,反而是为了吃,为了致富。。。而产生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觉得 对于环境分布狭窄的东西 是千万不要动的 更不要卖,弄了就真的很容易出问题。。。。。。不过我觉得学者们制定的所谓一保二保,他们似乎根本就不关心到底要不要保 到底这个物种是多是少。。。。。而负责管理和保育的机构更是不负责了。。。。而学术上的不负责任也导致很多时候 加速动物的灭绝。。。。你看看南美的那些热带鱼出口国的历史。。。。。。灭绝的鱼往往是因为大坝啊 水利工程环境污染。。。。而只要一说是一保 是限制出口往往更刺激购买者的欲望。。。。也同时因为利益的驱动和捕获量的减少而激发人工繁殖。。。。但是我觉得貌似人工繁殖也不是万能的,至少不是所有的鱼都可以工繁殖吧。。。。丧失野生个体而只有靠人工繁殖的物种的种群到底会不会得到恢复。。。。我们以后可以看看中华鲟现在的状况,当然我更担心的是白鲟。。。。要是按照楼上兄弟说的建立我们自己的观赏鱼市场。。。我觉得白鲟至少会是大型鱼中排名第一的物种,但是貌似很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p>
<p>&nbsp;</p>
<p>&nbsp;这个年代还以有无经济价值来断定鱼值不值得保,也就是我们学者和政府部门的悲哀(但绝对不是鱼友们的悲哀)。。。。。我们做鱼友的只能是尽量不去买 尽量不去吃 尽量劝说更多的人去珍惜和保护。。。。而最终的途径就是环保的普及 。。法律的规范。。发达国家连钓鱼都要有证件的办法 在保护珍惜鱼的层面还是值得借鉴的。。。让那些生灵在自己种群世代繁衍的环境中生存当然是最好的结果。。。。</p>
<p>&nbsp;</p>
<p>否则 一定要支持人工繁殖 只为物种可以延续 当然是最好我们还是好好提高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以后再去繁殖比较好。。。。或许有一个专门的民间组织,作为一个政府认可的非盈利保护组织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就像所谓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当然我没见这个协会对野生鱼类至少溪流鱼类进行任何的保育活动)。。。。比如成立“中国溪流鱼类(物种)保护协会(基金)”。。。。以一种公民自治的方式来完成我们大家的美好愿望,会员自行监督管理,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形成促进相关的保育规范。。。。当然最重要的是为那些稀有、易危、濒危的物种进行人工繁育,至少我相信:在我们群里有这个实力的人绝对比所谓“科班毕业”的“专业班子”多得多,也负责的多。。。。。而由此产生的所谓“贩卖问题”也就相对淡然了。。。 相信很多人会说我这是“空想主义”“痴人说梦”。。。非盈利在中国还很难。。。但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至少现理论上看来是。。。。 </p>
<p>&nbsp;</p>
<p>&nbsp;</p>
<p>呵呵 话多了 话多了。。。。大家发言吧 想办法&nbsp; 为了防止“永远的失去”。。。。。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4 21:58:10编辑过]
欢迎喜欢吸鳅和鲶鱼的兄弟伙多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瓜Lv.2 发表于 2009-3-4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南宁横县
<p>对利益的追逐是人的本性。</p>
<p>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且问在这里高谈保护的诸位有谁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不要指望和糊口都发愁的百姓聊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就能让他们自觉保护原生物种,这基本是梦想,也是扯淡。记得我看过一些NG的片子,讲因为生态旅游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利益,他们便自觉的保护当地的野生物种,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p>
<p>让我们记住这个关键词:双赢。</p>
<p>这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物种的方法之一,只有让当地的人们从保护原生物种中收益,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p>
<p>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案,私有化。公家的就是大家的,产权不明导致了公共利益的管理缺失,也是造成目前电、毒、炸等现象的制度原因。这个扯得比较远,在目前的环境下也不靠谱,就此打住。请各位大大继续。。。。。。</p>
<p>&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