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阻击外来生物入侵?!

[复制链接]
3154 6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8-1-2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大渡口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strong><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ff">400多种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font></strong>
        <br/><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0/xinsrc_4620105200948500807724.jpg" width="365" border="0" resized="resized" style="CURSOR: pointer;"/></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 蚕食树叶的美国白蛾</font></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0/xinsrc_4620105200948828097325.jpg" border="0"/></font></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资料<a class="vLink1" id="vad_3" title="免费下载图片处理软件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3048&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56FE%u7247&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66200" target="_blank" name="3"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图片</font></a>:危害水稻生长的福寿螺。</font></font></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美国白蛾都飞到天坛的树上了!”</font></strong></p>&nbsp; &nbsp; 提起生物入侵,北京园林绿化部门对两年前美国白蛾的侵入仍心有余悸。当时,这种于1979年开始进入我国并先后蔓延到辽宁、河北、陕西、天津等地的外来物种,竟悄然进入北京<a class="vLink1" id="vad_1" title="亚洲交友中心&nbsp;同城约会&nbsp;免费注册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4337&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4E2D%u5FC3&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49679" target="_blank" name="1"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中心</font></a>城区,甚至连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及龙潭公园也相继发现它们的踪迹。&nbsp; &nbsp;&nbsp;&nbsp;美国白蛾看上去外表轻柔、身材娇小,和普通飞蛾没什么两样,但它却能蚕食200多种阔叶树的叶子,还吃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及草。它们经常成群结伙地吐丝结网,把大片树叶覆盖起来进行聚餐,一个星期就能吃光一棵大树,以至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惊呼:“它奇大无比的胃口可能毁掉中国的绿色<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0%C2%D4%CB">奥运</span>!”幸亏北京市<a class="vLink1" id="vad_0" title="最新创业致富信息,低投入高回报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3324&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6295%u5165&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312637" target="_blank" name="0"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投入</font></a>3000万元进行紧急清剿,才使疫情得以平息。&nbsp; &nbsp;&nbsp;&nbsp;近年来,外来生物入侵事件频繁发生。除美国白蛾外,紫茎泽兰、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等不胜枚举。入侵的领域,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从乡村到城市,几乎无处不在。&nbsp; &nbsp;&nbsp;&nbsp;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万方浩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经过8年到10年的时间才会发现一种生物入侵,但是这几年,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新面孔。从海关截获的情况看,外来入侵物种的批次和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大约每年以20%的<a class="vLink1" id="vad_7" title="网络电视在线看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755&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901F%u5EA6&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367760" target="_blank" name="7"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速度</font></a>增长,检疫部门时常会截获一些‘高危分子’。”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a class="vLink1" id="vad_8" title="赛酷科技公司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5200&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http%3A//www.syku.net/service&amp;v=0&amp;k=%u63A8%u5E7F&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744976" target="_blank" name="8"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推广</font></a>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福祥介绍,从农业植物检疫方面看,仅2005年以来,我国<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9%E3%B6%AB">广东</span>、辽宁、海南等地就先后发现红火蚁、黄瓜绿斑驳<a class="vLink1" id="vad_10" title="免费使用Skype网络聊天软件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4339&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75C5%u6BD2&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773328" target="_blank" name="10"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病毒</font></a>、三叶斑潜蝇的疫情。&nbsp; &nbsp;&nbsp;&nbsp;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予元说:“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目前有400多种,在<a class="vLink1" id="vad_11" title="IBTimes中文网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4590&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http%3A//cn.ibtimes.com/globalnews/&amp;v=0&amp;k=%u56FD%u9645&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936809" target="_blank" name="11"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国际</font></a>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有50余种,占了一半左右。”据测算,外来入侵物种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0/xinsrc_47201052009481251803126.jpg" width="365" border="0" resized="resized" style="CURSOR: pointer;"/></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塞满杭州钱塘江航道的水葫芦</font></font></p><font color="#0000ff"><strong>盲目引进和人流物流带入,是造成外来生物入侵主因</strong></font>&nbsp; &nbsp;&nbsp;&nbsp;外来生物是如何跋山涉水侵入中国的?&nbsp; &nbsp;&nbsp;&nbsp;专家认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因。目前有害生物入侵有两种方式:一是盲目引进,二是人流和物流的带入。&nbsp; &nbsp;&nbsp;&nbsp;盲目引进造成巨大危害的最典型例子是水葫芦。水葫芦原产于委内瑞拉,上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其中福建、云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A%FE%B1%B1">湖北</span>和河南等省最多。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0/xinsrc_47201052009484532914027.jpg" border="0"/></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80">在福建闽江,水葫芦长满水面,影响了水产养殖。经济参考报<a class="vLink1" id="vad_5" title="中国新记者网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1185&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8BB0%u8005&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661938" target="_blank" name="5"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记者</font></a> 张国俊 摄</font></font></p>&nbsp; &nbsp; 水葫芦的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以昆明滇池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有水生动物68种。但到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多种,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而现在我国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达到上千万元,不仅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而且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nbsp; &nbsp;&nbsp;&nbsp;又如互花米草,也称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该物种原生长于<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3%A2%B9%FA">英国</span>,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但随着它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而且还使一些港道淤塞,影响海水的<a class="vLink1" id="vad_9" title="站长免费流量统计和提升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5096&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4EA4%u6362&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233046" target="_blank" name="9"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交换</font></a>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大片红树林消失。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在1000万元以上,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严重问题。&nbsp; &nbsp;&nbsp;&nbsp;外来的人流、物流也是有害生物进入的重要通道。原产美国的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大爆发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山西为发展煤业,买了一批美国加州的带皮原木做坑木,由于入境时没有经过<a class="vLink1" id="vad_2" title="Picasa免费高速下载 @Vogate.com" href="http://action.vogate.com/c/c.php?r=http%3A//qi.daqi.com/bbs/00/1818500.html&amp;aid=4559&amp;sid=6235007045043394&amp;click=1&amp;url=undefined&amp;v=0&amp;k=%u5904%u7406&amp;s=http%3A//www.binglanbbs.cn/viewthread.php%3Ftid%3D6573%26extra%3Dpage%253D1%26frombbs%3D1&amp;rn=271031" target="_blank" name="2" style="FONT-SIZE: 1em; CURSOR: hand; COLOR: #ff3366; BORDER-BOTTOM: #ff3366 1px dotte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 size="2">处理</font></a>,红脂大小蠹藏在树皮内“偷渡”进来,终致上世纪90年代末在山西大爆发,并迅速传播。还有进口物品的木质包装箱,也常常成为有害生物的“偷渡”载体。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0/xinsrc_4720105200948750446828.jpg" width="365" border="0" resized="resized" style="CURSOR: pointer;"/></p><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疯长的大米草</font></font></p><font color="#0000ff"><strong>防控生物入侵,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strong></font>&nbsp; &nbsp;&nbsp;&nbsp;外来生物的入侵,几乎使我国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域、湿地、农田、城区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nbsp; &nbsp;&nbsp;&nbsp;万方浩说,外来入侵物种不仅直接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外来入侵物种还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影响。&nbsp; &nbsp;&nbsp;&nbsp;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农业转型及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nbsp; &nbsp;&nbsp;&nbsp;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了包括“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等课题的研究,并在全国组建了近20个全国性的生物入侵工作组。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严重的省份也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nbsp; &nbsp;&nbsp;&nbsp;目前,我国生物入侵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防控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中国科学家在对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等的入侵机制与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突出。由万方浩牵头的项目组科学家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最危险入侵生物的B型烟粉虱与土著烟粉虱之间存在“非对称交配互作”,这一机制在促进B型烟粉虱数量增长的同时,压抑土著烟粉虱种群增长,从而促进B型烟粉虱迅速入侵和扩张,取代危害性不大的土著烟粉虱。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刊登在权威刊物美国《科学》杂志上。&nbsp; &nbsp;&nbsp;&nbsp;在生物入侵防控技术上,我国组建了四大技术体系:早期预警与阻击体系、应急控制技术体系、阻断与扑灭技术体系、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体系。为从制度上保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控,一些专家还建议尽快制定《外来有害生物管理法》,并建立专家委员会,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以及时有效地防范有害外来生物的入侵。<br/><br/>
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6

yhlboyLv.25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大连
古老的话题,新兴的科学,无奈的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楼主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8-1-2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大渡口区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800000">经济参考报:外来生物入侵中国</font></font></strong></p>&nbsp; &nbsp;北京的福寿螺、伶仃岛的微甘菊、闽江的水葫芦、西双版纳的飞机草、正在毁掉海岸滩涂的大米草……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从乡村到城市,几乎随处可见这些生物“入侵者”。<br/>&nbsp; &nbsp; 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前,旨在阻击生物入侵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全国127个研究院所的472名专家与会。专家们认为,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br/><p align="center"><strong>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strong>&nbsp; &nbsp; </p>&nbsp; &nbsp; 近年来,见诸报端的外来生物入侵事件日益频繁,“紫茎泽兰”、“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举不胜举。与会专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判断。&nbsp; &nbsp;&nbsp;&nbsp;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万方浩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经过8年到10年的时间才会发现一种生物入侵,但是这几年,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新面孔。”&nbsp; &nbsp;&nbsp;&nbsp;“从海关截获的情况看,外来入侵物种的批次和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大约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检疫部门时常会截获一些‘高危分子’。”万方浩说。&nbsp; &nbsp;&nbsp;&nbsp;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予元在研讨会上说:“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多种,平均每年新增大约两种。”&nbsp; &nbsp;&nbsp;&nbsp;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福祥也认为外来物种入侵日益严峻。他说,从农业植物检疫方面看,仅2005年以来我国广东、辽宁、海南等地就先后发现红火蚁、黄瓜绿斑驳病毒、三叶斑潜蝇的疫情。&nbsp; &nbsp;&nbsp;&nbsp;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包括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中国林科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昆虫学会等我国研究外来生物入侵最权威的机构。&nbsp; &nbsp;&nbsp;&nbsp;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正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br/><p align="center"><strong>400多外来物种入侵中国</strong>&nbsp; &nbsp; </p>&nbsp; &nbsp; 中国是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郭予元说:“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目前有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有50余种,占了一半左右。”&nbsp; &nbsp;&nbsp;&nbsp;据介绍,危害严重的外来物种主要包括: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nbsp; &nbsp;&nbsp;&nbsp;万方浩说,爆发性的已入侵物种肆意蔓延、扩散成灾;毁灭性的新入侵物种急剧扩张、疫情不断突发;危险性的潜在入侵物种兵临国门,形势异常严峻。&nbsp; &nbsp;&nbsp;&nbsp;郭予元说,在国际贸易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生物入侵造成原有生物群衰退、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民众健康受到威胁。&nbsp; &nbsp;&nbsp;&nbsp;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认为,生物入侵不仅动摇农业基础,削弱粮食安全,而且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乃至引发社会恐慌与人类灾难。外来生物入侵的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br/><p align="center"><strong>外来生物入侵的通道</strong> </p>&nbsp; &nbsp; 专家认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因。一个外来物种引入有可能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也有可能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从而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nbsp; &nbsp;&nbsp;&nbsp;盲目引种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最典型的例子是水葫芦。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将产于南美洲的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引进,如今水葫芦已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使著名的滇池变成臭水塘,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nbsp; &nbsp;&nbsp;&nbsp;“外来物种的大量入侵,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是人为活动造成的。”万方浩说。&nbsp; &nbsp;&nbsp;&nbsp;海关是许多有害生物进入中国的另一通道,原产美国的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大爆发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山西为发展煤业,买了一批美国加州的带皮原木做坑木,由于入境时没有经过处理,红脂大小蠹藏在树皮内“偷渡”而来。因没有天敌、气候干旱等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山西大爆发,并迅速传播。还有进口物品的木质包装箱,也常常成为有害生物的另一“偷渡”通道。&nbsp; &nbsp;&nbsp;&nbsp;专家建议,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某一物种的生物特性、繁殖特性作出评价,分析引进利弊后再做决定。<br/><p align="center"><strong>打响外来生物入侵阻击战</strong>&nbsp; &nbsp; </p>&nbsp; &nbsp; 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域、湿地、农田、城区等都因为生物入侵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nbsp; &nbsp;&nbsp;&nbsp;万方浩说,外来入侵物种不仅直接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外来入侵物种还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nbsp; &nbsp;&nbsp;&nbsp;2006年3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发表报告说,美国、印度、南非等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37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980亿美元。&nbsp; &nbsp;&nbsp;&nbsp;万方浩说,我国农业部门根据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农林作物减产以及防治这些入侵生物所需的费用等测算,仅11种外来入侵物种给农业、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0多亿元,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nbsp; &nbsp;&nbsp;&nbsp;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表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农业转型及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nbsp; &nbsp;&nbsp;&nbsp;为实现生物入侵有效防控的发展目标,与会专家提出建议:&nbsp; &nbsp;&nbsp;&nbsp;一是加强全国生物入侵研究的科技规划与学科建设,在各个领域有计划地开展生物入侵的基础理论研究、防控技术开发、基础性调查等科学研究与科技合作。&nbsp; &nbsp;&nbsp;&nbsp;二是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组建检疫处理、检测监测、预防预警、紧急处理、持续控制的全国科技工作组,形成全国生物入侵科技工作网。&nbsp; &nbsp;&nbsp;&nbsp;三是建立“中国生物入侵学会”和“中国生物入侵”网络杂志,以促进生物入侵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加强生物入侵工作者的联盟,提高学术水平和强化研究。&nbsp; &nbsp;&nbsp;&nbsp;四是组织召开全国性生物入侵系列学术研讨会,加强国内学术交流,提高我国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同时开展双边多边的国际合作。&nbsp; &nbsp;&nbsp;&nbsp;五是加强生物入侵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采取地方院校与中央研究院所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弥补各院校间资源不足的短处,培养生物入侵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br/><br/><br/><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font color="#800000">经济参考报:我们身边的外来入侵生物</font></strong> </font></p>&nbsp; &nbsp; 所谓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生物由原来的生存地,经过自然的或者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生态灾难的过程。外来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并不是一个概念,如西红柿、玉米等物种的引进丰富了人们的食品,并没有对生态系统带来危害。只有对生态系统、栖息环境、物种、人类健康等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才是外来入侵物种。&nbsp; &nbsp;&nbsp;&nbsp;在我们身边,外来生物入侵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外来生物有如下几种:&nbsp; &nbsp;&nbsp;&nbsp;<strong>一、 水葫芦。</strong>原产于委内瑞拉,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被引入我国,并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其中福建、云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最多。&nbsp; &nbsp;&nbsp;&nbsp;水葫芦的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以云南昆明的滇池为例,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多种,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nbsp; &nbsp;&nbsp;&nbsp;<strong>二、 互花米草。</strong>互花米草又名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该物种1894年在英国一家海湾天然杂交而成,具有繁殖力快、群落长势强等特点。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蔓延。&nbsp; &nbsp;&nbsp;&nbsp;互花米草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而且还使一些港道淤塞,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大片红树林消失。1990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在1000万元以上,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严重问题。&nbsp; &nbsp;&nbsp;&nbsp;<strong>三、 小龙虾。</strong>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已经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在我国,小龙虾则是<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6%FE%D5%BD">二战</span>期间由日本传入,最早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郊县繁衍,现已扩散到我国南方的广大区域。&nbsp; &nbsp;&nbsp;&nbsp;小龙虾开始时是一个自然扩散的过程,因为小龙虾的抗逆性很强,在各种水体里都能生存,在陆地上也能够爬行,所以繁衍非常快速。小龙虾喜欢穴居,导致灌溉用水的流失,破坏田地而且可能危及水库大坝,危害性很大。由于小龙虾繁殖速度惊人,抗恶劣环境能力很强,制止小龙虾扩散非常困难。&nbsp; &nbsp;&nbsp;&nbsp;<strong>四、 烟粉虱。</strong>烟粉虱不仅能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衰弱、干枯,它还是许多蔬菜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并且由于它的幼虫分泌蜜露,会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引起植物的霉污病。&nbsp; &nbsp;&nbsp;&nbsp;烟粉虱最早被认识是1889年,人们从希腊的烟草上采得这种害虫,它也因此而得名。现在它已经广泛分布于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关于烟粉虱最早的记载是在1949年,近几年已经扩散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并且虫情逐年加重。&nbsp; &nbsp;&nbsp;&nbsp;<strong>五、 福寿螺。</strong>学名大瓶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原本分布于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地,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一种食物被引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而在美国,大瓶螺则是作为宠物引进的。1980年,福寿螺被引入中国<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C%A8%CD%E5">台湾</span>,1981年被引入中国大陆。短时间内,它的分布范围迅速增加,并从南向北推进。&nbsp; &nbsp;&nbsp;&nbsp;目前,福寿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农业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在亚洲、北美和南美洲都出现了大规模爆发,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福寿螺还破坏当地淡水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另外,它还会传播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能引发脑膜炎。&nbsp; &nbsp;&nbsp;&nbsp;<strong>六、 巴西龟。</strong>我国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的出售,但巴西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100个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这种生物具有对饵料的强占有率,在生存空间中占据优势,一旦流入到江河中,将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和蛙类的卵及蝌蚪,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同时巴西龟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br/>面对日益严峻的外来生物入侵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家研讨后认为,我国应加紧构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体系。<br/>&nbsp; &nbsp; <strong><font color="#0000ff">外来生物入侵引起高度重视</font></strong><br/>&nbsp; &nbsp;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说,生物入侵关系到人类的人口、食物、健康、资源、能源和环境六大问题。历史教训已有不少,目前又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新行为,给生物入侵赋予了新的特征,生物入侵的态势、频率和数量更加深化。&nbsp; &nbsp;&nbsp;&nbsp;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万方浩研究员说,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种类的灭绝,构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威胁因素,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nbsp; &nbsp;&nbsp;&nbsp;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入侵外来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据万方浩介绍,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的研究课题包括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课题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等,全国组建了近20个全国性的生物入侵工作组,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严重的省份也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nbsp; &nbsp;&nbsp;&nbsp;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予元表示,关于外来生物入侵防控策略的科研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科研的重大国家需求。尽管我国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目前在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和防控策略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font color="#0000ff"> <strong>生物入侵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strong></font>&nbsp; &nbsp;&nbsp;&nbsp;“在政府和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研究已经形成了与国际平等对话交流的能力,步入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前列。”万方浩说。&nbsp; &nbsp;&nbsp;&nbsp;我国生物入侵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成果。据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入侵机制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阐明了B型烟粉虱的非对称型交配互作理论,揭示了粉虱共存系统中的生殖干涉行为和互利共生机制等,其中,科学家们在对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等的入侵机制与特征方面的研究尤其值得一提。据万方浩介绍,加强外来危险生物的入侵机理、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展早期预警与预防、检测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解决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的根本途径。&nbsp; &nbsp;&nbsp;&nbsp;万方浩牵头的项目组科学家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最危险入侵生物的B型烟粉虱与土著烟粉虱之间存在“非对称交配互作”,这一机制在促进B型烟粉虱数量增长的同时,压抑土著烟粉虱种群增长,从而促进B型烟粉虱迅速入侵和扩张,取代危害性不大的土著烟粉虱。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刊登在权威刊物《科学》杂志上。&nbsp; &nbsp;&nbsp;&nbsp;我国科学家在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防控技术上,我国科学家组建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四大技术体系:早期预警与狙击体系、应急控制技术体系、阻断与扑灭技术体系、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体系。  <strong><font color="#0000ff"> 五大措施构建防控外来生物体系</font></strong>&nbsp; &nbsp;&nbsp;&nbsp;在福州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针对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控制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广泛的研讨。专家认为,面临日益严峻的外来生物入侵形势,需要开展系统的工作,加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体系的构建。&nbsp; &nbsp;&nbsp;&nbsp;一是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御体系。为尽可能降低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风险,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措施,建立国家防御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项法规或条例,检疫部门的相关法律和条例主要集中在与病虫害和杂草检疫有关的方面,跨生态系统的物种转移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地区性的物种入侵问题尚无规章条例可循。另外,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系,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测、监测和早期控制及迅速反应,都没有予以重视。&nbsp; &nbsp;&nbsp;&nbsp;二是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首先需要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物种引入许可证体系”。这一体系要求任何引入外来物种的个人或单位,从国外引入或者从国内跨不同的生态系统引入都需要办理申请,经过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引入。在确定该引入计划不会对我国或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后,才可颁发引入许可证。&nbsp; &nbsp;&nbsp;&nbsp;三是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早期预警体系。加强检疫和控制引入并不能完全阻止外来物种入侵,总是会有外来物种有意或无意地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并可能形成入侵。如果不能及时探测到新的入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一方面控制成本极高,不可能采取人工清除;另一方面入侵已经不可逆,根本无法清除。&nbsp; &nbsp;&nbsp;&nbsp;四是建立物种引入后的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对于已经确认的或者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外来入侵物种,或者被评估为具有较高入侵性危险指数但仍然被引入的物种,需要严密监测,一旦有扩展或再次入侵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为了能够及时控制入侵物种的大爆发,需要建立良好的快速反应体系,制定针对入侵的快速反应计划。&nbsp; &nbsp;&nbsp;&nbsp;五是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牵涉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国际贸易、海关检疫等,而控制技术措施也涉及国际合作与研究。有些物种(如紫茎泽兰)是从东南亚国家通过交通运输渠道甚至是自然扩散进入我国的,而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入侵物种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东南亚国家泛滥,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寻欢Lv.3 发表于 2008-1-24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p>在中国的沃土上,任何生物都能生长;</p><p>所以中国,不愧为“地大物博”!!!</p><p>人口众多。</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去春来Lv.17 发表于 2008-1-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江北区 /信息港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hlboy</i>在2008-1-24 4:00:47的发言:</b><br/>古老的话题,新兴的科学,无奈的现状....</div><p>言简意赅的回复。</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擒擒青Lv.2 发表于 2008-1-29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佛山禅城区
野采見到外來物種的魚類,基本都扔到地旱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violetLv.2 发表于 2008-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成都
值得警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