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钓鲫鱼的几种方法<br/>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br/>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br/>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br/>浮钓?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br/>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br/>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br/>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br/>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br/>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垂钓<br/>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br/>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br/>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br/>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br/>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br/>的侧缘拉。一般情况下,重150~200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br/>遛,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br/>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br/>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br/>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br/>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br/>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br/>成上鱼的小高潮。<br/> 2.钓拱。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漂,特别是沿<br/>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br/>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所<br/>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40厘米的<br/>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br/>动出击。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br/>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漂,或凸<br/>起一个浮漂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br/>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br/>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br/>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br/>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br/>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br/>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br/>"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br/>浮漂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br/>区别。<br/> 3."春钓浅滩"。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br/>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br/>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br/>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br/>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br/>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br/>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br/>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0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br/>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br/>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搭<br/>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br/>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br/>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br/>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br/>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br/>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br/>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br/>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br/>不断上升而增加。<br/> (四)钓鲫鱼的饵料<br/> 在前面室内钓鲫鱼的实验中,已列举了13种配方,经过<br/>对比实验,筛选出下列较为适用的钓鲫鱼用饵:<br/> 1.粉末状饵。炒黄豆磨碎过筛后的细粉、当年白皮蚕豆<br/>(陈旧的效果差)扒皮后磨碎成粉末状或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富<br/>强粉各适量,分别装瓶备用。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该塘水<br/>湿一下,然后放在其中滚蘸一下,再湿一下,再滚蘸一次,如<br/>此反复4~5次即可施钓。将上述三种粉饵,以上鱼多少、快<br/>慢为标准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br/>2.调和成的基础饵。人胎盘焙黄研成粉末、羊骨粉各半,<br/>加适量面粉,用羊油调和到软硬适度。另一种是将生豆面或<br/>豆腐粉,用蜂蜜调和到软硬适度。此饵的透钩性极差,装钩<br/>时一定要裸露钩尖,否则就会跑鱼。再一种是将基础饵(其<br/>制法参阅饵谱之七)掺点鱼粉或虾米的碎末。上述三种饵料,<br/>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br/>3.荤饵或活饵。红色火柴杆粗的小蚯蚓,装钩后蘸一点<br/>香精水或花露水,或头一天用动物鲜血拌喂的各色蚯蚓、红<br/>虫、小河虾。按上述荤活饵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br/>般。<br/>4.钓饵与季节、水文、鲫鱼品种之间的关系。早春和深<br/>秋,荤饵比素饵好;而此季节以外的钓鱼期则相反。水肥的<br/>池塘,素饵较荤饵优越;而瘦水塘则相反。灰白色的鲫鱼喜<br/>爱素饵,而黑灰色的鲫鱼爱吃荤饵。当然爱吃荤者不拒素,爱<br/>吃素者不拒荤,只是在对比实验时略有差异而已。上述荤素<br/>相兼饵--人胎盘等制的钓饵,优于其他各种钓饵,上鱼快,<br/>透钩性好,跑鱼较少,堪称优中之优。细小红蚯蚓蘸香精稍<br/>次之。这两种饵,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适用,不仅鲫鱼爱<br/>咬,鲤鱼、<a href="http://www.sogou.com/sogoupedia?query=%F6%FD"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鳊</a>鱼、草鱼等也爱咬钩。无论何种饵料,初临钓<br/>场时,必须是一荤一素双钩装饵,借以观察哪种饵上钩快、多,<br/>然后选择效率高的饵料装钩,以扩大钓获量。每到一个新的<br/>钓场,应多备几种饵料,尤其是参加比赛,更需要做到有备<br/>无患,随机应变。<br/>(五)关于脑线的长度<br/>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脑线长度,49.5厘米以下各种长度的<br/>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从养鱼缸实验中可以清晰<br/>地看到,2厘米脑线的朝天钩,在鱼吞饵时,由于主线碰在鱼<br/>鼻子上,或铅坠的阻力,费了很大劲吞到饵的鱼,又警觉地<br/>弃饵而逃。这种朝天钩反应极为灵敏,只要鱼儿触动饵钩,甚<br/>至鱼尚未触到饵,仅鱼鼻子撞击,主线就会抖动,往往使人<br/>误以为有鱼儿上钩,此时提竿十有八九是空钩,偶尔因钩挂<br/>鱼体也有上鱼的。这种高灵敏度的起砣搭配,没有实用价值。<br/>因为没有脑线的朝天钩,最大的缺点是鲫鱼吞钩困难。为克<br/>服此弊,将脑线加长到了3厘米,也常见到钩坠于一体的朝<br/>天钩,鱼吞饵后要游走,也因钩坠的阻力,吐饵而去。将脑<br/>线加长到5厘米并用空心坠能沿主线自由移动,吞钩弃饵的<br/>现象就不见了,送漂反应灵敏。由此可见,活坠比钩坠一体<br/>的朝天钩好得多,脑线最短不要少于5厘米。<br/> 经过多次玻璃缸垂钓实验和多年来的水库、河流、湖泊、<br/>池塘中的垂钓实践证明,确定脑线的长度,必须因地制宜,适<br/>合垂钓水域、地形的实际情况。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垂钓,鱼<br/>有抢饵的特点,脑线宜长不宜短。在静水或深水中施钓,鱼<br/>有安全感,有品尝饵的特点,脑线宜短不宜长。在清澈见底<br/>的浅滩垂钓,鱼也常抢食,脑线要适当长点。而在混浊的水<br/>域垂钓,鱼亦有食习性,脑线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br/>夏、秋二季垂钓,脑线则宜长。在有杂草或其他障碍物的水<br/>域垂钓,脑线宜短,而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br/>长。究竟脑线多长为度,多短为宜?这既有客观标准,也要<br/>看每个人的习惯。如江南人,特别喜爱无脑线或脑线极短的<br/>朝天钩。从实践中发现,短于5厘米的脑线,上鱼的可能性<br/>仅有30%。而长于5厘米、短于10厘米的脑线,上鱼率在40<br/>~45%之间。49.5厘米的长脑线,其上鱼率约为85%。相<br/>对而言,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进行垂钓,还是长脑线、双<br/>钩为好,只要沉漂或领漂现象出现,提竿十拿九稳能上鱼,同<br/>时还能解除短脑线、反应特别灵敏所造成的精神紧张。<br/>(六)钓鲫鱼的注意事项<br/>1.要重视打窝子。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br/>取打窝或饲窝措施。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br/>现打窝效果要好。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br/>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选准钓位后,<br/>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br/>天喂上诱饵,第二天施钓,远比新"洞"现打窝效果好。假<br/>如能找到小动物的腐尸如死猫、烂狗等,捆上1块石头,沉<br/>入窝内,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假如离家较近,可把剩<br/>菜馊饭以及牛粪等倒入窝内,效果也不错。<br/> 打立体窝。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诱饵的<br/>制备:把粉碎的豆饼渣炒香,掺入15羊骨粉,装袋备用。到A<br/>钓位后,再掺入60%的岸边潮湿泥土,拌匀搓细,撒入钓域,<br/>边撒边形成立体窝。用品竿线的手竿,拴3只渔钩,搭配好<br/>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另一<br/>只渔钩悬于上下钩中间。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br/>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开始的半小时可能上鱼很少,越往<br/>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br/>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3鱼。为了节省装饵时<br/>间,可用红蚯蚓装钩后蘸上点香精,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br/>鱼不用换饵。用泥沙混拌的诱饵,在向钓域投撒时,不可避<br/>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br/>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br/>少。<br/>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br/>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br/>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br/>拉的方法,诱鱼上钩。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br/>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br/>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浮萍密的池塘,有<br/>"吧哒"声,或浮萍被拱偏,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br/>鱼的行踪。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br/>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br/>鱼的个体就越大。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br/>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片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br/>号。<br/> 3.要注意应付鲫鱼脱钩后施放的惊液。鲫鱼上钩脱逃时,<br/>能分泌出惊液,提示它的伙伴注意危险。当票他鱼闻到惊液<br/>气味时,就迅速逃窜。若在垂钓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br/>换一下钓位,因为要等惊液气味散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br/>响垂钓效果。抓鱼摘钩的手,也会沾染上这种惊液味,应注<br/>意及时清洗擦净,再去拿饵装钩,否则也影响上钩。<br/>4.要注意风对钓鲫鱼的影响。有风有浪的水域,比宁静<br/>无浪钓位上鱼快,且多。如果再下点濛濛细雨,临近黄昏时<br/>分,鲫鱼咬钩可达近似疯狂的程度,几乎是投下钩就咬。在<br/>吞钩高峰时,往往是1分钟可钓2尾鱼。双钩长脑线,主线<br/>齐竿长,效果更好。究平原因,可能是在风吹浪动的水域中,<br/>溶氧充足,下小雨天气,鱼儿误认为夜间来临,从而加速摄<br/>食进度。这样的时机要抓住,不能放过。似以西南风3~4级<br/>为好,因为风小吹不起浪,风大又看不准漂。<br/>5.注意看漂,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小送漂,即渔漂向<br/>上升2~3小格,这和阻漂一样,多是大鲫鱼所为,提竿要稳。<br/>大送漂,甚至可把直漂送呈卧式漂,这往往是咬死钩的特点,<br/>大小鲫鱼都可能出现。在送漂之后,拽着漂就逃窜,又出现<br/>领漂,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跑鱼,就是提竿迟了也无关紧要。闷<br/>漂,渔漂下沉之后不再复出,多是鲤鱼所为。鲇鱼上钩后,也<br/>出现闷漂。用33~49.5厘米长脑线时,无论是何种鱼上钩,<br/>从来未见过送漂的现象,一律下沉不再复出。故鲫、鲤、鲇、<br/>草鱼等上钩很难区分。逗漂,即渔漂上下抖动,其频率较快,<br/>这多是小杂鱼所为,特别是蚯蚓饵,这种现象极为常见,烦<br/>得钓翁们无法时,只好改用素饵,或荤素相兼饵。无论是出<br/>现小送漂、阻漂、大送漂,还是出现闷平时,都要不失时机<br/>地提竿,在鱼吞饵尚未吐出之瞬间,将渔钩通过提竿动作深<br/>刺挂牢。这实际上是钓鱼全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环,特别是<br/>在卖票钓鱼的养鱼塘,经过多次脱钩的鱼尤其较难掌握。在<br/>鱼被钓猾的情况下,咬钩谨慎而轻微,常常只能拉出一点鱼<br/>嘴的细皮。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实<br/>际操作品来却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动<br/>作较缓慢,很难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为什么?这还得从手<br/>的提竿动作谈起:当人视网膜接受渔漂的信息后,由视神经<br/>传递到视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判断,发出指令,<br/>使运动神经通过脊髓传到前臂和手,从而产生提竿动作。而<br/>人的眼睛紧盯渔平时间久了,会很疲劳,甚至有时会出现复<br/>视,犹如电视屏幕上的"重影"。这时渔漂就很难盯了,老年<br/>人尤譬如此。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出现了电脑渔竿,电<br/>脑全自动钓鱼器,神钓牌钓鱼器,折叠式自动化钓竿,KT-<br/>A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WL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等多种新<br/>型钓具。这些钓具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在垂钓自动化方面<br/>毕竟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