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白鳍豚已灭绝,我们不必讳言

[复制链接]
5167 10
辉辉鱼Lv.8 发表于 2007-8-1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九龙坡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p style="TEXT-INDENT: 2em;">8日,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而中国科学院专家表示,白鳍豚只是“功能性灭绝”。(8月9日《东方早报》) </p><p style="TEXT-INDENT: 2em;">外国人说白鳍豚已灭绝了,我们对这个提法显然难以接受,故专家慌忙解释道,白鳍豚属于“功能性灭绝”,即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还搬出国际<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自然</nobr>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可正如伦敦的特维博士所言,“就算是还有一、两头白鳍豚得以幸存,我们认为它们生存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早在去年六国考察时,外国专家就曾惊叹道:“长江水太可怕了!”“这里没有多少浮游生物,完全不适合豚类生活。”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即使依据“功能性灭绝”的定义:白鳍豚物个体数量也决定了这个种群已彻底丧失了繁衍能力。也就是说这个比大熊猫更珍贵,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被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的精灵;这个在渔民眼中,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的女神,即将或者已经从我们这个星球消失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功能性灭绝也是灭绝,扪心自问,换个说法难道我们就真能骗得了自己吗?白鳍豚之死,原因很多,如捕鱼器具对白鳍豚的误伤,河流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水上运输繁忙等。但每一项都烙有人类活动的印记,可见杀害白鳍豚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害怕说白鳍豚灭绝,是因为我们杀了她!讳言白鳍豚的死亡,则只能让外国人窥见我们的内虚。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保护白鳍豚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真<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希望</nobr>我们早几年领悟到这话真谛。作为哺乳动物,白鱀豚和人类有很多相似性。长江容不下它,同样很难支撑人类生存。因为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动物的、更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现在的长江已不适应白鳍豚的生存,白鱀豚境况,已成为一种长江水质恶化的预言。如不及时<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治理</nobr>改善,多年后,长江同样也不再适应人类生存。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美国的一位印第安酋长在他所著的《珍爱地球》中说:“江河是我们的兄弟,奉献给我们以甘泉。江河承载我们的船只,抚育我们的儿女。我们必须像善待我们的亲兄弟一样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想像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也将因巨大的心灵孤独而消亡。今天在动物身上发生的一切,很快将在人类自身再现,世上万物皆相连”。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位智者真是位预言家,他看到了人类的未来。水是生命之源,“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话也同样适用于人和白鳍豚,甚至可以看作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的关系。今天江水容不下一只白鳍豚,难保明天此厄运不降临人身。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白鱀豚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种”,我们再次领教了自然界物种灭绝的残酷。万物平等而生命如一,在这生命永久消逝的时空节点,我们若还忌讳提“死”和“灭绝”,不敢正视承认错误,若还缺乏向自然的愧疚、反省、勇气和智慧,那么我们真得问问自己:正如那著名的墓志铭所言——当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的人类,就能幸免于难吗? </p>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0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8-1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大渡口区
真想骂句脏话,大家现在都重视经济,谁关心倒贴钱的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7-8-1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p>即使是有那么一到几头的幸存者,但是对于一个物种来说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zzjcjLv.3 发表于 2007-8-1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卢湾区
<p>本来可以避免的,以前不是还人工养殖了一头吗,可惜政府不重视,让这么珍贵的物种消失了,政府难辞其咎。</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阔天空Lv.2 发表于 2007-8-1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西南昌
<p>再一次见证了一个已有2000多万年历史的物种从此在地球上消失</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7-8-1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九龙坡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辉辉鱼</i>在2007-8-11 21:47:58的发言:</b><br/><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0938f7">……</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nbs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0066">只是,还要发生多少起类似白鳍豚灭绝的悲剧,才能使我们每个人都真正懂得悲悯?</font><br/>&nbsp;</p></div><p><font color="#ff0066">看到这些,不禁一阵心酸,人类难道要等到自己把自己都灭绝了,才会清醒吗???????????????</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8-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水污染问题,重庆尤其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apapaLv.2 发表于 2007-8-1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江北区
<p>琪琪去世的时候,伤伤心心哭了场。当时就认为此物种已难逃灭绝。时间问题而已。</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Lv.11 发表于 2007-8-12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8 发表于 2007-8-1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九龙坡区

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我们该反思什么

<p style="TEXT-INDENT: 2em;">8月8日,英国一家学术期刊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告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鱀豚“已经灭绝”。对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表示,说白鱀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 </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生物学上说,“功能性灭绝”是指,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处于灭绝边缘。而根据国际<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自然</nobr>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灭绝”抑或“功能性灭绝”,学术定性之异,在时间的尺度中,终有定论,终有共识。数十年后,若终于宣告白鱀豚“灭绝”,人们或仍心存善望:白鱀豚仍在长江某个水域空间,生存和繁衍,在人类察觉之外,却在自然生息之中。只是,白鱀豚的命运早在自身名称之变中隐隐喻示——《尔雅》:“鱀,是鱁。”白鳍豚、白暨豚,都属白鱀豚为数众多的别名。名称流变,少见叩问、坚持和正名,“鱀”,几乎必然成为字典中的一个死语言,词与物将永远的失去关联和对应。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白鱀豚绝于人类的活动,包括航运的<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发展</nobr>、渔业的延伸和污染的排放,这是科考界的共识,毋庸置疑。但,对一个物种灭绝的沉重反思,并不必然地就此排斥人类活动。云梦泽、原始森林,乃至新近的华南虎,人类的活动史就是一部自然改变史,这其中,节制与过度的边界,谁可以精确地划分?暂且悬置边界的探讨。我们还可以说,一个生命、一群生命从生到死,从有到无,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必然。只是,比大熊猫还古老的白鱀豚,以千万年计的生存史下溯至如今灭绝的边缘,是一个物种的寿终正寝还是中途夭折,则需要答案。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曾几何时,人类渐渐缺乏对种种先验或超验<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力量</nobr>的敬畏,以为凭借理性和技术可以操纵和驾驭一切异己的存在,从而陶醉于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巨大成功。在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之下,生机勃勃同时也死伤无数,几乎是一种双重的必然。如今,白鱀豚已奄奄一息,接下来轮到谁?“长江如果不能支撑豚类的生存,很有可能有一天它也不能支撑人类的生存。”专家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并非由于人类不珍视自然、关心动物,根本在于人类不珍视和关心自己——这或许才是白鱀豚之殇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反思。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人类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所有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改善环境、不过度开发;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诸多理念和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福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这些看得见的灾难已足以触目惊心,而白鱀豚物种的悲观前景,乃至全球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的现实,其后果将迟早显现,所有这些,与其说是自然对人的惩罚,不如说是人类一步一步把自身推入险境。更进一步说,工具理性的发展若偏离了以人为目的的轨道,人与自然被裹挟和倾轧,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因此,如果本次关于白鱀豚的悲剧性消息,能够让人们重识理性发明与人类活动的人本目的,重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就此凝聚共识、展开行动,那么,白鱀豚的故事就不是一个悲伤的终点,而可能成为一个充满希望、无限可能的<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009900; BORDER-BOTTOM: #009900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起点</nobr>。 </p>
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辉辉鱼

大猪儿+小猪儿+小小猪儿=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