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两江上的论坛情侣一切如意!

[复制链接]
LiTeresaLv.3 发表于 2004-8-23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梧州
以下是引用等待在2004-8-23 0:11:02的发言:
只求天长地久,不求曾经拥有!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ㄣゞ毒药ャLv.2 发表于 2004-8-21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以下是引用饿乌龟在2004-8-21 0:34:18的发言:
两江的一对对多哦,我都想搞个“红娘版”了。嘿嘿。

有谁统计过没得,现在论坛上的对对碰有好多哟?
老大我支持你的想法哈。。搞嘛~~~嘿!~[em03][em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楼主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4-8-2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七夕:两情若是长久时   夏秋之交,仰望星空,连刚刚懂事的娃娃也会由世代相传的故事而指认出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而此时的文人墨客每每会想起一篇篇描写“七夕”的古典诗词,其中就有宋代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咏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的词。   牛郎星,亦称牵牛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一颗星,为橙黄色,居银河之东,与其他两颗小星构成一付担子,使人想象是牛郎挑着两个孩子。与牛郎星隔河相望的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颗星,闪着青辉,与其他四颗小星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像一个织布梭子,因而谓之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布局为民间传说和加工想象提供了依据。传说牛郎织女,违背“天条”,相爱成家,却横遭王母娘娘的阻拦与破坏,被永远地拆散在天河(银汉)两岸,几经斗争,才允许他们每年阴历七月七日之夜渡河相会一次。天底下的喜鹊们感于义愤,这一天都要飞到天河,为这一对相亲相爱难相见的情人联身搭桥。欧阳修的诗句“鹊迎桥路接天津”,词牌《鹊桥仙》,正好点明了此意。   词的上半阕有两个韵脚句组成。前句写“渡”,后句写“逢”。词人仰望星空,不禁浸沉在《古诗》的意境中:“迢迢牵牛星,姣姣河汉女……河汉青且浅,相去复几许?”是的,他们虽一水相隔,却咫尺万里,故觉“迢迢”;他们行动受限,不敢声张,故而“暗”渡。这既是一难得的非同寻常的相渡相会,词人也就以非同寻常的笔墨描绘了他们相渡相逢的动人场面:银河两岸的白云变幻着万端姿态,以示相贺;一颗颗流星穿梭来往,为他们传情带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今夜,他们终于在鹊桥上相逢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按时令讲,正是金(秋)风乍起、玉(白)露降临之际。“金风玉露”一词出自唐李商隐的《辛末七夕》一诗,词人借此一方面渲染了他们相会时的迷人风光,一则以“金”、“玉”二字显示他们爱情的珍贵与高尚——这一年一次的难得相逢,其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程度和意义,要超过人间无数次的相会相逢。在这里,词人不仅对他们这种超凡脱俗的爱情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对人间那此庸俗的离情别绪流露出揶揄。   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果说词的上半阕重在写“相见难”,下半阕则重在“别时难”,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抒发作进一步开掘。也有两个韵脚句构成,前句重在一个“忍”字,后一句落脚一个“久”字。词人就境取喻,说不尽的知心话,表不尽的深情,就像流不尽的天河水;而短暂的相会,恍如梦中,令其梦醒的就是这座让他们从哪儿来还要回哪儿去的鹊桥!想到“归”字,就会触目惊心,肝胆撕裂。不堪“忍”看,却毕竟还要“忍”着回看,一个“忍”字,不仅显示了这对男女的坚强性格和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而且也表达了对把他们分开的恶势力的怨恨。现实是残酷的,现状又是无法改变的,怎么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人一反同类诗词中凄凄惨惨、无可奈何的老调,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超脱而肯定的信念:假如两人的爱情是真诚长久的,何必一定要朝夕相守、耳鬓厮磨呢?这种信念,不能说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解脱,应当说更是对世俗爱情的挑战。以此收尾,使这首词增添了不朽的光辉。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远流长。从资料看,源于周代,甚至更早一些,六朝时便形成了完整的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并派出生与之相关的一些传说与民间活动。诸如,传说每年阴历七月七日夜,在葡萄架下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又说秋天晴空里飘浮的游丝,是喜鹊上天为牛郎织女搭桥时献身所化;有些地方在七夕把全村的雄鸡都杀掉,以防它们报晓,好让牛郎织女朝夕相守,不再别离,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因织女心灵手巧,所以古代的妇女每逢七月七日便举行隆重而热烈的“拜双星”和“乞巧”活动。她们,特别是未婚少女,呼朋唤女,结伙集群,通过“穿针引线”、“丢针观纹”、“蜘蛛结网”等方式,向织女“乞巧”。此时,深宅大院,蓬门瓦窗,不时传来妇女们虔诚而天真的笑语。从这个角度讲,七月七日应为中国古代的女儿节。   这些传说与活动,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婚姻观和价值观,表达了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崇拜,也影响了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文艺创作。正像西方文艺家多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一样,中国的文艺家们,也有许多人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获得灵感与题材。从《诗经》到《古诗》,从白居易到郭沫若,尽管各个时代的文人骚客从不同的角度寄托着不同的愿望,但像秦观的《鹊桥仙》把故事的结局落脚于“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即通过主人公爱情道德观的自我完善来实现结局的完善与超脱,这在同类古典诗词中实为少见。这一掷地有声的爱情宣言,正是我们民族在爱情上的一种传统美德。今天,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口流动,社交频繁,观念嬗变,继承和发扬“两情长久”不在“朝暮厮守”这一传统美德,对于培养高尚的情操、促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更显得十分必要和可贵。
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楼主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4-8-2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赋》 汉代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摧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天上夜夜想阿牛 人间阿牛可思念 七夕前夜落凡间 葡萄架下远远观 阿牛深情望月空 满目含情泪盈满 口中默默声声念 明日相见又一年 织女阿妹羞满面 阿牛情深似昨年 轻移莲步当飞天 且待明日相见欢 忽闻阿牛声凄切 似有苦处无人说 何事牵绊我郎心 莫非世事有变革 人间不似昨日貌 情道纷乱人心隔 织女未变阿牛变 明日七夕怎相见 如今心上挂嫦娥 如何对妻织女说 千载万世美名传 天下众生怎说我 如果不把此话说 负了织女负嫦娥 织女年年只为我 阿牛相思今非昨 织女闻罢似雷击 泪落花面凋零意 旧事流水已消逝 时异人非空悲啼 身似柳絮飞天去 离魂倩女心无依 长袖挥散聚桥鹊 此生不再尘埃寄
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omwenLv.2 发表于 2004-8-2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巴南区
呵呵,老大也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Lv.8 发表于 2004-8-21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石桥铺地区
郁闷!无语问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楼主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4-8-2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两江的一对对多哦,我都想搞个“红娘版”了。嘿嘿。

有谁统计过没得,现在论坛上的对对碰有好多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糖开水Lv.2 发表于 2004-8-2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呵呵,老大也快来哈。其实一直都没有过过这个节,还不是平时一样的过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藏氏.骨董商Lv.2 发表于 2004-8-2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江门江海区
以下是引用LiTeresa在2004-8-21 13:07:25的发言:

妹妹去游水咯
[/quote]

不敢去游泳池啊~[em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常青Lv.2 发表于 2004-8-30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泸州
去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