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不知道名的 水生物种

 火.. [复制链接]
huskyLv.6 发表于 2010-7-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
难道这个要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淘子兔Lv.50 发表于 2010-7-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无锡
{:4_131:}{:4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好者Lv.79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0-7-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大连
可能这个季节较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zgjpLv.16 发表于 2010-7-2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双线BGP/首都信息
传说中的淡水丰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10-7-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房山区
{:4_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jueLv.4 发表于 2010-7-29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
好东西,弄点养养玩,繁殖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gsasa楼主Lv.2 发表于 2010-7-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鞍山
枝额虫 百科名片
民间俗称仙女虾,属节肢动物门的鳃足纲Branchiopoda(即甲壳动物亚门的一纲)。与旋额虫是近亲。
     枝额虫双眼呈黑色,突出长在头的两边,浑身呈浅绿色,分叉的尾部又是红色,有10多对足。其游泳的姿势与先前发现的泸西水生物一样,都是腹朝上,背向下。   它们喜欢生活在温度适宜的临时性水塘里,寿命同样很短,只有2至3个月。从发现的个体来看,它们比之前发现的旋额虫要小一些,但都同属“仙女虾”(无甲目)大家族。   雌性枝额虫  枝额虫为无甲目、钗额虫科。体略呈虾形,头胸部覆以整片背甲(头胸甲)或具两片介壳或不具背甲。复眼有柄或无柄,相距很近,或部分愈合。一般在两复眼之间有一个单眼。其所属物种在地球上生存已经超过两亿年,与恐龙同时代。   为无甲目、钗额虫科。体略呈虾形,头胸部覆以整片背甲(头胸甲)或具两片介壳或不具背甲。复眼有柄或无柄,相距很近,或部分愈合。一般在两复眼之间有一个单眼。其所属物种在地球上生存已经超过两亿年,与恐龙同时代。   仙女虾已存在超过两亿年,是小型淡水甲壳类生物的统称。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干涸的湖底,它们可以忍受几年的高温烘烤与冰冻土壤考验,而一旦遇到丰富降雨,虾卵就可以孵化出壳,获得新生。 并且仙女虾的卵能够在沸水中不被破坏,这是唯一能在沸水中生存雄性枝额虫的动物。   比沙粒还小的仙女虾卵有一层坚硬的保护外壳,它也是一层真正的热保护层,可以抵挡沸水的蒸煮而依然具有生命力,一颗微小的卵可以等上一万年直到有水到来环境适合的那一天才孵化,它们堪称生物界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gsasa楼主Lv.2 发表于 2010-7-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鞍山
这两天 下雨 了

雄性枝额虫

雄性枝额虫

雌性枝额虫

雌性枝额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gsasa楼主Lv.2 发表于 2010-7-2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鞍山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m.asp?boardid=252&id=1053155

求证 初步认定为“仙女虾”
  起初,水产站工作人员将影像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该所研究水生动物的舒树森通过照片对比,初步认定为“枝额虫”(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被甲目,钗额虫科,枝额虫属,枝额虫)。这种东西在美国被称为“仙女虾”,只在解放前的昆明有发现记载
  但在科学认证上,“初步认定”不一定准确。为了真正弄明白该生物的属性,舒树森和同事带着更为先进的仪器,于9月17日来到泸西老水塘亲自采样。对水体勘测时,他们发现该水塘水体呈弱碱性,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浮游生物丰富。
  现场,科研人员采集到了多条该水生动物,给围观的村民们现场讲解,“这种‘仙女虾’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在地球上也生活了2亿年,与恐龙是一个时代的,大家不必惊慌!”他们还称,在1949年时,昆明就曾发现过该物种,之后云南全境都没有发现,这次在泸西确实是第一次发现,很新奇!
  有了专家们的声音,村民们相信了,心里的疑虑渐渐打消。
  这次行动,舒树森和同事们采集到了30条以上的“仙女虾”,回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
  舒树森和他的导师杨君兴教授,在显微镜下对该物种进行了鉴别,发现从分类学来看,其在很多细部结构和身体功能上,都与先前“钗额虫科、枝额虫属”的分类特征明显不符。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东西不是“仙女虾”。然而,在国内的文献资料中,一时又找不到对应的分类物种。
  随后,他们把影像等资料传送到了北京。北京的专家发现,这种动物在中国没被文献记录过。随即,专家们又向国外的动物学专家求证。最终,通过世界的文献对比,国外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定这是一种地球上的古老物种,具体来说是属于“旋额虫科”的一种水生动物,分类学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被甲目,旋额虫科,旋额虫属,旋额虫”。因其生命周期较短,在地球上活体不多,印度和泰国曾有该物种的文献记载。而在中国,它是旋额虫科被发现的第一个物种。
  第一次!小小的泸西山村,却发现了中国第一只“旋额虫”,让人吃惊。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随后以“半坡上的来客”为名,对此专门作了报道,引起社会多方关注!
  
揭秘 一辈子只有1至3个月
  泸西县水产站对第二次采集的16条旋额虫,进行了跟踪记录。他们发现,其中几乎有一半属于雌性,腹部都有卵粒。他们每天都分3次记录气温和水温,摸索食性和其生活习性,试图弄清其活动和繁殖规律。
  从10月15日开始,10多天之后,就偶尔有个体死去,大家这才发现属于正常的“老死”,不少个体在采集回来时,就已经处于“中老年”。而卵粒经过7至10天的母体孵化,大家在10月6日早上8点多,惊喜地发现了10多条长约1厘米、全身透明的小幼仔。它们头部的双眼很突出,但是还分不出雌雄,尾巴的分叉也不明显。遗憾的是,这些小家伙没能长大,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全部死去。
  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科研人员带回饲养的几十只活体,同样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死去。如今,就连老水塘,也见不到它美妙的身影。
  舒树森介绍,经过试验,发现该科物种的生命周期很短,无论在野生还是人工饲养条件下,都只有1至3个月寿命。专家们推断,该物种可能以前就存活过,但因生命太短,而没有被人们发现。此外,种群数量少也是难发现的原因。
  
释疑 怎么会出现在半山坡?
  根据测量,旋额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专家们称,泸西坝子属于喀斯特地貌,在过去百万年前,包括石林一带都属于海底。后来,地面缺水而地下水丰富,因此出现了很多靠地下水供给的不干涸的小湖泊和水塘。这给古老的水生动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杨君兴教授介绍,该物种的卵具有休眠特性,为了适应生存,它可以休眠几十年甚至更久,之后遇到合适的水体条件再孵化。今年可能因为各种条件较为适合,因此休眠卵孵化产生了个体,并巧合被人们发现。
  如今,当地政府和村民,都开始对这片水域进行保护。随着冬天的到来,这种泳姿优美的可爱生物已经全部死去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仍有休眠卵存在这片水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扎小利Lv.2 发表于 2010-10-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湖南长沙
饲料虫丰年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