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 马波 通讯员 熊燕):一份针对昆明滇池流域特有物种濒危程度的调查评估显示,包括滇池金线鲃、螺蛳等在内的9种土著鱼类和4种软体动物被列为极危物种,亟待相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日前,这份名为“滇池淡水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的调查评估,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完成。
<p><font face="Arial" color="#000000"> 据调查评估显示,鱼类中,长身鱊、小鲤、中臀拟鲿、昆明鲇、滇池金线鲃、云南鲴、异色云南鳅、昆明裂腹鱼和滇池球鳔鳅被评估为极危物种;金氏鱼央、银白鱼和多鳞白鱼为濒危物种;而昆明高原鳅数据缺乏。软体动物中,螺蛳、光肋螺蛳、牟氏螺蛳和飘棱拟珠蚌被评估为极危物种,滇池圆田螺被评估为濒危物种。</font></p>
<p><font face="Arial" color="#000000"> 近年来,围湖造田、城市污水排放、森林砍伐和外来物种引入等,都严重威胁着滇池土著特有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在世行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滇池淡水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对滇池流域的土著特有鱼类进行考察、监测和保护。项目组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评价标准,完成了滇池流域13种土著特有鱼类和5种软体动物的濒危程度进行了评估。</fon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