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周年祭

[复制链接]
zivLv.6 发表于 2009-5-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xxxg00w0</i>在2009-5-12 12:59:06的发言:</b><br/>
<p>哀悼。。</p>
<p>&nbsp;</p></div>
<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楼主Lv.9 发表于 2009-5-1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p><font color="#ff0000">这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够拥有像他这样的责任心</font></p>
<p><font color="#ff0000">校长 <font face="Verdana">叶志平</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nbsp;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矮,胖胖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font></p>
<p><font face="Verdana">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font></p>
<p><font face="Verdana">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font></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5/200951213171035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诗也简单 心也简单


Q号 291211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wlin2005Lv.6 发表于 2009-5-1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成都
我是四川的,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向遇难者默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楼主Lv.9 发表于 2009-5-12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awlin2005</i>在2009-5-12 13:01:26的发言:</b><br/>我是四川的,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向遇难者默哀! </div>
<p>恩,四川加油,中国加油<img style="WIDTH: 124px; HEIGHT: 114px" height="50" src="http://www.cqh2o.com/images/emot/em60.gif" width="124"/></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09-5-1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房山区
人定胜天!一起努力打造美好明天!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spLv.2 发表于 2009-5-1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教育网/重庆大学B区办公楼(保留)
<p><font face="Verdana">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纪念灾难?<br/>汶川地震一周年日子到了。明星慰问、企业联谊、媒体采访、志愿者回访纷至沓来,四川汶川、青川、绵阳等受灾最为严重的县城再次热闹起来,灾区人民的生活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br/>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一刻,山崩地裂,暗无天日,死神挟持着巨大的能量摧毁了学校、工厂等建筑,几十万人被泥石倾轧掩埋,完整的家庭从此支离破碎。也是从这刻开始,国人跳动的脉搏与灾区人民紧紧相连。国家在行动,民间团体在行动,救援队伍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抢夺生命,他们创造了无数个生命的奇迹。<br/>这场巨大的灾难打乱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在地震发生短短几日之内,无数家庭出钱出力出血,竭尽所能帮助受难群众。数以万吨的生活急需物品从各地源源不断运往灾区,180多万志愿者参与救灾活动,20多万志愿者直接参与救灾活动。国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景象让世界叹服,他们用大写的人字给血浓于水的中华情抒写下有力的一笔。<br/>一场国际大援助同时展开,大爱拉近了国人与世界的距离。信息透明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开放的姿态。这一次,普世价值解开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束缚。国旗首次为普通公民遇难缓缓下降,以国家的名义,以最高的礼仪,为公民遇难进行哀悼,一个古老的民族开始尊重个体的生命,这是对死者最大的善,她让所有活着的人都感受到了活着的尊严。<br/>36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灾区人民正在摆脱地震的影重新站了起来。他们重组家庭,顽强的生命突破夹缝坚冰也要生存,他们酝酿新的生命。他们在这块废墟上面建起博物馆;他们建设抗震级别更高的校舍,并将道德良知一并铸入钢精混凝土中;在这大小几百次的强烈余震当中,我们和他们一起祈祷,灾难不要重演。<br/>遗忘是一种天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受灾的国人来说,他们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生活。对于受灾的民众来说,一年的时间远远不能修复他们重创的心灵。我们关注他们,并不想扰乱他们宁静生活,重新撕破他们伤口,这些就不该是纪念的原意。自私点来说,我们关注他们命运,哀悼那些遇难者,也是在关注我们命运,我们拒绝可以避免的灾难在每一个人身上重演。我们反思这场灾难,我们的态度和力度决定我们未来是否有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br/>汶川地震成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转折点。2008年奥运之后,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三聚氰胺撕破了企业家道德面具,几十万儿童深受其害,几十名婴儿付出了生命代价。这次人为的灾难伤害程度不亚于一次心理地震。过去的一年,死于交通事故为73484人,安全生产事故为17688,水灾为686人……如果我们理清天灾人祸造成的伤亡人数,就知道单纯依靠道德良知的说教,这些数据还会继续攀升。<br/>我们关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因为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在每个无辜者身上,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展开有效救援。前提条件是我们得督促那些监管者,提防他们监管漏洞,扼杀人祸演变出来的灾难处于萌芽状态。因为制度缺陷造成的灾难比起自然灾害,更让人揪心。<br/>我们关心校舍的抗震级别,不单单是我们孩子也在学校里面就读,同时我们也是在提防那些黑心的房地产商偷工减料,我们居住的房子表面富丽堂皇,实际上它经受不住考验。我们这样做只是希望少点利益勾结,我们居住能够安心。<br/>我们关注那些受灾处分的官员,其实并不希望他们明调暗升或者继续享受领导级别待遇。这些没有起码道德自律的官员应该永不录用,而不是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度任用。他们的去向应该永远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而不是采取瞒天过海之计欺骗普通百姓感情。<br/>归根结底,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纪念灾难,关键在于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关切重视生者的权利,这样方能告慰逝者的灵魂,否则,灾难只会成为某些人表演的道具,他们一旦掘取利益之后,随时会把普通公民的生命权利放弃。<br/>地震震出大启示。这个代价是69226遇难者,17923人失踪者,374643受伤者,这其中包括5335个遇难学生等用生命与血换来的。从这个道义来说,他们实际上为我们做出了牺牲,如今我们把纪念变成狂欢,把商业进驻看成分享利润蛋糕,把官员调任看成他们仕途踏脚石。这些夹持着举止轻浮的纪念活动,只会带来更多无谓的牺牲。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楼主Lv.9 发表于 2009-5-1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p><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Verdana"><font color="#333333">叶志平,今年55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br/>&nbsp;&nbsp;&nbsp; 在“5.12“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全校2323学生,98名老师,1分36秒内安全疏散,毫发未损,没有一个伤亡。奇迹! <br/>&nbsp;&nbsp;&nbsp; 奇迹来自哪里? <br/>&nbsp;&nbsp;&nbsp; 来自责任 <br/>&nbsp;&nbsp;&nbsp; 来自爱心 <br/>&nbsp;&nbsp;&nbsp; 桑枣中学实验楼是80年代修建的,是当时有名的“豆腐楼”。 实验楼是1983年下半年动工,4层高,花了17万元,1700平方米,断断续续修了三年。原因是,当时学校没钱,只能盖得起这种造价每平方米仅100元的楼房,其建筑质量可想而知。 <br/>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没有人敢验收,学校没人敢搬进去。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墙面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br/>  当时,叶志平是一名普通党员、普通老师,他带头搬。后来,他当了学校领导,决心把这个“豆腐楼”修好。 <br/>  1997年,他把与这栋实验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他为孩子安装了第一道安全锁。 <br/>  1998年,他发现实验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他为孩子安装了第二道安全锁。 <br/>  1999年,他又花钱,将实验楼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的直径,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他为学生安装了第三道安全锁,这也是最牢靠的一道锁。 <br/>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br/>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3万,5万,8万,化缘而来。 <br/>  对新建的教学楼,叶志平的要求更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 <br/>  他的严质量体现了他的高瞻远瞩,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br/>  他知道,学校是孩子们集中的地方,教学楼不建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没法向未来交待。 <br/>  安县是个多震区,大小地震经常有。为了增强师生的防震意识,从2005年起,叶志平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br/>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乱不错。 <br/>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400多名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br/>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这就是学校的校训。</font></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Verdana"><br/>&nbsp;</p></font></font><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5/200951213231311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诗也简单 心也简单


Q号 291211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楼主Lv.9 发表于 2009-5-1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font color="#333333">
<p><font face="Verdana">向最牛的校长致敬,他和那些舍身为人的英雄一样值得我们敬重-------</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 </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最牛校长叶志平:一个被媒体捧为挽救中国教育界声誉的奇人,因为在地震中其所在学校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地震中安然无恙,全校2300名师生无一伤亡,但专家根据其过去所为(媒体报道)认为该“最牛校长”涉嫌“犯罪”:<br/>&nbsp; (1)涉嫌擅自修改建筑设计施工标准:1999年,他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新建的楼,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导致本次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br/>&nbsp; (2)涉嫌乱拆乱建:1997年,他把与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br/>&nbsp; (3)涉嫌乱“集资”“乱使用”: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一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br/>&nbsp; (4)涉嫌人为制造紧张气氛,破坏社会稳定: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font></p>
<p><font face="Verdana"><br/>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br/>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br/>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br/>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br/>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br/>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br/>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br/>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br/>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br/>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br/>(5)涉嫌“没事乱哭”:地震发生后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br/>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br/>  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br/>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br/>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br/></font></p></font>

汶川地震周年祭

汶川地震周年祭

汶川地震周年祭

汶川地震周年祭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诗也简单 心也简单


Q号 291211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ivLv.6 发表于 2009-5-1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鼓掌之间</i>在2009-5-12 13:04:19的发言:</b><br/>
<p>恩,四川加油,中国加油<img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cqh2o.com/images/emot/em60.gif" width="124"/></p></div>
<p>你高考也要加油啊……</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9-5-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值得思考啊!逝者以远,而我们该如何对待以后的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