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长江鼓与呼?!!

[复制链接]
我寻欢Lv.3 发表于 2007-4-2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信息港
<p>97年,在成都,见到当地人民的‘母亲河’,‘腐烂河’正开始大规模整治,现在估计整好了吧?</p><p>当时,自来水不过滤,喝起有股下水道味道。(八里庄)洗澡的水蒸汽特别明显。</p><p>后来在03年,重庆市政还派专人去学习了‘先进经验’</p><p>不慌说长江,说说市区附近的几条河吧;</p><p>桃花溪,丢了几个亿,现在还是臭水沟;</p><p>花溪河,小泉以下就开始污染,越接近入江口越严重;</p><p>西永河,在十年前就在相当长的流域长满了水葫芦,个别地段厚达数米!</p><p>小南海河沟,。。。。。。。。</p><p>。。。。。。。。。。。。</p><p>再说我见到的排污;</p><p>黄角平电厂,冷却水直排入江,有时还有油!长江里排污口以下几公里河面、岸边,面目全非。。。。这还是小的!</p><p>黄沙溪某化工厂,直排污水,污水上午是黄色,象茶水,下午是白色,如牛奶;把铁路的涵洞都腐蚀了,换上钢管,半年就又换,遇到检查,直接开自来水往排污管里,在末端接了化验,结果是‘合格’(是否有行贿?不得而知)。。</p><p>。。。。。。。。。。。</p><p>沿江看看吧!触目惊心。</p><p>光是江边可见的就有十几处,就不说不可见的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6 8:34:16编辑过]
预计未来几年内,高品质金鱼将替代大部分热带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寻欢Lv.3 发表于 2007-4-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信息港
<p>建议好久咱两江人自己组织下,</p><p>来个徒步观察,用时一月,</p><p>从朝天门————小南海50公里的沿江情况,</p><p>带上我们的相机,用事实来说话。</p><p>救救我们的这段长江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mcccLv.2 发表于 2007-4-2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海淀区 方正大厦(方正集团)
我会给中国地理写邮件,发泄我的不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4-26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300亿吨污水入长江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保护的脚步赶不上污染的速度。“长江的水质虽然比黄河、淮河和海河要好,但也已严重恶化。”曾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担任多年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的翁立达告诉记者。长江干支流河长3万8千多公里,目前被污染的河床已近28%。 </p><p style="TEXT-INDENT: 2em;">沿长江分布的21个城市江段总长790公里,翁立达参加工作将近30年,眼睁睁看着污染带越漂越长:从最初的460公里扩散到上世纪90年代的565公里,最近已达650公里。 </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长江流域谈治污很难。”这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摇着头无可奈何地说,很多人认为长江流量大,具有很强的稀释污染的能力。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发起了“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2004年10月,在江苏某市,他看到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造船厂、拆船厂等重污染企业,“沿几十公里长的江岸一字排开”。这些都是该市招商引资的“政绩”。 </p><p style="TEXT-INDENT: 2em;">他和该市一位地方官员的对话被媒体广为传播。章琦问:“排污究竟怎么排?”对方满不在乎地回答:“直排啊。”章琦倒吸一口凉气:‘那么多污水直排长江怎么得了?’”官员说:“没事,长江的水大,一冲就进东海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nobr><a class="iAs"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统计</a></nobr>,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6.5%,排污总量也超过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污水处理率不足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江,2005年这个数字接近300亿吨。 </p><p style="TEXT-INDENT: 2em;">“保护长江万里行”专家组组长刘光钊是一位治污专家,他考察过长江沿岸大约30家污水处理厂,认为没有几家能达标排放,“说难听点,纯粹是个摆设,为了应付检查而已”。 </p><p style="TEXT-INDENT: 2em;">他说,长江沿岸的城市都在学上海——把好水取走,把污水排进长江。对此他很愤怒,“这等于是在长江边设置一颗颗的定时炸弹,等有一天,长江承受不了了,怎么办?” </p><p style="TEXT-INDENT: 2em;">长江干流分布着近500个取水口,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守在江边没水喝”。 </p><p style="TEXT-INDENT: 2em;">污染对长江水生动物的影响一直在发生,导致它们中毒、遭受病害、畸形或死亡。最近在中华鲟产卵群体的组织内,特别是<nobr><a class="iAs"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脂肪</a></nobr>组织中,科学家们发现其内分泌干扰物含量较高,且随着年龄递增而增加,“这显示长江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些严重的污染事故则直接断送了许多鱼类的生命。2004年2月下旬,位于沱江上游的四川化工集团违法排放高浓度氨氮废水,致使沱江中下游河段氨氮严重超标,河面出现大量死鱼,水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几个月后,又一场污染事故导致大渡河大范围鱼类死亡绝迹,并毒死了体重达30公斤的罕见胭脂鱼。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长江生态系统崩溃?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有人问王丁:“长江在过去10年里最大的变化有哪些?”这位鲸类学家回答说,包括船舶增多,挖砂泛滥和打鱼方式的改变。<nobr><a class="iAs" id="key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人类</a></nobr>的这些行为,被《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列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几大威胁。 </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此次长江论坛的高峰论坛上,交通部长江航运<nobr><a class="iAs"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管理</a></nobr>局局长金义华做了主题为《合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实现长江航运新一轮发展》的发言。一位环保人士很认真地听着。会后,他对记者直摇头:“这位局长的整个发言中没有提到一句航运对长江的污染,好像(长江的生态破坏)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看这种意识,多么落后,还在GDP上。” </p><p style="TEXT-INDENT: 2em;">航行船舶产生的水下噪声会明显干扰依靠声呐定位和摄食的长江豚类,不仅如此,它们还面临更直接的危险。王丁出示了一张白鳍豚的照片,它的整个头部被船只的螺旋桨切掉。媒体过去多次报道过长江豚类和中华鲟死亡事故,被证实大多遭螺旋桨打伤致死。最惨的是一次清理航道,爆炸夺去了4头白鳍豚的生命,其中有两头怀孕在身。 </p><p style="TEXT-INDENT: 2em;">“黄金水道”中的船只多到何种程度?去年考察白鳍豚期间,白天从宜昌到上海的单程,考察人员就记录到19830艘交通船和1175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12艘船只。有一次在长江下游,王丁说自己“几乎看不到水面”。从上海到张家港150公里,旁边有一个船队,“我们不断地超,但那一天都没能看到这个船队的头”。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还有挖砂船。在鄱阳湖,王丁感到“触目惊心”:枯水期并不宽阔的湖面,集中了上千艘数千吨位的挖砂船,湖面几乎完全被采砂和运砂船覆盖,曾经碧波荡漾的鄱阳湖水被搅成了一潭混浊的泥浆。来自美国<nobr><a class="iAs" id="key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海洋</a></nobr>与大气管理局的一位著名鲸类专家当场表示,这是她一生中见到的最为严重的人为生态灾难! </p><p style="TEXT-INDENT: 2em;">十几年前,鄱阳湖里的江豚有着这样的<nobr><a class="iAs" id="key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生活</a></nobr>规律:早上从湖里出发,畅游30-50公里后进入长江干流,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们又回到湖中栖息。“现在这种规律早没有了,为什么?采砂是主要原因。”王丁说。 </p><p style="TEXT-INDENT: 2em;">《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认为,采砂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产卵场,影响了它们的生长<nobr><a class="iAs"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0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发育</a></nobr>。 </p><p style="TEXT-INDENT: 2em;">人为的生态灾难还包括对长江鱼类破坏性、灭绝性的捕捞,如使用迷魂阵、拦河网、筑坝、断溪截流以及电、毒、炸等毁灭性的方式。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认为,这是导致长江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迷魂阵对鱼类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死亡之阵”,其网孔通常只有几毫米大小,“连眼睛没睁开的鱼仔都逃脱不了”。世界自然<nobr><a class="iAs"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基金</a></nobr>会的张翼飞告诉记者,今年1月他在西洞庭湖看到的迷魂阵,“一眼望不到头,听老百姓说有一二十公里长”。 </p><p style="TEXT-INDENT: 2em;">长江渔业的捕捞产量正在急剧下降,由1954年的42.7万吨跌至目前的10万吨左右。位列“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在1968-1977年的10年间,年产量最高时曾有160万公斤,现在已基本绝迹。 </p><p style="TEXT-INDENT: 2em;">鱼越来越少,被捕捞的鱼也越来越小。有监测记录显示,40多年前的洞庭湖所捕捞的草鱼、青鱼大多在15千克以上,而近年来,绝大多数只是半岁左右的幼鱼。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少专家担心:这么下去,长江生态系统的崩溃是早晚的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4-26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h6>本文来源:<a href="http://media.163.com/special/007625CB/zgqnb.html"><font color="#0d3f98">中国青年报</font></a>
                <b>作者</b>:李斌</h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4-2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p><font color="#ff0000" size="7"><strong>为长江而呐喊!!!</strong></font></p><p>&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xe1234Lv.4 发表于 2007-4-2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河北石家庄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4-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团结就是力量,执作就是动力,愿望就是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mcccLv.2 发表于 2007-4-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海淀区 方正大厦(方正集团)
<p>没有用的,想想看我们在官员眼力就是一粒灰尘,就算杀几个官员又能怎样?中央就能重视了吗?我等都是中国人,有谁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官员和政府?</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mcccLv.2 发表于 2007-4-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海淀区 方正大厦(方正集团)
我一直在买中国国家地理,可是,在地球级国宝白暨豚面前,他们的封面却选择报喜不报忧的阿尔山火山口湖!他们可是中国地理的精英啊!!居然眼里没有看到灭亡中的白暨豚,大家说说,我们能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