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以为,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p><p>而基因又可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p><p>以金鱼的龙睛为例来说:</p><p>龙睛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鲫鱼的特征就是显性的基因。</p><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1"><tbody><tr><td> 品种</td><td>龙睛金鱼 </td><td> 鲫鱼</td></tr><tr><td> 体型</td><td> 短圆</td><td> 长</td></tr><tr><td> 体色</td><td> 多样</td><td> 单一</td></tr><tr><td> 臀鳍数</td><td> 二</td><td> 一</td></tr><tr><td> 眼</td><td> 突出于眼眶</td><td> 不突出于眼眶</td></tr><tr><td> 尾</td><td> 双尾或连尾</td><td> 单尾</td></tr></tbody></table><p>表中列出的龙睛金鱼的特征均为隐性基因,而鲫鱼的特征则为显性基因。</p><p>用‘1’来代替龙睛金鱼,用‘0’来代替鲫鱼。</p><p>则(0)+(1)=(0、0)、(1、1)、(0、1)(1、0)</p><p>象龙睛金鱼的和象鲫鱼的,各占25%,50%的为单尾或单臀鳍或体型象鲫鱼但又有金鱼特征的鱼。(锦鲫)但事实上结果却是90%以上的为‘锦鲫’。为什么呢?</p><p>原因就是,龙睛金鱼的四个特征都是隐性基因,都应该单独视为一个独立的成分。且龙睛金鱼自己还带有鲫鱼的显性基因。</p><p>所以应该以(123456)来表示龙睛金鱼、用(五)来表示鲫鱼。[‘6’=‘五’]</p><p>则子一代为:(123456)+(五)=(123456)、(12346五)、(12356五)、(12456五)、(13456五)、(23456五)、(12345五)、(五)</p><p>如果想要提纯龙睛的特征,用子代繁殖,则后代的结果中(五)一项变为(123456)其余不变。</p><p>再用孙代繁殖的后代其结果要比子代繁殖的正品(龙睛)出率高一倍。。。。。。</p><p>(书上是说的‘原生代’、‘祖父母代’、‘父母代’、‘商品代’或‘F’、‘F1’、‘F2’、‘F3’)</p><p>所以,如果要想把一个突变的基因固定下来,需要多代的提纯;这就需要很长时间与金钱才能办到了。不是一条快速发财的道路。</p><p>但又不能搞成血缘相同的来‘近亲结婚’。</p><p>由于是‘近亲’,它们的隐性基因里除了我们想要的特征外,还有其他的,我们不想要的特征,也得到了强化。如抵抗力降低,体型变小,智力下降。。。。</p><p>现在的观赏鱼越来越差,就是由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养殖者多代近亲交配的后果。</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9 13:48: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