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蚊鱼的危害

[复制链接]
马头Lv.2 发表于 2006-12-3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蚌埠怀远县
<p>所在地&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鱼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低气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否结冰&nbsp;</p><p>安徽怀远&nbsp;&nbsp;&nbsp;&nbsp;   青鳉 食蚊鱼&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0度左右&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河岸边结几十厘米宽的冰,不会封冻</p><p>食蚊鱼发现在与淮河相连的塘沟中,估计整个怀远地区都会有,但埚河边老鼋塘暂时没发现,这里有人养鱼,大型鱼较多,青鳉不少,明年再捞捞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6-12-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涪陵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马头</i>在2006-12-3 23:23:34的发言:</b><br/>密切观察本地青鳉数量!</div><p>希望马头兄定期检查和监控二者野外种群的数量比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马头Lv.2 发表于 2006-12-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蚌埠怀远县
<p>它们好像生活的水层不一样,青鳉很靠近水面,但食蚊鱼好像喜欢在岸边杂草枯枝中,我的感觉是这样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马头Lv.2 发表于 2006-12-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蚌埠怀远县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因被误认为嗜食孑孓,可防疟疾而被广泛引进到世界各地;1927年从菲律宾引入我国。在香港,有关部门继续野放食蚊鱼作控制疟疾的生物防治工具。事实上已有很多实验证明食蚊鱼并不特别喜欢食孑孓,捕食孑孓的能力也并不比食性相近的当地鱼类强。食蚊鱼适应环境能力强,能生活于咸淡水及不同环境的水体中,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强,卵胎生,耐温差、低氧及污染环境,在华南的低地水体中形成了优势种。由于可生活于咸淡水,食蚊鱼更可沿海岸线扩散到沿海江河中。由于竞争力强,对生态位相似的当地鱼类造成相当压力,更会袭击体形比自己大一倍的鱼类。在华南人类活动区,食蚊鱼已取代了本地的青鳉(Oryzias latipes)和弓背青鳉(O. curvinotus),成为低地水体的优势种,危害到这些青鳉的生存。甚至影响当地蛙类、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生存。
博客:http://57046830.qzone.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马头Lv.2 发表于 2006-1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蚌埠怀远县
网上我看到96年的一篇论文还在鼓吹要在全国放养食蚊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向上Lv.80 发表于 2006-1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就象修建山峡大坝。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6-12-5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江北区
<p>因为温度对罗非的限制很大</p><p>而食蚊对温度适应的相当快!</p><p>另,从习性来看,食蚊是相当凶猛</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mcccLv.2 发表于 2006-1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海淀区 方正大厦(方正集团)
怎么感觉上这个鱼是和孔雀一个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6-12-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中区
都是卵胎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鸟人楼主Lv.44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6-12-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涪陵区
通过对中国大陆的食蚊鱼分布情况的了解,发现凡在冬天气温低于0度的地方,食蚊鱼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少,而青将的种群数量则占有优势.而在冬天气温不低于0度的地方,一旦食蚊鱼被引种,则要不了几年,青将就会绝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