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个鱲的普及贴(持续更新,欢迎大家补充)------

   火.. [复制链接]
异形金刚Lv.3 发表于 2011-1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辽宁沈阳
长见识了,抢沙发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eldomloveLv.33 发表于 2011-1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长鳍和宽鳍当然要看鱼鳍来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ecil1016Lv.10 发表于 2011-12-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成都
收藏  好贴啊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11-12-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日本平颌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49 38
nuoya3楼主Lv.40 发表于 2011-12-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本帖最后由 nuoya3 于 2012-1-11 14:30 编辑

鱲是本人大爱~~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此整理一个帖子。希望手头有资料的鱼友能够补充,谢谢~
图片除了长鳍鱲,其他都是从论坛里找的,如有冒犯请见谅。
1、长鳍马口鱲Opsariichthys evolans
    俗称:红翅子,溪哥、桃花鱼。原产中国,主产于长江以南的中国南方以及台湾岛,分布于山溪或者清澈的小河间,杂食性,吃各种水生小生物以及食物碎屑,一般长度10~15厘米。饲养需要高溶氧和大缸,此鱼喜欢跳跃所以鱼缸也要加盖。
    长鳍马口鱲的斑纹呈条纹状,习性以及形态与宽鳍鱲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会把二者混淆,分辨的方法是宽鳍鱲的斑纹呈大斑块状,长鳍马口鱲的斑纹呈条纹状。
长鳍马口鱲Opsariichthys evolans.jpg

2、丽色低线鱲Barilius pulchellus Smith  
    体侧扁,腹部无棱。吻略尖。口较大,下颌突出,口裂倾斜,下颌正中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侧线完全,位于体下侧。背鳍后位,与臀鳍相对;胸鳍宽长,达腹鳍起点;尾鳍叉型。体侧有7~10条垂直蓝绿斑条。
丽色低线鱲Barilius pulchellus Smith.jpg

3、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雄鱼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头后隆起,尾柄较细,腹部圆。头大且圆。吻短,稍宽,端部略尖。口裂宽大,端位,向下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超过眼中部垂直线下方,下颌前端有1不显著的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上颔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口角具1对短须。眼较小。鳞细密,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沿体侧下部向后延伸,于臀鳍之后逐渐回升到尾柄中部。背鳍短小,起点位于体中央稍后,且后于腹鳍起点;胸鳍长;腹鳍短小;臀鳍发达,可伸达尾鳍基;尾鳍深叉。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生殖期雄鱼头下侧、胸腹鳍及腹部均呈橙红色。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均具有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体色较为鲜艳。
    马口与长鳍鱲、宽鳍鱲最大的区别是从正面看嘴巴呈“W”形状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jpg

4、宽鳍鱲(平颌鱲)Zacco platypus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唇厚,眼较小。鳞较大,略呈长方形,在腹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后伸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在腹鳍处向下微弯,过臀鳍后又上升至尾柄正中。生殖季节雄体出现“婚装”,头部、吻部、臀鳍条上出现许多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生活时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灰色,尾鳍的后缘呈黑色。
    此类鱼与马口鱼生活习性相似,两种鱼经常群集在一起,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江河的支流中较多,而深水湖泊中则少见。以浮游甲壳类为食,兼食一些藻类、小鱼及水底的腐植物质。宽鳍鱲斑纹为斑块状,俗称斑块宽
平颌鱲Zacco platypus.jpg

5、粗首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
    体侧扁,口大。鱼体背部略呈灰绿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叉形。雄鱼具10条浅蓝色横纹,繁殖期时胸鳍、腹鳍与臀鳍均呈黄橙色之婚姻色,臀鳍鳍条末端游离呈条状。与长鳍马口鱲相似,但後者头部的比例较小。 粗首鱲.jpg

6、台湾须鱲Candidia barbatus
    本鱼体侧扁,具一对细小红色短触须。体被圆鳞,侧线完全,尾鳍成叉形。体背呈灰黑色,体侧面为银白色。体中轴线具有一宽大而完整的深黑色纵带。成熟雄鱼吻部有极明显而呈尖锥状之追星,头部下侧及胸鳍均呈鲜红色;雌鱼的体色较淡,体长可达11.4公分。
    栖息于河川中上游水温较低的水域。游泳能力佳,善跳跃,喜爱在浅滩或水流缓慢区活动,需含氧高,性贪食,属杂食性,以藻类及底栖甲壳类等为食。又称“台湾纵纹鱲”。
台湾纵纹鱲Candidia barbata.jpg

7、异鱲Parazacco spilurus
    体侧扁,腹部较窄,腹鳍甚至肛门腹棱明显。口上位,下颌前端有显著突起,与上颌凹陷嵌合。无须。侧线完全,前部明显下弯。背鳍稍后;臀鳍长,最长鳍条超过尾鳍基部,分枝鳍条11-12根。体侧具不规则的垂直条纹,尾基具一深黑斑点。头小,吻尖。口裂向下倾斜;下颌前端有1显著的钩状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上下颌侧缘略呈波状相嵌衔。无须。眼较大。侧线鳞44-46。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入尾柄后回升到体侧中部。背鳍短,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臀鳍发达,最长鳍条可伸达尾鳍基部。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体侧带棕红,具不规则垂直斑纹。头腹面红色,尾基具1黑圆斑。
异鱲Parazacco spilurus.jpg

8、成都鱲Zacco chengtui
    体长,侧扁,腹部圆。头长与体高约相等。吻稍钝。口端位,口裂向下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仅达眼前缘垂直下方;下颌前端有1显著的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无须。眼较小,位于吻端。鳞小,侧线鳞60-67。背、腹鳍起点相对,位于体中央;臀鳍发达,雄鱼最长鳍条达尾鳍基;胸鳍尖长,末端达腹鳍。体背黑灰,腹部银白,体侧有10余条黑横纹,其间具红斑点。背、尾鳍灰白,具绿斑点,其它鳍带红色。   
    与常见的相似种类宽鳍鱲、长鳍马口鱲的区分是成都鱲下颚长出上颚呈“地包天”之势,而且鱼鳞远比常见种细密。
成都鱲.jpg

9、长嘴鱲Raiamas guttatus (Day)
    (长嘴鱼、大口鱼)体长,侧扁,腹部圆。头尖,其长大于体高。口端位,极大,口裂超过眼后缘的下方。下颌前端具显著的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须2对,极细小。背鳍位置较后;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未端稍后的卜方。体侧有多数不规则的条纹和斑点。栖息在江河流水中。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分布于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等水系。
长嘴鱲Raiamas guttatus (Day).jpg

10、斑尾低线鱲Barilius caudiocellatus Chu
    (小白鱼、糠片鱼)主要特征和滇西低线躐相同,2对须均呈退化状。第一鳃弓外侧鳃耙8枚。背鳍鳍条中部呈黑色。繁殖季节下颌有密集的珠星。小型鱼类,多集群栖息千缓水河段中、上层。体色鲜艳,是产区常见种。分布于怒江和澜沧江水系。(摄于云南)
斑尾低线鱲Barilius caudiocellatus Chu.jpg

11、滇西低线鱲   Barilius barila (Hamilton)
    (白鱼、飞片鱼)口端位,下颌前缘门中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须2对,均短小,有时吻须退化或消失。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腹鳍之后,侧线完全。繁殖期吻端、下颌、胸鳍和腹鳍的背面有发达珠星。小型鱼类,多集群生活于水流迂缓处的中、上层,是产区常见种,有一定观赏及经济价值。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
滇西低线鱲Barilius barila (Hamilton).jpg

12、高屏马口鱲Opsariichthys kaopingensis
    体延长而侧扁。由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不发达的腹棱。头宽大。吻短。口端位,口裂稍斜,向后延伸未超过眼中线的下方。无须。咽头齿2列,齿式4.4-4.4。体被中大圆鳞。背鳍的起点离尾鳍基部较吻端为近。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2(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2(不分枝软条)+7(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8(分枝软条)。体背部呈黑褐色,体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体侧上半部的鳞片后缘有弧形的黑色斑纹。
    分布于台湾,为濒危物种。
Opsariichthys kaopingensis 高屏马口鱲.jpg

13、海南马口鱼Opsariichthys hainanensis
海南马口.jpg
海南马口Opsariichthys hainanensis.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 +100 +100 +100 +100 浪花 +40 收起 理由
Apollo123 + 40 赞一个!
松毛岭脚下 + 100 + 100 + 100 + 10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38

AilanLv.11 发表于 2011-12-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苏州
好贴啊,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uoya3楼主Lv.40 发表于 2011-12-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bjazeLv.20 发表于 2011-12-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
本帖最后由 abjaze 于 2011-12-6 11:42 编辑
nuoya3 发表于 2011-12-6 10:37
纵纹鱲就是须鱲。
其实同一种类的也有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但是学术上都没有分开啊,所以我没有特别介绍


应该不是同一类的,须鱲有2须,还有种记得是4须
纵纹鱲没搞到过,没养过所以不清楚

http://bbs.cnfish.com/forum.php? ... hlight=%C2%ED%BF%DA这个帖子你可以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uoya3楼主Lv.40 发表于 2011-1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nuoya3 于 2011-12-6 13:10 编辑
abjaze 发表于 2011-12-6 11:33
应该不是同一类的,须鱲有2须,还有种记得是4须
纵纹鱲没搞到过,没养过所以不清楚


看了更迷糊。。。不懂高屏马口鱲和长鳍马口鱲有何区别。。。
不过还是补一下资料和图片,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贫血Lv.4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1-12-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普陀区
不错不错,科普了,LZ索性把食性也加上呗,比如杂食啊,杂食啊,还是杂食啊{:6_274:}{:6_2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