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la26 于 2011-11-19 14:49 编辑
我承认8000l/h的泵远远达不到鱲的生存地流量
自然状态下流量大小也时有变化,说实在的人工状态下很难模仿,但流量可以做到尽可能大。一方面尽可能营造鱲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过滤效果。上水不会有问题的兄弟,8000l/h还是小意思。如果我实践起来,怕是还嫌不足哩!
我对过滤系统的设想是这样的:
从主缸到底缸的下水格放生化球,生化球之上放些滤棉起隔音效果。
底缸分三格,下水处第一格放满玻璃环,之上放滤棉。这一格还需经过计算,做多大,放多少玻璃环。第二格主要作为AST系统空间,因为AST是在水面之上,水下可以考虑草缸过滤,或者厚底砂+草,但我觉得只要AST系统做的足,草缸、厚底砂过滤可有可无。第三格是上水泵格。
如此下来在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和ATS过滤综合作用下,缸内的悬浮颗粒,NH3,NO2,NO3将被消耗殆尽。主缸永远清新亮丽,远离低等藻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