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魚, 本無什麼資料, 但見爭論如此熾熱, 又是涉及所謂稀有种, 就插句咀.
1. 可否有人指出何處指其為国家二級保护???? 真的找不到.
2. 但就算不入国家保护級別, 不入紅皮書或紅色名錄什麼的, 不代表某些种就不值得保护. 有很多稀有种連所謂專家也沒見過.
3. 国內的基本生態研究其实十分十分乏善可陳, 很多時, 魚友的发現及資料比研究机構更多, 是事实.
4. 正因為3, 我現在更傾向相信魚友的发現及照片, 如異鱲, 我不相信在国內算是稀有了.
5. 九刺是否稀有, 沒有更多实際數据支持, 很難就以誰的說了算. 但在某一地很多很集中, 在其他地方卻少, 似乎不可就此定為”很大量很常見”.
6. 但值不值得保育, 不一定以国家作為單位, 可以以地區為單位, 例如, 九刺在中国常見, 但在北京很稀少, 那九刺在北京就有保育價值, 又或在世界上總的來說普遍, 但在中国稀少, 那九刺在中国就有保育價值.
7. 稀有度不一定淨指數量, 亦涉及多种因素, 如生境保护度, 捕撈量, 种群量趨勢. 也分多級, 如易危, 瀕危, 極危………..
8. 就7來分析, a) 生境保护度: 現在生態環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好, 不說了, 大家無眼也有耳有鼻. b) 捕撈壓力: 如果被商業開发了, 而那种魚不像麥穗那样分佈由南至北, 又或食蚊羅非般易於自然繁殖, 捕撈壓力是大的. c) 种群量趨勢: 我想如果連四大家魚也下降, 国內沒有多少原生不是.
9. 總結, 九刺不会是瀕危或極危吧, 可撈到數百条來賣, 但觀其日漸增加的被商業捕撈趨勢(由飼料魚到專缸販賣), 是否可定為易危呢? 我真不知道, 要更多实際數据來定. 另外, 如其在北京真是只得數處有, 現在又被商業開发了, 大家在抓在買之時, 作為北京人, 可否考慮一下其潛在保育價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