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face="宋体"><font size="4">豹龟常见的疾病<br/>节录自Car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eopard Tortoise, Geochelone pardalis by A.C.Highfield and Jill Martin<br/>只要照顾合宜,豹龟算得上是一种身强体壮的动物。不过仍然有少数几种病症常见于豹龟,因此对于这些病症,所有豹龟饲主都应略加熟悉。以下内容并非为了让大家都变成疾病专家,或者懂得如何自行治疗,只不过将作者对于照顾豹龟的多年临床经验汇整出,以供参考。<br/>胃炎(烂口症)导致豹龟胃炎的病因,包含了细菌及病毒感染,且都不易治疗。喉部受到感染的患龟会出现过度流涎、粗糙咳嗽声等症状。一旦观察到龟龟出现以上症状,就需尽快送医治疗。即使送医后有些病患可被治愈,但多数病例仍回天乏术。这种病症特别容易发生于混养的环境。<br/>注意:和印度星龟混养的豹龟,非常容易感染疱疹病毒,这种疾病并无特效药可治疗。凡是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顽强性胃炎,继发性感染或者肝炎症状,都可能是感染疱疹病毒所致。疱疹病毒的带原者可能外观毫无症状,但是却会排毒使其它动物生病。曾经有报告指出,有毫无临床症状的个体,却持续十年排毒,毒害不少其它动物。碰到这种带原者,再长的隔离检疫期也无效。<br/>线虫<br/>豹龟需要定期驱虫,而口服驱虫药的效果较佳。只不过要让豹龟乖乖吃药可是件困难事,多半得经过一番格斗,才能顺利用金属喂食管将药送入胃中。不过作者也曾发现,有些豹龟似乎已适应这种喂药方式,变得合作不挣扎。另外一种变通方法,则是使用”Panacur”膏状药物,直接混于食物中喂食。这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br/>六鞭毛虫<br/>这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寄生虫,患龟若未尽快接受治疗,将可能因肾衰竭而死。临床症状包含精神抑郁,体重减轻,强烈臭味的浓稠尿液,以及拒食等。有些患龟还会出现过度饮水的症状。只要出现上述任何症状,饲主都需尽快带龟就医。事先收集尿液也可帮助医师进行化验。<br/>六鞭毛虫症的感染源自然就是六鞭毛虫,这种寄生虫较常见于刚进口,紧迫的龟只。由于此病症具高度传染性,所以任何新进龟种,一定要保持至少六个月以上的隔离检疫期。作者更建议,任何来路不明的新进龟只,最好能隔离一年以上。虽然此病十分可怕,所幸有药物(Flagyl)可治疗。<br/>肺炎<br/>症状包含开口呼吸,呼吸时颈部抬高等。肺炎经常发生于饲养环境温度过低,或者紧迫的龟只。一般来说,兽医会注射Oxytetracycline或Baytril等抗生素治疗,疗效颇佳。在治疗期间,患龟需住在温暖干燥的环境,将可使病症更快解除。<br/>结论<br/>人工饲育豹龟的技术愈来愈成熟,这样的成功,将有助于减少野外捕捉的事件发生。人工饲养大的豹龟,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适应各种环境。照顾合宜的豹龟,寿命更是长,可以与饲主常相陪伴。所以说,豹龟的确是一种非常棒的家龟。<br/>大多數發生於豹龜的疾病,都與營養不均衡、濕度過高,以及飼養環境差有關。若是將龜飼養在陽光普照的環境,餵食自然的食物(野草野菜等),加上足夠的運動量,豹龜算得上是頂容易飼養的龜種。<br/>眼疾:<br/>當發現眼睛睜不開,有分泌物,或者腫脹時,就代表龜生病了。如果牠們仍能進食且活動力正常,病症可能只局限於眼睛感染 。這種狀況下,可用terramycin眼藥膏治療,將藥膏確實點至眼睛上(而非點在眼皮上),每日早晚各點一次。點藥前,可先用棉花沾冷開水,將眼外分泌物清乾淨。若有任何疑問,仍應向獸醫師或藥師請教。<br/>膿腫:<br/>大多發生於耳朵,偶爾也會發生 於它處。這種病症需要獸醫的診治。獸醫於清創後,會指導飼主,如何用消毒水(稀釋的betadine或者chlorhexadine)清洗患部。有時需同時服用抗生素治療。<br/>流鼻水(RNS):<br/>這種症狀較常發生在過於潮濕的飼養環境, 龜的口、鼻始終有許多分泌物。發現這種病症時,需仔細檢查鼻腔內是否有寄生蟲,或者像是草籽等異物刺激(單側性的流鼻水、流鼻剃,特別可能為異物刺激造成),或者為真正的呼吸道感染。在加光照射下檢視,較容易發現並移除異物。流鼻水的症狀,需要給予抗生素點鼻滴劑治療,獸醫師多半會使用Terramycin、Baytril、Amikacin或Tylosin等藥物,以生理食鹽水稀釋後,用注射針筒將藥點於抬高的龜鼻中(龜身向上傾斜45度)。點完藥後,保持此姿熱數分鐘,好讓藥水流至鼻腔中。不過為了別打擾龜進食,點鼻的動作,不妨在傍晚進行。<br/>流鼻水的龜特別需要保暖,溫暖的空氣除了能讓鼻液快乾,也能 強化免疫系統。<br/>下痢:<br/>不當的飲食內容,如低纖、水份過多的食物,過多水果,以及過量餵食時,龜也容易拉肚子。如果下痢龜的精神食慾都正常,下痢症狀較可能為上述原因 導致,否則就是感染所致。龜的消化蠕動速度原本就較慢,低纖高水份的食物,容易改變腸道正常細菌叢的平衡狀態,而發生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症狀。除了改餵高纖、低水份的食物外,也可補充腸道益菌(大多為乳酸菌)。獸醫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以便即早給藥治療。如果患龜除了拉肚子外,還出現精神不振,厭食,或者身體發出怪味,就需將龜火速送醫治療。<br/>birdbrain註:以上資料僅供各位龜友參考,龜生病時,還是儘快就醫較佳。提供用藥名稱,是希望龜友對藥品有更清楚的認識,不建議冒然自行給藥,以免發生藥物過敏、中毒之遺憾。</font></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