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原生缸循环系统

[复制链接]
13556 26
原生鱼Lv.21 发表于 2009-6-2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忙里偷闲,写了这篇小文,谈谈我的原生缸的循环系统,一来希望各位不吝赐教,帮助指出其中的不到之处,同时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刚刚建缸的鱼友们今后的过滤问题提供些许帮助。 <br/>&nbsp;&nbsp;&nbsp;&nbsp;&nbsp; 废话少说了,现在我就先简单介绍下我的小缸的循环系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啊,呵呵~~~ <br/>&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就先介绍下过滤系统吧。一般来说,一个鱼缸的过滤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循环系统,因而对于这个问题,鱼友们绝对不可小觑。过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滤材就是过滤棉。过滤棉的孔隙有大有小,我一般是选择孔隙较小的。这样的过滤棉可以对缸中较大的污物、沉淀物等起到滤除作用,同时又可为各种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产所。说到微生物,就得说一说它们的培养菌床。常见的可作为微生物菌床的材料主要有陶瓷环和珊瑚砂。我的缸子使用的是陶瓷环,一来考虑到价格较珊瑚砂便宜,二来其作为人工材料,不像珊瑚砂一样会产生碱性物质,对水质造成影响,且对水中金属元素、氨等具有较强吸附力。购买陶瓷环时应选择表面较粗糙的。除了珊瑚砂和陶瓷环以外,还有塑料丝、生化球等可作为菌床。至于对水中有害物质的滤除,我则选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脱色除臭的功能,并且不用永久置于过滤槽中。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除去水中大部分有害物质,但不能使用太久,否则反而有害。因而应定期取出,清洗晾晒之后备用。 <br/>&nbsp;&nbsp;&nbsp;&nbsp;&nbsp; 以上便是我的过滤系统的一个简单介绍,其中过滤棉充当物理滤材,陶瓷环充当生化滤材,定期加入或取出活性炭,可充当化学滤材。 <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完过滤系统,再说说在鱼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无处不在的生物,当然在鱼缸中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微生物。总的而言,从饲养者的角度看,微生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生土长,在本地原生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土著微生物;另一类是原生活于土壤中,经培育后引进到水生环境中的,我们称之为外来微生物。如大家常见的硝化细菌就是外来微生物。一般对于原生缸而言,我不主张引进外来微生物。我的缸子里的微生物种群就是土著微生物。引进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就是到天然的一些清澈干净且生物种类较多的小溪流中引入菌种。之所以要选择清澈干净且生物种类繁多的水源环境,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生态较平衡,物质循环发达,其中必然存在大量有利于分解污物、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其实我们每次野采后带回的鱼的身上和原产地的睡中就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土著微生物,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把原生的土著微生物带进了鱼缸,进入了鱼缸的循环系统。 <br/>&nbsp;&nbsp;&nbsp;&nbsp;&nbsp; 除了微生物之外,鱼缸中还有植物种群--水草,以及动物种群--鱼虾类。它们共同构成了鱼缸的生物循环系统。鱼虾类所产生的有机废物、排除的CO2以及其遗体,会为微生物所分解,转化为部分无机物质和H2O。鱼虾类产生的CO2及经微生物分解后的无机物质,可为植物提供营养,并同时产生O2。O2进入水中,有可为鱼虾类重新利用。如此循环往复,便构成了鱼缸中的生物循环系统。<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我的原生缸的循环系统大致是这样的:经生物循环系统后仍存在部分难以在短时间内分解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便夹带在水中进入了过滤系统,经过滤系统的过滤后清洁的水进入缸中,这些废物便在过滤槽中经过许多微生物的长期分解后转化为诸如H2O、CO2和无机物等进入缸中,这样便构成了原生缸整个的循环系统。<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了这么多,相信能看完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吧。我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一个鱼缸的循环系统是这整个鱼缸的命脉,要养鱼,就得先搞好循环系统,否则,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是白瞎。<br/>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6

风覆雨Lv.41 发表于 2009-6-2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好文!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6-2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多谢人渣兄更正&nbsp; 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09-6-2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教育网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因鱼而乐Lv.10 发表于 2009-6-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广州
很有见地!学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灵殿下Lv.2 发表于 2009-6-2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浙江宁波
<p>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p>
<p>我的经验就是开完缸</p>
<p>生化棉</p>
<p>水妖精</p>
<p>水气充分交换</p>
<p>潜水泵可满足</p>
<p>当然有滴流 上过更好</p>
<p>底部有沙石 </p>
<p>即可</p>
<p>&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刺鳅Lv.20 发表于 2009-6-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淮安
<p>麻烦看不下去[em58]</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是人渣Lv.14 发表于 2009-6-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佛山
<p>到最后我要更正,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硝酸根,随着水里排泄物增多,硝酸根也不断增多,降低硝酸根浓度暂时来说只能通过换水解决。</p>
<p>&nbsp;</p>
<p>所以我的缸是定期换水的,而且换水频率比较高。当然要看养的是什么鱼啦,养斗的就不用经常换水了,但养的是溪流鱼类的话,我个人建议还是要经常换水。</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aulcathyLv.20 发表于 2009-6-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黑龙江哈尔滨 教育网/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网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原生鱼</i>在2009-6-20 8:44:53的发言:</b><br/>&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忙里偷闲,写了这篇小文,谈谈我的原生缸的循环系统,一来希望各位不吝赐教,帮助指出其中的不到之处,同时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刚刚建缸的鱼友们今后的过滤问题提供些许帮助。 <br/>&nbsp;&nbsp;&nbsp;&nbsp;&nbsp; 废话少说了,现在我就先简单介绍下我的小缸的循环系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啊,呵呵~~~ <br/>&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就先介绍下过滤系统吧。一般来说,一个鱼缸的过滤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循环系统,因而对于这个问题,鱼友们绝对不可小觑。过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滤材就是过滤棉。过滤棉的孔隙有大有小,我一般是选择孔隙较小的。这样的过滤棉可以对缸中较大的污物、沉淀物等起到滤除作用,同时又可为各种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产所。说到微生物,就得说一说它们的培养菌床。常见的可作为微生物菌床的材料主要有陶瓷环和珊瑚砂。我的缸子使用的是陶瓷环,一来考虑到价格较珊瑚砂便宜,二来其作为人工材料,不像珊瑚砂一样会产生碱性物质,对水质造成影响,且对水中金属元素、氨等具有较强吸附力。购买陶瓷环时应选择表面较粗糙的。除了珊瑚砂和陶瓷环以外,还有塑料丝、生化球等可作为菌床。至于对水中有害物质的滤除,我则选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脱色除臭的功能,并且不用永久置于过滤槽中。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除去水中大部分有害物质,但不能使用太久,否则反而有害。因而应定期取出,清洗晾晒之后备用。 <br/>&nbsp;&nbsp;&nbsp;&nbsp;&nbsp; 以上便是我的过滤系统的一个简单介绍,其中过滤棉充当物理滤材,陶瓷环充当生化滤材,定期加入或取出活性炭,可充当化学滤材。 <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完过滤系统,再说说在鱼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无处不在的生物,当然在鱼缸中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微生物。总的而言,从饲养者的角度看,微生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生土长,在本地原生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土著微生物;另一类是原生活于土壤中,经培育后引进到水生环境中的,我们称之为外来微生物。如大家常见的硝化细菌就是外来微生物。一般对于原生缸而言,我不主张引进外来微生物。我的缸子里的微生物种群就是土著微生物。引进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就是到天然的一些清澈干净且生物种类较多的小溪流中引入菌种。之所以要选择清澈干净且生物种类繁多的水源环境,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生态较平衡,物质循环发达,其中必然存在大量有利于分解污物、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其实我们每次野采后带回的鱼的身上和原产地的睡中就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土著微生物,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也就把原生的土著微生物带进了鱼缸,进入了鱼缸的循环系统。 <br/>&nbsp;&nbsp;&nbsp;&nbsp;&nbsp; 除了微生物之外,鱼缸中还有植物种群--水草,以及动物种群--鱼虾类。它们共同构成了鱼缸的生物循环系统。鱼虾类所产生的有机废物、排除的CO2以及其遗体,会为微生物所分解,转化为部分无机物质和H2O。鱼虾类产生的CO2及经微生物分解后的无机物质,可为植物提供营养,并同时产生O2。O2进入水中,有可为鱼虾类重新利用。如此循环往复,便构成了鱼缸中的生物循环系统。<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我的原生缸的循环系统大致是这样的:经生物循环系统后仍存在部分难以在短时间内分解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便夹带在水中进入了过滤系统,经过滤系统的过滤后清洁的水进入缸中,这些废物便在过滤槽中经过许多微生物的长期分解后转化为诸如H2O、CO2和无机物等进入缸中,这样便构成了原生缸整个的循环系统。<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了这么多,相信能看完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吧。我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一个鱼缸的循环系统是这整个鱼缸的命脉,要养鱼,就得先搞好循环系统,否则,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是白瞎。<br/></div>
<p>看完了,不懂,最好有实例,没图没真相</p>
山寨熊猫爱狗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刺鳅Lv.20 发表于 2009-6-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淮安
来个图片实例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