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钓鲫鱼(老帖,主要看经验)

[复制链接]
4913 5
macau888Lv.2 发表于 2007-10-2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鲫鱼分布广,繁殖快,耐受力强,食性杂,喜爱群游,常<br/>栖息在杂草丛生地,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鲫鱼胆小而警<br/>觉,稍有惊动即逃。同时,鲫鱼还常因气温的变化而游弋于<br/>不同水域,并随之改变其食性。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br/>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这就要求垂钓者,不但要<br/>选好钓位,而且要采取适宜的钓具和钓饵。所以,钓鲫鱼是<br/>初学钓鱼的起点,也是检验运动员垂钓技艺的重要标志之一。<br/>(一)学习钓鲫鱼的启示<br/>1989年5月6日在杭州,同年5月13日在北京,海峡两<br/>岸举行了两场钓鲫比赛,结果前6名均被台北队所囊括。为<br/>此,我对台北队的垂钓技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有关文章。他<br/>们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br/>1.小渔钩、极细的线,是钓鲫鱼的重要一环。这是由鲫<br/>鱼胆小而警觉、个体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台北队所用的脑<br/>线粗0.04毫米,主线粗0.07毫米,丸袖式无倒刺渔钩4~<br/>6号,均为日本所产。<br/>&nbsp;&nbsp;&nbsp; 2.长脑线、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漂坠搭配适当,<br/>反应灵敏。台北队所用的脑线长度为33~50厘米。为什么要<br/>用长脑线?这是由鲫鱼叼食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实验观察时,<br/>看到它的吞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是围着钓<br/>饵转,有时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这时反应在短脑线的渔鳍<br/>上,表现为上下抖动,提竿时可能挂住鱼体或鱼尾,偶尔能<br/>提上岸,但绝大多数是空钩,或钩上挂点鳞片。这种上下抖<br/>动的现象,若用长脑线(50厘米)就会消除,渔漂纹丝不动。<br/>第二阶段,经过看、围转、蹭或扇,感到无危险或口味适宜,<br/>将饵钩一口吞下,叼着饵钩潜游逃走。反应在长脑线渔漂上,<br/>是迅速下沉,见沉漂就提竿,十拿九稳能得鱼。没有假信息,<br/>从来不送,这就是长脑线的优点。因为脑线和主线都很细,<br/>酷似蛛丝,从而解除了鲫鱼的警觉,只见它头朝下、尾朝上<br/>一口吞下饵钩,抬头游走。所以,出现"闷漂"和"领漂"。<br/>这对动作比较缓慢的老年垂钓者是比较适用的,就广大青壮<br/>年垂钓者而言,落空的机会就更少了。立柱形两头带金属小<br/>环的铅坠,长约3.3~3.5厘米,上环与主线联结,下环与<br/>长脑线打结,保持了原线固有的拉力强度。因为与金属小环<br/>联线不存在线与线之间打结。根据渔漂的浮力大小,在立柱<br/>体上增加或减少卷上去的铅皮重量,是十分便当的,可以把<br/>漂坠搭配到最佳灵敏度。台队的钓法是两条脑线各拴一只渔<br/>钩,一长一短,上下仅差3.3~3.5厘米。好的漂坠状况是,<br/>下面那只渔钩刚好擦地,上面的那只渔钩悬浮在水中,反应<br/>非常灵敏。我在仿效实践中,唯感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条长<br/>脑线极易绞在一起。为了克服此弊,可把脑线与下金属环联<br/>结处,各加衬一段长约2厘米的细小塑料管,从管中穿线,并<br/>固定在金属环的两侧,使两条长脑线分开,并保持5~7厘米<br/>的间距。<br/>3.拉直主线,为缩短提竿时间创造了条件。投钩之后就<br/>把主线拉直,并把竿梢插入水中。这样,能抗风,防止钓竿<br/>晃动,保持渔漂的稳定性。这是台北选手的第三种做法。需<br/>要注意的是,把主线拉直后的多余线段不好处理。为此,可<br/>将威海产450厘米长手竿装上导线环,安上小102型绕线轮,<br/>使用品来便会得心应手,不仅是钓鲫鱼的常用竿,用小铅坠<br/>能甩出30多米远,钓其他底层鱼,代海竿用也挺好。或在手<br/>竿柄节上装一个塑料圆盘式绕线轮(渔具店有售),在其与竿<br/>相衔接处,夹入一小条塑料板(如废旧的X光胶片),剪成6<br/>×2厘米的长条,固定在绕线盘与竿柄衔接处,摇盘收直主线<br/>后,把线勒入此夹缝中。假若大鱼上钩后,鱼要线时又可自<br/>由抽出--拉动绕线盘倒转。为使竿与线保持一体或不乱线,<br/>可根据竿身的长度,套上3~5条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为了使<br/>上线下线方便,可在主线上穿入长2.5厘米的气门心,上线<br/>时把气门心套在竿梢上即可,下线时从气门心中抽出竿梢即<br/>可收线。经过这样改装后的手竿,不仅钓鲫鱼时好用,钓其<br/>他鱼也好用。<br/>&nbsp;&nbsp;&nbsp; 台北队参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钓鲫鱼专门研究团<br/>体--"名人会"的会员,他们经常在一迫切磋钓鲫技术,并<br/>用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实地训练,对钓技精益求精,曾在世<br/>界性钓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钓具方面也比较先进,如用<br/>日本产的5.4米碳素竿,其重量仅有145克,既轻便,又有<br/>高强度。抽拉式竿架,既能调长度又可调角度。伸缩式两节<br/>的抄网把柄,既方便,又灵活。岛内还有专门生产各种鱼饵<br/>的工厂,有香型独特专用于钓鲫鱼的饵料。这些都是他们的<br/>优势。<br/>(二)钓鲫鱼的室内实验<br/>&nbsp;&nbsp;&nbsp; 为摸清鲫鱼的习性、特别是它的食性特点,可把钓回来<br/>的鲫鱼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进行人工喂养,作"垂钓"实<br/>验,不仅另有一番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第一手资料。初<br/>入缸中的鲫鱼,或因刺伤等原因表现为惊恐不安,食欲不好。<br/>一周之后,若再增加了伙伴,无论是喂荤饵或素饵,都会出<br/>现抢食现象。但当鲫鱼的数量减少,这种抢食现象较为罕见,<br/>特别是喂素饵时,在吞饵之前,鲫鱼总是头朝缸底,翘着尾<br/>巴,向饵团拱动或用身子蹭,或用尾巴不停地扇动,有时吞<br/>入嘴中又吐出,吐出后再吞入。经过吞吞吐吐2~4次之后,<br/>才吞入压磨嘴。这种现象说明:鱼多时抢食,咬钩凶猛;鱼<br/>少时特别是喂素饵时,鲫鱼吞钩分为两个阶段,即头朝下拱、<br/>蹭、扇、吞吞吐吐为第一阶段;吞入后压磨嘴为第二阶段。为<br/>实验装钩方法与钓获的关系,把同样的小钩、同样的素饵,一<br/>个装成钩尖裸露,一个把钩尖全用面饵包封。结果,钩尖裸<br/>露的只要吞进就无法吐出,而不露钩尖的吞进后仍可吐出。这<br/>个实验告诉我们,装钩时以裸露钩尖为好。因为只要鲫鱼咬<br/>上这种钩,就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拼命挣扎。越挣扎,刺<br/>鱼越深,也就越难挣脱,形成刺鱼有力的良性循环。由此可<br/>见,裸露式饵钩的威力是比较大的。<br/>&nbsp;&nbsp;&nbsp; 再看用糟食诱钓鲫鱼的实验。将集束式无托饵谱炸弹式<br/>钩,捏上糟食后投入玻璃缸中,饵团刚落缸底就被鲫鱼团团<br/>围住,用嘴不停地拱饵团。此刻鱼尾扇动次数,较其他时间<br/>快得多。这是一种"信号",是在呼喊同伴来此觅食,也是一<br/>种"高兴"的表现。饵团被鱼拱动后,提前溶化散开,有的<br/>鲫鱼吞入一小片豆饼渣游到缸角处压磨嘴,而有的则是在吞<br/>食溶化饵液的同时,也将渔钩吞入,此时只见原来的"小雾<br/>团"被上钩鱼使劲搅动,范围迅速扩大,未咬钩的鱼表现惊<br/>恐不安,有的乱窜,有的企图找到一个地方藏身,个别胆大<br/>的继续吸食饵液又上了钩,饵液呈雾状。这种现象告诉我们<br/>两点:一是鲫鱼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信号,让起同伴离开危<br/>险区;二是液态饵较块状饵更便于鱼吸食,看不出吞饵阶段<br/>性。<br/>&nbsp;&nbsp;&nbsp; 鲫鱼食性虽杂,但在多种饵料中,则有明显的选择性。如<br/>把细玉米面制成酸、臭、香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4种颗粒状<br/>饵料,分别放在鱼缸的4个角,鲫鱼就先吃带气味的,后吃<br/>无味的。这个实验和观察说明,鲫鱼的味觉很好,觅食主要<br/>靠品尝而确定取舍。<br/>&nbsp;&nbsp;&nbsp; 为了筛选出供钓鲫鱼的专用饵,作了下列试验:(1)荞<br/>麦面适量,掺点维生素B,染成略呈金黄色。(2)蒸熟的白2<br/>薯适量,掺点鸡蛋黄。(3)高粱米面适量,经冲烫后,加点<br/>红糖。(4)白薯切成片,晒干后磨成粉,掺点虾皮碎末。<br/>(5)土豆粉(市售粉面子)冲烫后掺入细麦麸。(6)荞麦面、<br/>白薯粉、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再掺入适量草莓酱。<br/>(7)白薯粉、土豆粉各半,冲烫后加点炒黄豆粉。(8)蒸熟<br/>的白薯去皮,掺入荞麦面,捣成粘糊状。(9)高粱面、荞麦<br/>面、豆饼粉、白薯、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揉软。(10)<br/>炒黄豆粉、蚕豆粉、精面粉各等量拌匀,用鱼塘水调和,揉<br/>到软硬适宜。(11)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br/>炒茧蛹粉,揉到软硬适宜。(12)精面粉、玉米面各等量拌匀,<br/>冲烫后掺点孑孓粉,揉到软硬适宜。(13)精面粉、玉米面、<br/>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蚯蚓粉或奶粉,或带糖的豆<br/>浆粉(市售),或鸡骨发酵后的臭水。在鱼缸实验中,上述各<br/>种钓饵鲫鱼都爱吃,拿到鱼塘去实际应用时,鲤鱼、草鱼等<br/>也照样上钩。这说明,专钓鲫鱼的饵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5

macau888楼主Lv.2 发表于 2007-10-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三)钓鲫鱼的几种方法<br/>&nbsp;&nbsp;&nbsp;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br/>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br/>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br/>浮钓?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br/>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br/>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br/>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br/>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br/>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垂钓<br/>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br/>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br/>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br/>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br/>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br/>的侧缘拉。一般情况下,重150~200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br/>遛,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br/>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br/>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br/>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br/>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br/>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br/>成上鱼的小高潮。<br/>&nbsp;&nbsp;&nbsp; 2.钓拱。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漂,特别是沿<br/>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br/>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所<br/>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40厘米的<br/>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br/>动出击。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br/>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漂,或凸<br/>起一个浮漂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br/>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br/>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br/>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br/>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br/>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br/>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br/>"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br/>浮漂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br/>区别。<br/>&nbsp;&nbsp;&nbsp; 3."春钓浅滩"。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br/>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br/>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br/>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br/>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br/>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br/>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br/>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0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br/>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br/>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搭<br/>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br/>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br/>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br/>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br/>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br/>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br/>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br/>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br/>不断上升而增加。<br/>&nbsp;&nbsp;&nbsp; (四)钓鲫鱼的饵料<br/>&nbsp;&nbsp;&nbsp; 在前面室内钓鲫鱼的实验中,已列举了13种配方,经过<br/>对比实验,筛选出下列较为适用的钓鲫鱼用饵:<br/>&nbsp;&nbsp;&nbsp; 1.粉末状饵。炒黄豆磨碎过筛后的细粉、当年白皮蚕豆<br/>(陈旧的效果差)扒皮后磨碎成粉末状或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富<br/>强粉各适量,分别装瓶备用。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该塘水<br/>湿一下,然后放在其中滚蘸一下,再湿一下,再滚蘸一次,如<br/>此反复4~5次即可施钓。将上述三种粉饵,以上鱼多少、快<br/>慢为标准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br/>2.调和成的基础饵。人胎盘焙黄研成粉末、羊骨粉各半,<br/>加适量面粉,用羊油调和到软硬适度。另一种是将生豆面或<br/>豆腐粉,用蜂蜜调和到软硬适度。此饵的透钩性极差,装钩<br/>时一定要裸露钩尖,否则就会跑鱼。再一种是将基础饵(其<br/>制法参阅饵谱之七)掺点鱼粉或虾米的碎末。上述三种饵料,<br/>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br/>3.荤饵或活饵。红色火柴杆粗的小蚯蚓,装钩后蘸一点<br/>香精水或花露水,或头一天用动物鲜血拌喂的各色蚯蚓、红<br/>虫、小河虾。按上述荤活饵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br/>般。<br/>4.钓饵与季节、水文、鲫鱼品种之间的关系。早春和深<br/>秋,荤饵比素饵好;而此季节以外的钓鱼期则相反。水肥的<br/>池塘,素饵较荤饵优越;而瘦水塘则相反。灰白色的鲫鱼喜<br/>爱素饵,而黑灰色的鲫鱼爱吃荤饵。当然爱吃荤者不拒素,爱<br/>吃素者不拒荤,只是在对比实验时略有差异而已。上述荤素<br/>相兼饵--人胎盘等制的钓饵,优于其他各种钓饵,上鱼快,<br/>透钩性好,跑鱼较少,堪称优中之优。细小红蚯蚓蘸香精稍<br/>次之。这两种饵,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适用,不仅鲫鱼爱<br/>咬,鲤鱼、<a href="http://www.sogou.com/sogoupedia?query=%F6%FD"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鳊</a>鱼、草鱼等也爱咬钩。无论何种饵料,初临钓<br/>场时,必须是一荤一素双钩装饵,借以观察哪种饵上钩快、多,<br/>然后选择效率高的饵料装钩,以扩大钓获量。每到一个新的<br/>钓场,应多备几种饵料,尤其是参加比赛,更需要做到有备<br/>无患,随机应变。<br/>(五)关于脑线的长度<br/>&nbsp;&nbsp;&nbsp;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脑线长度,49.5厘米以下各种长度的<br/>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从养鱼缸实验中可以清晰<br/>地看到,2厘米脑线的朝天钩,在鱼吞饵时,由于主线碰在鱼<br/>鼻子上,或铅坠的阻力,费了很大劲吞到饵的鱼,又警觉地<br/>弃饵而逃。这种朝天钩反应极为灵敏,只要鱼儿触动饵钩,甚<br/>至鱼尚未触到饵,仅鱼鼻子撞击,主线就会抖动,往往使人<br/>误以为有鱼儿上钩,此时提竿十有八九是空钩,偶尔因钩挂<br/>鱼体也有上鱼的。这种高灵敏度的起砣搭配,没有实用价值。<br/>因为没有脑线的朝天钩,最大的缺点是鲫鱼吞钩困难。为克<br/>服此弊,将脑线加长到了3厘米,也常见到钩坠于一体的朝<br/>天钩,鱼吞饵后要游走,也因钩坠的阻力,吐饵而去。将脑<br/>线加长到5厘米并用空心坠能沿主线自由移动,吞钩弃饵的<br/>现象就不见了,送漂反应灵敏。由此可见,活坠比钩坠一体<br/>的朝天钩好得多,脑线最短不要少于5厘米。<br/>&nbsp;&nbsp;&nbsp; 经过多次玻璃缸垂钓实验和多年来的水库、河流、湖泊、<br/>池塘中的垂钓实践证明,确定脑线的长度,必须因地制宜,适<br/>合垂钓水域、地形的实际情况。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垂钓,鱼<br/>有抢饵的特点,脑线宜长不宜短。在静水或深水中施钓,鱼<br/>有安全感,有品尝饵的特点,脑线宜短不宜长。在清澈见底<br/>的浅滩垂钓,鱼也常抢食,脑线要适当长点。而在混浊的水<br/>域垂钓,鱼亦有食习性,脑线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br/>夏、秋二季垂钓,脑线则宜长。在有杂草或其他障碍物的水<br/>域垂钓,脑线宜短,而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br/>长。究竟脑线多长为度,多短为宜?这既有客观标准,也要<br/>看每个人的习惯。如江南人,特别喜爱无脑线或脑线极短的<br/>朝天钩。从实践中发现,短于5厘米的脑线,上鱼的可能性<br/>仅有30%。而长于5厘米、短于10厘米的脑线,上鱼率在40<br/>~45%之间。49.5厘米的长脑线,其上鱼率约为85%。相<br/>对而言,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进行垂钓,还是长脑线、双<br/>钩为好,只要沉漂或领漂现象出现,提竿十拿九稳能上鱼,同<br/>时还能解除短脑线、反应特别灵敏所造成的精神紧张。<br/>(六)钓鲫鱼的注意事项<br/>1.要重视打窝子。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br/>取打窝或饲窝措施。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br/>现打窝效果要好。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br/>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选准钓位后,<br/>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br/>天喂上诱饵,第二天施钓,远比新"洞"现打窝效果好。假<br/>如能找到小动物的腐尸如死猫、烂狗等,捆上1块石头,沉<br/>入窝内,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假如离家较近,可把剩<br/>菜馊饭以及牛粪等倒入窝内,效果也不错。<br/>&nbsp;&nbsp;&nbsp; 打立体窝。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诱饵的<br/>制备:把粉碎的豆饼渣炒香,掺入15羊骨粉,装袋备用。到A<br/>钓位后,再掺入60%的岸边潮湿泥土,拌匀搓细,撒入钓域,<br/>边撒边形成立体窝。用品竿线的手竿,拴3只渔钩,搭配好<br/>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另一<br/>只渔钩悬于上下钩中间。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br/>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开始的半小时可能上鱼很少,越往<br/>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br/>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3鱼。为了节省装饵时<br/>间,可用红蚯蚓装钩后蘸上点香精,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br/>鱼不用换饵。用泥沙混拌的诱饵,在向钓域投撒时,不可避<br/>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br/>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br/>少。<br/>&nbsp;&nbsp;&nbsp;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br/>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br/>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br/>拉的方法,诱鱼上钩。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br/>&nbsp;&nbsp;&nbsp;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br/>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浮萍密的池塘,有<br/>"吧哒"声,或浮萍被拱偏,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br/>鱼的行踪。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br/>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br/>鱼的个体就越大。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br/>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片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br/>号。<br/>&nbsp;&nbsp;&nbsp; 3.要注意应付鲫鱼脱钩后施放的惊液。鲫鱼上钩脱逃时,<br/>能分泌出惊液,提示它的伙伴注意危险。当票他鱼闻到惊液<br/>气味时,就迅速逃窜。若在垂钓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br/>换一下钓位,因为要等惊液气味散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br/>响垂钓效果。抓鱼摘钩的手,也会沾染上这种惊液味,应注<br/>意及时清洗擦净,再去拿饵装钩,否则也影响上钩。<br/>4.要注意风对钓鲫鱼的影响。有风有浪的水域,比宁静<br/>无浪钓位上鱼快,且多。如果再下点濛濛细雨,临近黄昏时<br/>分,鲫鱼咬钩可达近似疯狂的程度,几乎是投下钩就咬。在<br/>吞钩高峰时,往往是1分钟可钓2尾鱼。双钩长脑线,主线<br/>齐竿长,效果更好。究平原因,可能是在风吹浪动的水域中,<br/>溶氧充足,下小雨天气,鱼儿误认为夜间来临,从而加速摄<br/>食进度。这样的时机要抓住,不能放过。似以西南风3~4级<br/>为好,因为风小吹不起浪,风大又看不准漂。<br/>5.注意看漂,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小送漂,即渔漂向<br/>上升2~3小格,这和阻漂一样,多是大鲫鱼所为,提竿要稳。<br/>大送漂,甚至可把直漂送呈卧式漂,这往往是咬死钩的特点,<br/>大小鲫鱼都可能出现。在送漂之后,拽着漂就逃窜,又出现<br/>领漂,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跑鱼,就是提竿迟了也无关紧要。闷<br/>漂,渔漂下沉之后不再复出,多是鲤鱼所为。鲇鱼上钩后,也<br/>出现闷漂。用33~49.5厘米长脑线时,无论是何种鱼上钩,<br/>从来未见过送漂的现象,一律下沉不再复出。故鲫、鲤、鲇、<br/>草鱼等上钩很难区分。逗漂,即渔漂上下抖动,其频率较快,<br/>这多是小杂鱼所为,特别是蚯蚓饵,这种现象极为常见,烦<br/>得钓翁们无法时,只好改用素饵,或荤素相兼饵。无论是出<br/>现小送漂、阻漂、大送漂,还是出现闷平时,都要不失时机<br/>地提竿,在鱼吞饵尚未吐出之瞬间,将渔钩通过提竿动作深<br/>刺挂牢。这实际上是钓鱼全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环,特别是<br/>在卖票钓鱼的养鱼塘,经过多次脱钩的鱼尤其较难掌握。在<br/>鱼被钓猾的情况下,咬钩谨慎而轻微,常常只能拉出一点鱼<br/>嘴的细皮。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实<br/>际操作品来却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动<br/>作较缓慢,很难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为什么?这还得从手<br/>的提竿动作谈起:当人视网膜接受渔漂的信息后,由视神经<br/>传递到视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判断,发出指令,<br/>使运动神经通过脊髓传到前臂和手,从而产生提竿动作。而<br/>人的眼睛紧盯渔平时间久了,会很疲劳,甚至有时会出现复<br/>视,犹如电视屏幕上的"重影"。这时渔漂就很难盯了,老年<br/>人尤譬如此。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出现了电脑渔竿,电<br/>脑全自动钓鱼器,神钓牌钓鱼器,折叠式自动化钓竿,KT-<br/>A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WL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等多种新<br/>型钓具。这些钓具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在垂钓自动化方面<br/>毕竟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Lv.11 发表于 2007-10-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又抢到沙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阵风Lv.3 发表于 2007-11-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佛山 /IDC机房
<p>顶一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acau888楼主Lv.2 发表于 2007-10-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lds_zgm</i>在2007-10-25 16:15:38的发言:</b><br/>又抢到沙发了~~~~~~~~~</div><p>看来钓鱼在两江还是属于冷门~~~也只有你这个水王来占沙发了...[em06]</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07-10-3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大渡口区
我占个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