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黎贡山第4个新种——铜壁关角蟾 Xenophrys tongbiguanensis

[复制链接]
17 0
edaLv.2 可信认证 发表于 2025-8-15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云南昆明 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其实在发表盈江角蟾的时候就已经提示铜壁关保护区还一种异角蟾新种,但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标本和分子样品,这个新种就暂时搁置了。直到2024年8月铜壁关野外科考中,我们再次记录到该种的身影,并且获得了足够的标本,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比较,确定为异角蟾属新种。该新种发现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铜壁关角蟾,学名为 Xenophrys tongbiguanensis。



形态上:铜壁关角蟾体型中等,雄性体长43.5–44.2 mm(n=3),雌性体长 54.8–57.6 mm(n=2),头长与头宽几乎相等,犁骨齿明显, 眼径小于鼓膜最大直径的两倍, 鼓膜清晰可见,上缘被颞褶覆盖,舌呈椭圆形,末端微缺,后肢前伸贴体,胫跗关节达鼻孔至吻端之间,跟部稍重叠,指长顺序:I < II < IV < III, 掌突缺失,趾间具微蹼, 喉部、胸部及腹部前半部呈黄褐色并密布橘红色斑点,具三条深褐色纵纹:一条位于喉部中央,另两条位于胸腺下方,雄性具单咽下内声囊,雄性无婚垫等,可以区分于同属的其他物种。分子系统学上:基于16S rRNA基因的BI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呈一个独立支系;遗传距离上与该属的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9.6%。

铜壁关角蟾的发现使异角蟾属成员增加到32个,同时我国已有记录的增至13种。

当前,铜壁关保护区已记录异角蟾属物种为5种(德宏角蟾 Xenophrys dehongensis、腺角蟾 Xenophrys glandulosa、藏南角蟾 Xenophrys periosa、铜壁关角蟾 Xenophrys tongbiguanensis和盈江角蟾 Xenophrys yingjiangensis),然而,这种“同属多种同域分布”的机制我们还不了解,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Revised_Figure 1.jpg
Revised_Figure 2.jpg
Revised_Figure 3.jpg
Revised_Figure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