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转帖]高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 带来强烈视觉冲击

[复制链接]
4539 18
tlds_zgmLv.11 发表于 2009-10-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医学成像技术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新技术能深入控制人体各个部位以及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比如血液的流速。产生的图像不仅仅可以用于拯救病人的生命,也能因其缤纷多彩,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8

十年回忆Lv.2 发表于 2009-10-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清远
[em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刺鳅Lv.20 发表于 2009-10-2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淮安
[em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龍少ゞLv.5 发表于 2009-10-2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南通 /光华集团有限公司
[em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w6666Lv.2 发表于 2009-10-2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泰国
[em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09-10-2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房山区
[em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nzLv.17 发表于 2009-10-2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 东方有线
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楼主Lv.11 发表于 2009-10-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0/19/200910191005115b43e.jpg" border="0"/></center>
<p></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图:一种新的脑部成像技术叫弥散张量成像(DTI)。这张图片是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脑部DTI图像。弥散张量成像其实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如果说核磁共振成像是追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那么弥散张量成像就是描绘水分子移动的轨迹。神经元纤维长而薄,分子则沿其进行扩散。研究人员可以标记出水分子和神经元纤维沿同一方向运动的路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楼主Lv.11 发表于 2009-10-2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0/19/200910191006568a05d.jpg" border="0"/></center>
<p></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图: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患者平躺在圆柱形磁体中,暴露于强大的磁场下。此时,水分子中的质子会在磁场的作用下排成一行。然后利用射频信号对人体进行扫描,此时质子就会偏离原来的位置。当它们重新对齐的时候,会发出计算机可以处理并能转变为图像的信号。富含水的组织发出的信号强,在最终的图像上就会更明亮,骨骼的图像相对则较暗。</p>
<p style="TEXT-INDENT: 2em">这的图像是大脑和颈部动脉的核磁共振图像。在注射了对比成像剂以后,可以进行重复扫描。随着成像剂在血管中移动,医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造成中风、脑动脉瘤和各种外伤的堵塞物。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ds_zgm楼主Lv.11 发表于 2009-10-2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安徽铜陵
<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0/19/2009101910050212430.jpg" border="0"/></center>
<p></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图:核磁共振成像还常用于神经元成像。脊柱管和大脑处的明亮区域表示脑脊髓液;向下延伸至身体的长条状体则是脊髓。</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