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祥举了一个例子:洪湖地区有很多水面开展围湖养鱼,研究表明,必须把围湖的面积控制在10%以下才能保证水质,可地方政府为了增加产量,任意扩大围湖养鱼面积,造成水质严重下降,过度投放的鱼饲料污染了环境。<br/><br/>“不过也不能都怪政府和老百姓的意识不高。”旁边有人插话,“咱们国家还很穷,老百姓还没吃饱呢,哪管得了动物?”<br/><br/>“绝对不能这样说。”武汉水生所的博士生导师张先锋研究员说,“人是生活在环境里的,自然环境的好坏与人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像白鱀豚和江豚这样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因此它们是衡量环境变化的最好指标性动物。所以说,保护白鱀豚和江豚绝不仅是保护了一种动物,其实也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到健康的食品,那人类的生存质量还怎么提高?这些东西光靠钱是买不来的。”<br/><br/>张博士曾经去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考察过,据他介绍,亚马逊河只有在枯水季才能看见河道,一到雨季整个亚马逊就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湿地,分不清哪里是河道,哪里是陆地。只有这样,陆地上的有机物才能源源不断补充进来,使得亚马逊河水富含有机物,养育了众多的鱼和淡水豚。<br/><br/>“长江过去也是这样的。”张博士说,“世界上只有长江能供养得起两种食肉的豚类,其他所有国家的江河里都只有一种淡水豚。可现在,长江里连一种豚都快供养不起了。”<br/><br/>记者在考察船上待了3天,发现这段长江的两岸都是高高的石坝,坝上能看到整齐的小树,一看就是人工种植的。河岸边还经常能看到采沙场,除了工厂就是货船,长江变成了一条运河,一潭流动的死水。<br/><br/>“这段长江是洪灾的多发地,肯定没法像亚马逊那样把它变成浅滩。”国家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吴央辉副调研员对记者说,“毕竟长江两岸生活着3亿人口,洪灾造成的损失谁也承担不起。不过,这些石坝确实妨碍了江水和陆地的有机物之间的交流,再加上三峡大坝减少了泥沙含量,使江水变得越来越清了。”<br/><br/>“三峡大坝对白鱀豚的生存有影响吗?”记者询问王丁博士。<br/><br/>“没有直接影响。”王丁回答,“白鱀豚不喜欢水流太急的地方,从来不会游到宜昌那里去。不过大坝修好后江水含沙量降低,造成下游的沙洲发育不充分,而白鱀豚最喜欢待在沙洲附近,那里鱼多。”<br/><br/>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次白鱀豚考察队特地请来了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AWAG)的两名科学家负责收集长江水样和河底淤泥,然后送给此次考察的赞助者之一——SGS进行化验,化验结果将向全世界公布,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和研究所都可以分享这些数据。<br/><br/>“长江里已经没有多少浮游生物了。”EAWAG的科学家比特·穆勒(Beat Muller)对记者说,“我曾经把一个专门打捞浮游生物的采集网放进长江里捞了10个小时,结果就捞出两只这么小的虾。”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不到1厘米的宽度,“很难想象这样的水能养活多少鱼,没有鱼,白鱀豚就得饿死”。<br/><br/>如果白鱀豚都没有鱼吃了,那么生活在两岸的3亿人还能吃到新鲜的江鱼吗?<br/>蓝宝石的故事<br/><br/>考察进行了5天,仍然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迹。那天晚上科学家们吃过晚饭,聚在一起交流研究心得。来自美国NOAA的资深豚类专家鲍勃·皮特曼(Bob Pitman)属于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如果此次考察没有发现白鱀豚,将来也就没有必要再来长江了。而英国动物协会的山姆·特维则属于乐观派,他坚持认为会找到白豚的。“不管结果怎样,考察结束后我大概都会哭的。”特维一脸严肃地说,“如果发现了白鱀豚,我会高兴地大哭一场;如果没有发现白鱀豚,我会难过地大哭一场。”<br/><br/>“上来看月亮啊!”有人喊道。大家走上甲板,发现有人正在用“大眼”观赏月亮表面的环形山。这个小小的游戏激发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br/><br/>瑞士人弗鲁格也上来了。他是此次考察的资助者和组织者,但他不是科学家,而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媒体人。不过他从小喜欢旅游,早在80年代就曾经4次作为导游乘火车从莫斯科驶到北京。后来他又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工作人员来中国工作,结识了王丁。由于这层关系,他作为唯一的外宾被邀请参加了1997年那次白鱀豚考察,并立刻爱上了白鱀豚。后来他母亲去世,给他留下一笔遗产,他就用这笔钱办了个白鱀豚基金会,这也是国外唯一一个专门保护白鱀豚的非盈利组织。<br/><br/>“假如白鱀豚灭绝了,你这个组织还会存在下去吗?”趁着皎洁的月色,记者向弗鲁格提出一个敏感问题。<br/><br/>“不会,还有江豚呢。”弗鲁格回答。<br/><br/>“那么你会把名字改成‘江豚基金会’吗?”<br/><br/>“也不会。”弗鲁格沉默了一会儿,对记者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br/><br/>“很多年前我曾经去四川旅游,在路边遇到了一个卖东西的老太太。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眼睛,一双充满了智慧的眼睛!她给我看一块蓝色的石头,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蓝的石头,简直像大海的颜色一样。她跟我说,这块石头会带给我好运。我花了点钱买下它,并一直带在身边。后来我的中国朋友看见了这块石头,说我上当了,这是用颜料染出来的,让我去找那个老太太,把石头退掉。可我觉得我挣的钱比那个老太太多多了,那笔小钱就算我送给她的吧。再说了,这么美的石头,就算是假的又怎样?它是一种象征,每次我看到它都会想起老太太的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一辈子也忘不了。”■<br/><font face="黑体"><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而现在,科学家们多世界上最为原始是虎种-----华南虎的搜寻似乎也没有结果,野生华南虎是否还存在,值得深思........难道中国将要失去两种最有魅力的大型哺乳动物吗?在此扼腕叹息啊!!!!!!!!</font></font></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