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虾虎闲谈(前传)
中华文明亘古流传,自然博大精深。久而久之就流传下来了各种文化,俗语,传说,以及各种不成文的规定。这么说来鱼类也是一样蕴含交融着各种民间人文的,清代民间画师聂璜作品中的海错图就是如此,里面有着许多民间对于一些常见的以及一些不常见的,甚至还有些莫须有的的俗称。说到这儿有些读者说不定还不认识聂璜是谁,不过这没关系,在这里我就给各位读者稍稍讲一讲。聂璜字存庵号闵客出生于杭州府,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这两点就给他创造这本书提供了缘由。前文中已经说了,海错图就是它的主要作品。海错图不同于普通的中国古代博物画。中华古国以及西方文明,博物画都是艺术美学与科学严谨的完美集合,而这其中却恰恰出了这么一本海错图,海错与传统博物画的差别很大,前文中已经说明了传统博物画的画风了,聂璜的海错图中记载的一些他亲自见到的也有道听途说的,从而使这本书少了一些较为严肃的场景,而多是些令人发笑的怪 鱼。 海错图中记载着这样一种鱼类“蟳虎鱼,黑绿色,形如土附,细鳞而阔口,常游于海岩石之间,或有石蟳藏于其内,则以尾挞之。蟳觉伸一螯,钳其尾,此鱼竭力摇尾,脱其螯,弃之,复至其隙,又以尾探,蟳怒,尚有一螯,再伸而钳其尾仍如前摇脱其螯抽出,弃之。盖此鱼之尾甚薄,蟳螯虽利,所损无几。抖而落去,脱然无恙。然后游至石隙,不以尾而用首索之。蟳无所恃,但出涏沫,作郭索状,鱼乃以口吸螯折伤处,全身之肉尽为吮去......”上文所述意思大致如下:有一种鱼叫蟳虎,它用尾部挑逗螃蟹使其折断螯肢从而吸取其肉。这段话有着诸多不妥之处,所说的蟳虎就是中华乌塘鳢,而蟳,自然就是螃蟹。蟳虎捉蟳的故事也纯属道听途说或者想象得来,具体它是怎么捉螃蟹的,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这儿开始切入主题,说起蟳虎,中国民间很喜欢把吃什么的就叫成什么虎,这儿我们就准备来谈谈虾虎的故事。好了具体内容请看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