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zhoumei 于 2014-1-19 17:22 编辑
【名称考证】
菩萨鱼 (《陆川本草》),斗鱼、花蝶鱼(薛德焰《系统动物学》)、钱爿鱼(《脊椎动物分类学》)、蝴蝶鱼、火烧板(《中国动物图谱·鱼类》重庆就这样叫哦)
【科目来源】
攀鲈科动物
【药用部位】
歧尾斗鱼的肉。
【性味归经】
《陆川本草》:“甘,淡。”入肺、肝经。
【功效主治】
解毒疗疮。治皮肤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
分布长江以南,如四川、湖南、江西、广东、广西。
【古籍考证】
出自《陆川本草》。
【原生形态】
歧尾斗鱼体形极为侧扁,略似纺锤形。全长约8厘米。眼大,口小,口内有尖利的牙齿。鳞片大,无侧线,体侧纵列鳞扔。背鳍ⅪⅤ7,起点与臀鳍的起点略约相对;臀鳍很长,ⅩⅩ12。胸鳍10,圆形。腹鳍小。尾鳍分叉。各奇鳍皆有向后伸延的特长的鳍条,在生殖期内,各鳍条漂摇如绶带。体灰绿色,鳃盖上有一大形黑斑,体两侧各有8条黑色横斑。由眼目到鳃盖部,有3条黑绿。生殖期各奇鳍有红色边缘,鳞片上有紫蓝色反光。栖于水田、溪流、池塘内。性好斗。喜食各种小虫,尤以孑孓为多。
【参考出处】
《陆川本草》
手机没法发图,改天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