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遍寻京城觅奇鱼 来到京城不知不觉已经七年之久,混迹京城原生鱼圈子也有六年之久,这些年下来交了好多朋友,走了好多地方,几年的时间里和我亲爱的朋友们差不多走遍了北京的山山水水,实地考察了好多稀有的原生鱼品种,那些兴奋和满足如果不能和大家分享,真的觉得是一大憾事,遂决定把丢弃多年的流水账作文捡起来,记录我们这些人这些年点点滴滴。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可分为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缺少纯天然的湖泊。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和海子水库。北京地区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为山区,基本上为河流的上游,气温偏低,水流较急,水质清澈,氧气充足,多为砾石底质。山区河流生活的优势种类包括鲤科的花江[鱼岁]、洛氏[鱼岁]、马口鱼、宽鳍鱲,鮈亚科的鳈属、鮈属鱼类,鳅科的须鳅属、副沙鳅属鱼类,白河上源还分布有冷水性鲑科鱼类‐细鳞鲑。东南部和中部及北部平原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水域比较开阔,水流较平缓。这些地区生活的优势种多为鲢亚科、鲌亚科、鲴亚科、鰟鮍鱼亚科的鱼类,混杂有泥鳅、刺鱼、黄鳝、乌鳢、青鳉、斗鱼、及中华刺鳅。其中好多鱼种是非常稀有的,如中华九刺、中华刺鳅、褐吻虾虎,为了寻觅这些奇鱼我和鱼友真是走遍了整个京城。 中华九刺采集之旅 最早是在北京官园买小杂鱼的时候看到中华九刺的,小鱼呈梭形,背部有有九个刺状突起,尾部非常窄小,身上的花纹特别漂亮,还闪着金属光泽。这么漂亮的种类自然就被选到原生大鱼缸里了,小家伙在鱼缸里很低调,总是喜欢突然冲出来,然后来个急停,悬浮在水中,摆出一副很优雅的姿态,在给周围的原始鱼友炫耀后,遭到了疯狂的妒忌,于是便有这次中华九刺采集之旅。 中华九刺鱼属于刺鱼目刺鱼科多刺鱼属,又名刺儿鱼、九刺鱼。体小,纺锤形,长50毫米左右。头长,眼大,吻尖,下颌亦尖,上下颌具细齿。尾柄纤细,尾鳍三角形。得名于背上的九根刺,属于淡水鱼,性子喜冷,一般栖息于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体背部为淡黄绿色,腹部为银白色。体色常随季节发生变化,生殖期的雄鱼呈现金黄色。此鱼体型线条流畅,尾柄如小棍,游动快捷有力。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也食其他鱼类的卵和仔鱼。对水质适应能力强,能耐低温,可作为寒冷地区的观赏鱼。爱食摇蚊幼虫,枝角类等动物性饵料。生殖期5~6月。雄鱼单独筑巢及护育幼鱼,巢圆形或卵圆形,附着植物枝茎或悬空漂浮。北京地区是其理论分布地域的最南端。 在仔细的翻阅了北京鱼类志后,知道中华九刺主要分布颐和园附近池塘、沟渠,官厅水库附近坑洼,怀柔水库及所属的怀沙河、怀九河,房山区近山区的沟渠等,在和卖饲料鱼的老板打听清楚我所买的那批鱼的来源后,约上朋友直奔怀柔水库。到了水库后,先是被水库边的风景吸引了,好多野花正在开放,不知名的小虫在叫着,爬着,我们在靠近岸边的地方用抄网和虾笼进行采集,可是一上午过去并没有我们需要的猎物,大家很是失望,忽然想起鱼类志上写到中华九刺喜欢封闭的小水塘,于是向水库的下游寻找,在后来找到一处相对封闭的小水塘,水质看起来很差,按照刚才的地点环境来说,多刺鱼似乎不会在这里分布,我们看了看决定还是换地方,刚要走的时候,同行的鱼友在岸上发现了水中似乎有中华九刺鱼,因为它们在水里游动的方式太特别了,我们的主角中华多刺鱼终于露面,而且这么一个小塘内中华九刺的数量非常多,而且封闭的窄河道很容易捕捞,我们一会儿就捞了不少,其间有很多肚子巨大的刺鱼,看来这会儿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第一条中华多刺鱼被捞上来的时候真让人激动,体色非常漂亮,背上的9根刺全都竖起来,就像是一条科幻片的小金属鱼,本次活动中捕获的大鱼和鳅类最后全部放生,只留了少量的中华多刺鱼用于饲养观察。 中华刺鳅采集之旅 刺鳅几乎遍布长江水系,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之所以叫刺鳅,是因为它们背鳍前方都有一排短小的硬刺,我国有3种,在北京分布的是中华刺鳅又叫小刺鳅。在全国各地,刺鳅被俗称为石椎、刀鳅、秤钩子、纳锥、粗麻割、镰刀鱼等,适应能力很强,无论是山涧溪流抑或湖沼塘潭,甚至于在水田中,只要环境里有能捕食的米虾、小鱼和蠕虫之类的东西,刺鳅都能生活下去。 刺鳅通常都藏在石缝中,很难用抄网捕捉。但是我们这次捕捉中华刺鳅是有备而来,到了河边,把拴好蚯蚓的渔钩慢慢沉到水里,在它面前轻轻晃动,这是刺鳅难以抵挡的致命诱惑,它会毫不犹豫的一口咬住蚯蚓,然后拼命往洞里拽,决不放口。这时候就能把它从洞里拽出来。但是这种方法实在是效率太低,还好我们人多,一上午才抓了4条,由于太心急,我们还有人跳下水去,用手摸,结果一无所获。 可能老天看到我们的诚恳,给了我们特殊的恩赏,我们在钓中华刺鳅的下游,发现了一个快干涸的水坑,不知谁无意间扔了一块石头,顿时水坑里开了锅了,噼里啪啦的,原来这个小水坑里困了大量的鱼,有鲫鱼,虾虎,宽鳍鱲,还有螃蟹,泥鳅,中华花鳅,品种丰富的不得了,密度大得不得了。看来如果这几天不下雨,这些小生命都要上天了,于是我们就抱着能救多少就救多少的心态,开始捞,捞着捞着,我的手不知道被什么刺了下,于是搬石头找,这一搬,可把我乐坏了,“快看啊,我抄了刺鳅窝了。”只见大大小小的中华刺鳅有十几条。我们手忙脚乱的开始捡,最后终于把水坑里的鱼捡得差不多了,把需要的鱼留下,其他的放到河里,看到意外收获的这么多中华刺鳅,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褐吻虾虎采集之旅 褐吻虾虎是北京产的三种虾虎(波氏、子陵、褐吻)中最漂亮的虾虎,也是数量最稀少的品种,其具体产地在北京原生圈内也是保密的,所以褐吻虾虎采集之旅,实际上参与的只有我一个人,呵呵,不是我自私,是褐吻虾虎的北京种群是在是太脆弱了,这一点和山东种是不同的,而且现在好多人还在偷偷的贩卖,弄不好就会让褐吻虾虎在北京地区消失。 北京的褐吻虾虎主要是淡水的品种,不像有的地方的褐吻虾虎具有洄游性。褐吻虾虎肉食为主,以水生昆虫和小虾为食,而且极其贪吃,常出现在河川的中下游区的石块间,有筑巢的习性,褐吻虾虎身体修长,雄鱼颜色鲜艳,尤以性感的淡蓝色嘴唇受到广大原生鱼友的欢迎。 褐吻虾虎的采集地距离市区很远。我先坐上公交车,然后打车,一路上无话,按下不表,到了地点一看环境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上游的水库水量充足,下游小溪潺潺,绿草如因,闲话不说开工,经过了一个冬春,我发现多了好多褐吻的幼鱼,但是成鱼却少多了,由于褐吻虾虎有筑巢的习性,于是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搜索,发现了不少的褐吻虾虎,最后只保留了4条两公两母,其他的放回原处,好让其繁衍后代,期间还有几个小朋友好奇的凑过来问我在干什么,我那时真是不好意思啊,心想都这么大人的还和小朋友一样的玩,于是信口编了个理由,中科院搞研究的,这下小朋友们只有崇拜的份了。 上面的三次只是我们北京原生鱼友诸多次活动中的小小一部分,而上面的三种鱼确是北京地区最具特色的原生观赏鱼品种,也是广受鱼友关注的品种,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和我们这些人一起饲养原生观赏鱼品种,一起去采集,一起关爱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