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端午小长假跟国家地理的老唐,小黑,自驾本溪。此行目标是蓝水晶步甲,岩栖蝮,喇蛄,杜父鱼,顺带有什么拍什么。步甲和喇咕顺利拍到,而岩栖和杜父还是留下了遗憾,但也留下了再次探索的动力。总结起来本次这行就是,本溪--好山好水好地方,美食美景美昆虫。先上蛇片,本次公拍到两种蛇,一种是棕黑锦蛇,另一种是白条锦蛇,基本上都是很温顺的蛇类。我在给同事看片的时候,大家均表现出对蛇的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大多数蛇类是不会主动击人类的,在它的热成像感应里,人类那一大团的影像,实在无法让它跟食物联系起来,所以它们的第一反就是跑路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就算去山里,也未必能见到蛇的原因。其中还有我们的几张工作照,我对自己的那张还是很满意滴,近距离拍蛇,显得俺很威武的说,
白条锦蛇--最明显的标志是背上有一条黄白色的条纹,很温顺的蛇类,基本到手上几分钟后就不会再有反抗的念头了,但如果你对它又捏又扭的就另当别论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蛇吐信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探测空气中的气味,所以想拍到这样的照片,向它吹气是不二法测,如果你再有三天没刷牙的话也许它的信子会吐的更长,但收的回去收不回去就不好说了
我现在很多时候更愿意使用自然光,闪灯虽说可以拍的更锐,色温更准,但自然光能更好的表现现场环境和色彩,如果适马防抖150上马,我一定第一时间入手。
这个也是自然光。真正的一米阳光,从叶子的缝隙落下来,正好打在主体上。没别的,一定要点测。
除了特定还可以考虑用广角表现整个环境,主体与大景深背景的结合可以让人更清楚的知道它的栖息环境,也更有视觉冲击力,很多时候国家地理也是采用这样的拍摄手法。
棕黑锦蛇--也可能是赤峰锦蛇,因为两种太像,本身就好像是亚种的关系,所以我也分清。总之也是很温柔的品种。拍它时一直不配合总是想跑路,所以没拍到什么太好的片子。
头部特写,花纹很漂亮
下面上几张工作照,其实拍蛇也没那么难的。为了让这条棕黑老实点,我们是什么招都想了,甚至让它盘到我们的抄网上休息。对了,有认识片中人物的请自行拍砖,哈哈。
捕蛇者说,小黑这张显得很威武,小样的每次逃跑都是这样被捉回来,等我们拍完就让你走啦。。
老唐更威武,90微+接圈+双闪拍蛇,这分明是拍昆虫复眼的设备嘛,都快贴到蛇鼻子上了。老唐解释为换头太麻烦
这张工作照我决定洗出来,哇哈哈。很好的环境照嘛,老唐手艺不错,偶稀饭。。
|